0011、蒙面画家
眼看就快到文化宫了,车子却堵上了。
开始还能慢慢的挪动,后来干脆走不动了。
欧阳宇第一天上班,经验不足,这条文化宫前边的交叉路口,是市里交通最繁忙的,他急得大骂起来。
李杨更是急得像猴子一般,都可以看见文化宫尖尖的屋顶了,就是到不了。都已经十点二十了,走过去又是十几分钟。
他说道:“宇胖子!看见文化宫那里没有?那旁边有条小巷子,你把车开到那里等我,如果堵到了十点五十之后,那你就自己去拉客!”
说着,他快速下了车,朝着文化宫方向跑过去。
汪时文出来看了三次,他心里已经急得跳了起来。一楼大厅的中央,二十几位本市的书画家已经开始动笔,一部分书法家已经写了四五幅字了。有些书画家都进入尾声了。
唯独中间的一个位子还空着,国画颜料都已经准备好,浸过清水的毛笔都挂得有些干了。周围的人已经在指指点点了。
这个位子是留个李杨的。
汪时文已经和各媒体的记者打了招呼,到时候给这个位置多几个镜头,谁料已经十点半了,这小子还是不见踪影。
这可怎么交代?七千块事小,书画展没有亮点,又会成为过去一样,死水一潭!汪时文暗自着急。
秦玉山的脸上也充满了疑问,按道理,由汪时文亲自联系的,不应该出现这么大的纰漏。没有在开展的时候出现,他已经相当奇怪了。
可汪时文的举动证实了,这是李杨的问题。
汪时文已经完全顾不上大厅里的人们了,他站在大厅门口,朝着外面张望,终于,他看到了一个有点熟悉的身影,那身影正是李杨,他快步跑了过来。
汪时文顿时转忧为喜:“等你老半天了,你的位置在中间,最中间的那个!”
李杨点点头,满头大汗,他看见旁边有条挂着的防晒纱巾,那是来看书画展的人随便挂上的,他便拿起来擦汗,谁料汗还没擦完,就见秦玉山旁边的颜晓雯走了过来,她似乎没发现他,只是来找汪时文的。
李杨用丝巾把脸遮起来,朝着绘画的长案走去,人们围得水泄不通,李杨走过去连叫了两声:
“借过!借过!”
人们让出一点点缝隙,李杨便挤了进去,刚想把丝巾扔了,谁料又看见周靓颖朝着这边无意看了一眼,他索性把丝巾绕头一扎,蒙起了脸。
星海市台的《文化长廊》栏目记者正在做专访:“这一次盛会,聚集了市内外大批的名家,他们现场挥毫,一幅幅精品书画,正在他们笔下诞生!不过,这一次非常奇怪,最中间的位置,往往是书画大家,这次虽然工具齐备,却没有人创作,主办方对此也没有做出任何解释!”
周靓颖陪着郭老正在观摩,郭老一边看着,一边微微摇头。周靓颖其实也理解,现在艺术市场不景气,靠这个为生的人也少,青年一代对这些东西又不爱好,长案前都是些熟悉的老面孔,这也是正常现象。
而外公的摇头,其实是表示这些老面孔还是水平停留在原地。
这也很好理解,成名了成所谓的家了,也就安安心心赚钱了,谁还会管自己的作品还有更大的突破空间,写写字,画个画,流芳百世的又有几人?
《文化长廊》的记者继续报道:“亲爱的观众朋友,一幅幅精彩的书画作品就要呈现出来了,这是我市文化强市政策的又一大工程。请随记者的镜头,看——不,那张桌子前来了个蒙面的画家。他正在沉吟,似乎在思考什么,这位青年画家是否会创作一幅令人期待的精品呢?”
李杨此刻正在跟何道子纠缠:
“你醒了?每天上午美美的睡上一觉,真是比猪还舒服!该你了!开始吧!”
那何道子道:“我昨晚找了一晚的情绪,还是没找到感觉。现在醒来,脑子里一团糟!”
李杨道:“又扯淡了!你一个皇家画院的首席画师,画个画不是信手拈来?”
何道子解释道:“真没感觉,我画画要清净,这里乱哄哄的,什么情绪也没有了!”
李杨差点扯掉丝巾大骂起来。
还有不到三十分钟,就得回公司,不然,今天就得失业!
失业了还不得饿死?周靓颖那心狠手辣的主,能得罪得起?但这里收了人家七千块!不画东西,难道来出洋相吗?
“你特么随便画点什么不行?”
“随便画出来岂不有辱我首席画师的身份?”
“那你不画我就得死翘翘!”
“我实在创作不出来,凭记忆临摹一幅怎么样?”
“这才算一句人话,赶紧临摹个吴道子的,或者是唐伯虎的!”对于书画历史名家,李杨实在知道得少,吴道子是因为太有名了,唐伯虎是因为看了星爷的《唐伯虎点秋香》。
“好吧,那我就临摹一幅唐六如的不太出名的作品,好,就是它了,《春山伴侣轴》。”
李杨道:“好了管它春山秋山的!身体交给你了,我给你五分钟!”
《文化长廊》的记者将镜头推近了,从摄像机的显示上能清楚的看到这位蒙面的画家。他蒙着一条遮阳的丝巾,站在那里一动不动了两分钟,看不到脸上的表情,但他似乎在思考,创作前的思考。
“看,他动了,天哪,同时用五支笔画画,左手一支,右手一支,嘴里还隔着丝巾咬着两支,耳朵上还夹了一支,这是在重现周星驰的经典电影《唐伯虎点秋香》吗?”
记者有些激动,连声调都变了,至少,模仿电影中的桥段,这得有实力,不然就是个笑料。
周围的人们像是发现了新大陆一般,迅速的围了上去。
何道子自信满满,唐伯虎是明代有名的画家,画院里都有临摹唐伯虎而出名的人物,不过,这对他来说,只是年轻时期的练笔罢了,这幅《春山伴侣轴》,他曾经有幸在某位藏家手里见过,当时连连观摩了三天,已经熟记于心。
回家练了几百遍,几乎可以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
何道子运笔如飞。
围观的人们甚至还来不及赞叹,他的画已经画完了。
《文化长廊》的记者激动到完全失控:“果然是《春树秋霜图》,唐伯虎的名作,记者曾在沪市博物馆见过,简直一模一样,等等,我手机里还存有图片呢。来,镜头对照一下。”
工作人员把画挂起来了,上面确实还墨痕未干!记者将手机里的图片和这幅画比照了一下,简直一模一样,除了图左上角的印章题款,真迹图有,而这位蒙面画家的没有!
记者激动的喊道:“奇迹!奇迹!仅凭记忆,就能画出名作!下面,我们现场采访一下这位年轻的创作者!咦,人呢?”
李杨甚至连招呼都没有打,就朝着外面跑去。
钱到手了,任务也完成了,还得赶回去,上班,整点签到,还有二十三分钟,时间应该还来得及。
文化宫的大厅有些骚乱。
周靓颖和外公并没有挤到近前去看,外公年纪大了,周靓颖担心他的身体吃不消。他们一直在人群背后,一道身影跑了出去,顺便扔下一条丝巾的时候,周靓颖“咦”了一声,心道:“怎么这么眼熟?”
大厅里,汪时文正在人群中接受市电视台记者的采访:“近年来,我们一直在培养青年画家,李杨便是这其中的一位,他的作品,都是极为有特色的,今天这样的表现,不过是小试牛刀……”
人们都已经离开了作品,正在听汪时文讲话,郭老凑近作品仔细的看着,周靓颖小心的搀扶着他。
郭老耳朵还好使,看了一会,他疑惑的问道:“这也是李杨的作品?”
然后他由衷的赞叹道:
“书画双绝,叹为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