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黄宗羲出手,朱由检危
“皇上所言,让学生黄宗羲听了,如大海潮音,作狮子吼,醍醐灌顶,此时方知昨日之所学谬矣。”
黄宗羲,在父亲死后,是从刘宗周学习儒家经义,正好随刘宗周到达京城。
朱由检看了一眼这个年方十七的同龄人,一段记忆瞬间涌入大脑,这是上了语文课文的大佬啊。
黄宗羲,浙江余姚人,字太冲,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之一。
其人,智商天赋勤奋都是上上之选,简直就是开了挂的人。
在别人都在皓首穷经,死守君权神授的时候,黄宗羲已经打响了反对君权的第一枪。
这是一个走在大明时代前列的人,就算是没有朱由检来这里讲这些,黄宗羲也同样在明末可以成就经学家、史学家、思想家、地理学家、天文历算学家、教育家、海内三大鸿儒、中国思想启蒙之父等称号,而且在目所能及的各个领域都能有建树。
黄宗羲还是东林七君子之一,黄尊素之子。
黄宗羲的东林党标签在朱由检心里一晃而过,紧接着便是面对这个年幼大佬的不安感,黄宗羲是真天才,而朱由检自己知道自己几斤几两。
虽然黄宗羲连用了三个四字词,盛赞朱由检的言论,但是朱由检却压力山大,他知道黄宗羲后面要说的话才是重点。
“原来是东林七君子之一,黄尊素之子,忠臣孤子,可叹可敬。”朱由检作出一副虚心受教的样子。
黄宗羲接着对着朱由检深作一揖道:“草民感谢皇上为家父报仇,除翦魏阉之祸。”
朱由检点了点头,等着后续。
“草民听闻陛下所说,要尘归尘,土归土,故有一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格物为根本,格物而后致知,致知而后意诚,意诚而后正心,正心而后修身,修身而后家齐。”
“我儒家自大明以来,无论是朱子,还是阳明公,无不以格物为出发点,以陛下所言,这格物,竟只是格物,而与致良知,知天理无关?牵一发而动全身,我儒家还焉有存在之理?”
这话是说,朱熹讲有一个天理在,万事万物都是依照同一个天理而运行的,人也要依据这个天理生存,这个天理,就是太极。
朱熹已经把这个理给推导得无懈可击了,大家按照朱熹的道理,朱熹的伦理指导自身,社会,国家,就可以天下大治。
把格物拿开,格物归格物,人伦归人伦,那朱熹的理,从根基上就动摇了。
同样道理,王阳明早年看朱熹的书,也认为万物中蕴含着指导人生活的天理,所以王阳明枯坐在竹子前,冥思苦想这个天理,没有想通,这就是著名的阳明格竹。
后来王阳明干脆就认为每个人心中本来就有天理,不需要格什么竹子。
但是格物就被王阳明理解成要去做事,在与人与物的历练中磨砺自身,最终发现自己的本心,这个过程就是格物。
格物而后致知,说的是致良知,发掘自己的善念,好好维护它。
这两种方法都能导人向善,让一个国家在秩序中运转。
这就是天才和凡人的差距。
天才学东西融会贯通;凡人学一点东西就是一点东西,很难发现论题之间隐含的关系。
黄宗羲这话一问出口,直接把朱由检问懵了。
一个国家,必有一门官方哲学指导国家的形态;而哲学,同时也在科学诞生之初,指导科学的研究。
可以说,没有哲学,国家难以治理,科学不能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