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维京海战 四

  回到住的地方后,米哈伊尔在没有电的房间里点起蜡烛,打开本子继续写他的故事。

  弗拉基米尔大地削弱了地方割据势力的权利,但为了巩固和扩张自己的领土,他又找到了自己先父最忠实、最有力的军队,没错,就是流浪在黑海的阿斯拉诺亡灵军队!亡灵军队对已故的斯维亚托斯拉夫绝对忠诚,所以当然也愿意服从他的儿子弗拉基米尔。于是,阿斯拉诺亡灵军队由海上转战陆地,鞠躬尽力地为弗拉基米尔拓展疆土。

  在西面,他们击败了德列夫利安人,取得对德涅斯特河流域的统治权,将边境线并向西推进到喀尔巴阡山。西北方向,他们从强大的波兰皮亚斯特王朝手中夺取了许多要塞,进一步巩固了古罗斯国的疆土。在北部,他们击退了森林后方的楚德人,这个来自波罗的海东岸的爱沙尼亚民族被逐出边境,撤回寒冷的森林深处,从此销声匿迹。

  当东部草原上的佩切涅格人频频侵扰的时候,他们的军队又策马东征,在顿河流域与那些凶悍的游牧民族英勇作战,将他们逐回了西伯利亚大草原,并在边境地区沿河流修筑要塞,作为驻军守护在罗斯的东部疆土。但作为航海民族的他们,依旧忘不了那些在海上扬帆远航的日子。他们渴望再次回到大海的怀抱,驾驶着战船乘风破浪,让维京人重新成为战无不胜的海上霸主!但是很多年过去了,他们如同被遗忘在遥远而贫瘠的边疆。秋去冬来,陪伴他们的只有无边无际的广袤草原,他们眼睁睁地看着绿草变成枯黄,一片萧瑟的荒凉很快又被白雪覆盖,茫茫雪原,了无生机!已经身为亡灵的战士们想到了他们的家乡,想到了遥远而寒冷的斯堪的纳维亚,想到了那里残酷而漫长的冬季。他们的祖先扬帆远航就是为了寻找温暖的宜居之地,他们背井离乡,沿着人类之祖海姆达尔身上的千年积雪融化而成的河流漂洋过海,只是为了能找到绿色的土地,在那里繁衍生息。可是无论走到哪里,等待他们的只有战争。他们如同森林里的野兽,只有不断战争才能争取赖以生存的栖息之地。原来人类从来都没有进化,他们只是直立行走的野生动物。可是——不然怎样?世界上的其他民族都没有领略过真正的寒冷!是寒冷给了他们冷酷的血液,给了他们拼搏的勇气,也给了他们漂泊的命运。

  写到这里,米哈伊尔不禁潸然泪下。他想到了母亲,想到了自己从出生就未停止过的颠沛流离。

  可是,他们又做错了什么?

  米哈伊尔知道自己笔下的故事已经与自己的命运愈发紧密,或者说这个故事就是为自己而写的。

  当然,还为了母亲。

  他不允许任何人玷污他的母亲。

  有一次,马提亚斯在谈及《包法利夫人》这的时候,无意中表达了对女性的轻视与不屑,他认为女人就是男人的附属品,应该依附男人而存在,像包法利夫人爱玛这样的女人就是咎由自取,对自己的丈夫不忠,一门心思想要攀权附贵,结果落得人财两空,抑郁而终!

  米哈伊尔破天荒地与其展开了激烈辩论,他说女人的不幸都是时代的悲哀,是整个世界都将女人置于走投无路的绝望之地,却还要责怪她们做出反抗!他说自己的母亲就是这样的女人,她如同生长在泥泞中的苔藓,只能在贫瘠的荒原中艰难求生。为了让自己的孩子不至于饿死,她屈尊于纳粹的忠实拥护者,让屠夫作为自己的挡箭牌,最终却仍然没能逃脱被毒害的悲惨命运。但在米哈伊尔心中,她就是个英雄。她凭借一己之力在遍地虎狼的残酷环境中勇敢生存,只为自己的孩子能够有机会长大成人!为此她不断地与恐惧、与饥饿做斗争,像饥饿的苍狼一样在遍地猎手的荒原上匍匐前行!

  “饥饿?”马提亚斯看着他说,“如果你生活在十几年前的乌克兰,才会明白什么是真正的饥饿!”

  “乌克兰?”米哈伊尔问“这么说你是乌克兰人?”

  “不然我这些日子为什么一直在给你讲维京人的故事?”马提亚斯说,“维京人自古背井离乡,而他们建立的乌克兰更是个多灾多难的国家。

  要说艰难求生,乌克兰的周围才都是豺狼虎豹!日耳曼人、匈奴人、拜占庭人、斯拉夫人、突厥人、蒙古人……一个比一个凶残强悍!维京人这个古老的民族在东欧平原上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却也是命途多舛!乌克兰所在的第聂伯河流域一直是个水草肥美的富夷之地,肥沃的土壤和充沛的水源使得那里一度被誉为欧洲的粮仓。

  可就在十几年前,30年代初的时候,那里却经历了一场可怕的饥荒。”

  世间的相遇总是猝不及防,而离别多是蓄谋已久。

  1923年,马提亚斯·韦德科普离开自己家乡的偏远山村,前往哈尔科夫谋生。他在那里的北顿涅茨出版社某得职位,由于年青没有经验,所以只能从事最基本的校对工作。那可真是个枯燥又繁重的活计,每天埋头核对那些密密麻麻的书稿,桌子上永远放着一本厚厚的词典,工作一天眼睛、脖子、腰都难受得要命,可就是这样一份工作,他做了足足三年!因为——说出来你可能不太相信——他爱上了出版社老板的女儿。他的老板是个古板刻薄的俄国人,名叫亨里克·佩德尔维茨。当然,像他们这样的底层员工很少有机会见到他,但有一次,编辑部的人对马提亚斯说老板要见他,他受宠若惊地跟随那人来到老板办公室,只见那个提醒魁梧的俄国人坐在他的椅子里,办公桌上放着一摞厚厚的书稿。老板指着书稿问这是不是他负责校对的,马提亚斯有些紧张慌乱,以为自己的工作出了错误,但还是大胆承认了,因为那就是他不久前刚刚校对过的一部书稿。

  “非常好,”老板点点头说,“简直可以直接拿去出版了。”

  马提亚斯被说得心里没底,不知道他是真的在夸奖自己,还是揶揄,抑或是暴风雨般呵斥的前兆。事实证明他想多了,老板非常肯定他的工作,还说他的笔记做得非常好,简直是专业编辑的水准。校对工作看似很简单,但实际上非常考验人。要负责在密密麻麻的文字中找出拼写错误、逻辑错误,甚至历史时间、事件背景等等方方面面的错误和漏洞,所以办公桌上放一本词典是不够的,简直要放一套完整的百科全书!不过或许是马提亚斯初来乍到的缘故,对待工作极其认真。他从来不会在作者的书稿上涂涂写写,而是另外准备一个本子,用铅笔在书稿需要修改的地方标注数字,然后在本子上相应的数字后面做详细说明,哪错了,怎么改,甚至依据是什么,都写得清清楚楚。

  老板或许正是看好了他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所以才特意传唤他与自己见面。马提亚斯以为只是单纯地给予自己肯定与鼓励,谁知老板接下来的话更让他出乎意料、受宠若惊。

  “这的作者看了你修改的书稿,”他说,“作者很欣赏你的工作能力,想见面跟你谈谈。”马提亚斯几乎不敢相信,因为那稿的作者当时已经小有名气,就连孤陋寡闻的自己对他的名字都有所耳闻——米凯尔·埃利诺斯。他已经出版的作品《生命之河》那几年名声大噪,甚至连学校里的老师都会推荐学生他的作品。而马提亚斯刚刚校对过的是他的新作《放逐岁月》,涉及到很多与历史有关的情节,所以在时间、地点、人物等方面或许与史实稍有出入,都被细心的马提亚斯大胆地指了出来。或许一个自认清高的知名作家被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校对员纠正错误会感觉既佩服又有那么一点点不屑,所以这位作者才想要会会这个亲自为自己的作品做校对的无名小卒。

  于是两人就在出版社里一个平时被闲置的小会议室里碰面了。见了面才知道,那位叫米凯尔·埃利诺斯的小有名气的作者其实是个温文尔雅的人,说话彬彬有礼,穿着也十分得体。那天他并没有穿一身西装革履以彰显自己的地位,而是用干净体面的格子衬衣和羊毛背心增添了亲切感。“或许是我在创作的时候稍有大意了,”米凯尔恭谦地说,“再加上故事背景年代久远,很多细节没有认真考证,所以才会出现这样的错误,让你见笑了。”

  “您谦虚了,”马提亚斯说话的时候心里也在犯嘀咕,这位作者会不会笑里藏刀给他难堪?事实证明他多虑了,对方似乎并没有这个意思,“我只是恰巧对小部分历史稍有了解,为了确保无误还特意翻阅了资料,是我班门弄斧了。”

  初次见面的两个人自然说了很多客套话,但身为作者的米凯尔·埃利诺斯很快便表明了此次会面的目的——他打算写一本新书,从自己的童年开始写,也算是一部半回忆录式的文学作品,并有意将其打造成像马克西姆·高尔基的三部曲那样的自传体小说。他有意想让马提亚斯做自己的助手,帮自己审阅和修改。因为他相信旁观者清,作者以外的人一定能指出作者本人察觉不到的疏漏。听闻此言的马提亚斯大喜过望,想到与一位知名作家合作写书定能学到很多东西,他欣然同意了对方的邀请。于是,在出版社老板亨里克·佩德尔维茨的授意下,马提亚斯暂时停止了原来的校对工作,开始一心一意做米凯尔·埃利诺斯的私人助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