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九四章 浑水摸鱼

  政事堂乃诸位宰相的办公之所,某种程度上算是大唐真正的行政中枢,本来平日里是诸位宰相轮值的。

  但因为最近一段时间,因为高丽在辽东蠢蠢欲动,边疆不宁,宰相们自然不敢懈怠。房玄龄长孙无忌萧禹岑文本这些人都在此间,等候与皇帝商讨应对之策。

  当然了,或许宰执大臣们都聚集在政事堂,或许还与最近长安紧张的气氛有关系,这种事情总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就在诸位宰相们交谈的时候,大理寺卿孙伏伽仓促而来。

  孙伏伽,今日怎么有空来政事堂长孙无忌哈哈一笑,习惯性地打趣。

  诸公,在下有点要紧的事需要与格外单独说说。

  众人见到孙伏伽神色匆匆,表情凝重,都意识到可能出了什么事情,纷纷正色问道:发生何事

  岑文本是个很细心之人,立即起身呼喝小吏道:你们先出去

  是一众小吏都很识趣地转身离开,走出了政事堂。

  孙伏伽这才压低了声音道:纥干承基交待,太子打算谋反,等我与谢学士赶到承庆殿的时候,陛下刚好去了东宫参加魏征的祭礼。

  此言一出,几位宰相的脸色瞬间就变了,他们立即明白发生了什么,素来稳重的孙伏伽有这样的反响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太子谋反,而皇帝刚好去了东宫,接下来将会发生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再清楚不过。

  此事果真吗房玄龄沉声询问,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

  孙伏伽点头道:千真万确

  房玄龄几乎直接坐倒,岑文本呢的嘴巴微微张开,仿佛都在还处在震惊之中。一旁的长孙无忌则沉默不语。这样的情形对他而言并不十分出乎意料,太子终究还是走了这么一条不归路,现在要紧的是皇帝,他的安危

  诸公,该当如何是好

  房玄龄沉声道:得想办法营救陛下才行

  据纥干承基交待,左屯卫李安俨杜荷等人会调动兵马发动兵变。谢学士已经想办法去阻止了。

  谢逸

  他能如何阻止左屯卫军的兵变呢几位宰相心里都浮现出一个大大的问号。

  谢逸出了承庆殿,便直奔明德门的左武卫军营,前来寻找左武卫大将军程知节。

  长安十六卫大军拱卫,左武卫是其中很重要的一支力量,距离城池和宫宇最近,也是皇帝最信赖的兵马。

  掌管这支兵马的正是卢国公程知节,乃是皇帝亲信之人。老程平日里虽然吊儿郎当,在家的时候几乎是无酒不欢,但一旦当值的时候却格外认真。几乎一天不落地守在左武卫的军营之中。

  华阴出了针对皇帝的袭杀案,长安城里最近也风声鹤唳,这等时候军营必须要安稳。别看程知节平日里五大三粗,但实际上却是个粗中有细之人,他省得轻重,无论是自己需要奉命出动,还是防止军营之中有异常变化。

  谋反大案,皇子斗争。京都风云,这种时候最是容易出乱子的。军营也就变成了最为要紧的地方,身为主将必须要用心提防。

  果不其然,程知节正在军营的帅帐里闭目小憩,有人来报淮阳郡公来访。

  程知节和谢逸算是比较熟稔的,从当年在洛阳开始就比较熟悉,这些年每逢年节谢逸也没少给卢国公府送礼物。程知节平素喝的乃是谢家酒坊出品的最醇香的琼花酿。程家的儿媳妇们顶级香水供应就没断过。

  交情是有的,谢逸年纪轻轻,爵职快速上升,程知节也很看好这个后辈。不过碍于谢逸和东宫与魏王府的关系比较紧张的缘故,彼此的来往不免少了一些。

  今日谢逸却突然来访。而且还是来左武卫的军营拜访,这显然有些不同寻常。程知节不敢怠慢,立即起身相迎,哈哈笑道:逍遥啊,今日怎么有空来看我老程

  卢国公接旨谢逸表情严肃,没有和老程有半句玩笑,随手便举起手中的圣旨。

  啊,哦老程看清楚谢逸的表情,挺清楚那句话之后,表情也瞬间变得严肃恭敬。

  陛下手诏,请卢国公过目。说话间,谢逸便把那封晋阳公主李明达书写的诏书递了过去。

  程知节不敢怠慢,接过仔细一瞧,上面天命所授,既寿永昌的印痕清晰可见。自打当年从前隋萧皇后手中得到这方传国玉玺之后,李世民便视以为珍宝,但凡重要的诏书上都会盖上这方印章。

  这儿传国玉玺是外人所模仿不来的,尤其是汉朝何太后摔掉的那个角镶金的痕迹十分明显。而且这手诏上的字迹确确实实是李世民的亲笔,李世民时常会赐给勋贵一些墨宝,程知节认得其笔迹。

  这些年诏书基本上全都是出自于岑文本之手,已经许久没有看见到皇帝陛下亲笔书写的诏书了,所以这重要程度自然有上了一个档次。

  再看看诏书的内容,程知节也便了然于心了,太子谋反,皇帝亲笔写调兵的手诏完全在情理之中,程知节倒也没有怀疑。

  逍遥,情况到底如何

  太子谋反,已经调动了左屯卫的兵马,陛下为了规劝太子,只身赴险进了东宫,命我前来传召卢国公前去救驾。

  谢逸当然不能说李世民是被骗入了东宫,只能用这么一个借口,李二陛下对长孙皇后所出的嫡子特别钟爱。此时拳拳爱子之心入东宫规劝倒也说得过去,虽然对于一个帝王而言此举有些不太理智。

  但程知节没有多想,手诏是皇帝亲笔无疑,此等大事没有让宦官和侍卫前来传旨而是让谢逸前来不足为奇,大概谢逸当时更好在吧这小子运气真好,遇到谋反这等大事。深得皇帝如此信任实在是难得。

  而且谢逸不失时机地补充道:卢国公,今日纥干承基刚刚交待太子意欲谋反之事,我去承庆殿奏报,当时恰好东宫以设祭悼念魏征,假意邀请陛下,陛下为了挽救太子。所以才有如此安排。

  好,我这就点齐了兵马,前去东宫救驾程知节没有犹豫,当即点头应允。

  谢逸道:卢国公,你当务之急是阻止左屯卫的杜荷与李安俨所部,陛下身在东宫处于危险之中,除了大张旗鼓前去救驾,恐还需精锐之士前去护卫左右。这会我得赶回太极宫,调动羽林卫精锐之士突入东宫。外面就交给你了。

  好看着谢逸离去的背影,程知节心中多少浮现起一丝丝疑惑,羽林卫此时不应该做好准备,甚至已经潜入东宫了吗为何素来谨慎周全的皇帝陛下这次的安排如此仓促呢

  有那么一瞬间,他怀疑过谢逸,但手中的诏书千真万确,确实是皇帝御笔,还有传国玉玺。即便是字迹能够模仿。这玉玺可不是寻常人能够拿到的,而且谢逸似乎也没有这个胆量和必要。

  无论情况如何。这件事都必须宁可信其有,皇帝陛下的安危最为重要,而自己对大唐和皇帝陛下的赤胆忠心从来不曾有变。倘若情况有变,自己始终会站在忠于皇帝,忠于大唐的一面,这就足够了。

  谢逸也是没有办法。他对程知节只能采取期盼的方式,否则很难解释伪造诏书的问题,而且还会耽误至关重要的时间。只是仓促之间,想要将谎话说的天衣无缝有些困难,难免会有瑕疵。只是此刻已经顾不得这许多。

  羽林卫压根没有准备,李世民仍旧在东宫之中,倘若他的安危有丝毫闪失,自己的一切努力将会白费,而且还会承担很严重的后果,危及身家性命的后果。何况晋阳公主也进了东宫,是自己一手将她送进危情险地,若不能保证她的安全,实在有些说不过去。

  至于羽林卫自己肯定无法调动,现在想要进东宫护驾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了,无论如何都要先想办法潜入东宫,保证李世民和晋阳公主的生命安全,否则一切都是白搭。

  左屯卫和左武卫的兵马调动,顿时在长安城里激起变动,引起了莫大的关注。这样明显的情形魏王府自然是有所察觉的,刘轩在第一时刻将消息带回了魏王府。

  杜楚客不知道是不是从政事堂方面得到了风声,也传来了消息,至少孙伏伽进政事堂,诸宰屏退左右这等极为敏感的消息是有的,单单是这些已经足够引人遐想。

  魏王李泰听闻之后,神色顿时凝重了很多,显然今日风雨有变,而且情况十分严重。

  刘轩道:李安俨是左屯卫中郎将,杜荷也在那里,所以左屯卫的调动一定和东宫有关系。

  李泰点头道:按道理是的,左武卫程知节是父皇的亲信,若是没有父皇的旨意肯定不会动弹,所以肯定是出了大事。

  刘轩道:殿下,从宫里传出来的消息,陛下好像去了东宫凭吊魏征不会是东宫真的反了吧

  这个说辞显然有些出乎意料,李泰不禁微微错愕,似乎还有几分难以置信。明明东宫今时今日的罪名完全是自己这边诬陷的,东宫谋反并无其事,怎么会突然弄假成真呢

  刘轩沉吟片刻道:殿下,会不会是把东宫逼得太紧,太子才铤而走险行此下策的。也许纥干承基知晓此事,只可惜他说的太晚,否则陛下也不至于入东宫

  确实李泰对此也深以为憾,如果纥干承基早点开口,东宫现在已经置身死地了。但如今这个局面,实在有些

  这么说父皇现在置身险地李泰顿时有些着急了,他的目标是东宫,倘若父皇这会有什么三长两短,那后果可就有点

  陛下在东宫确实危险,要是刘轩当即闭嘴,没敢继续说下去。

  李泰也清楚地意识到后果,问道:那本王现在应该怎么办

  殿下,您现在应该尽快入宫去政事堂,和诸位宰相待在一起,您现在应该是关心陛下安危的孝子。

  刘轩道:万一陛下在东宫有个三长两短,您正好和宰相们一起平乱,您是嫡子,有平乱之功,再有宰相们的支持那便是正统。

  当然了,陛下吉人自有天相自然最好不过,殿下一片至诚至孝,积极营救陛下,也是天大的功劳才是。

  不错,你说的不错,政事堂肯定知晓此事了,否则左武卫也不会调动。李泰下意识认为,左武卫大军调动与政事堂有关联。

  陛下现在前去正当其时刘轩对此也表示赞同。

  嗯,好,本王这就过去,想必舅舅在那里,太子既然已经明着谋逆,那就无药可医了,舅舅是明智之人,当知如此选择。李泰很清楚,长孙无忌的支持至关重要。

  是,长孙司空乃是关陇贵族之首,自然十分要紧。刘轩沉声道:想必宰相们此刻也已经在考虑陛下的安危了,他们必然对防备着陛下有个三长两短,自然会对殿下十分重视的。

  只要左武卫出动及时,东宫其实已经没什么胜算,当然了殿下切记,到时候无论如何都得让左武卫清缴东宫,最好让太子

  刘轩做了一个抹脖子的动作,意思已经再明确不过,如果李承乾不死,万一掉头与宰相们或者其他勋贵权臣谈条件,天知道会不会有人心动倒戈。而且李承乾不死,回影响到自己顺理成章上位。

  李泰轻轻点头道:本王知晓了,待会去了政事堂还需要用道义拉着房玄龄和岑文本,即便是舅舅有什么旁的想法,他也不敢怎样。

  长孙无忌在朝中影响很大,堪称是举足轻重,如果李承乾真的成事了,说不定他会有别的想法,只要皇帝是长孙家的外甥即。也正是因此,没了李承乾,他就得支持自己。

  但刘轩及时提醒道:殿下,晋王也是嫡子为了让长孙司空完全站在您这边,现在似乎应该做点什么,正好趁此机会推到东宫头上未完待续。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