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遇冯村
应该说,我对冯村这样一个所在是情有独钟的。**首发**
几乎在我的每一部小说当中,都有冯村的痕迹,而结局,基本也都是主人公退隐田园。
这是我回想起来,突然发现的。
我有很严重的隐逸情节。
其实,在网络上写书,也是这一种情节的抒发。
冯村,最成功的,让许多书友现在依然记得的就是《大学之道》里的冯村。
两个自行车旅行的年轻人,离开都市,甚至离开大道,一路随行,无意中就来到桃花源一般冯村。
所见处处唐宋旧貌,村人古朴,疑是时空穿梭。
这两个都市年轻人在那,看到的不是守旧,而是一种宁静,一种人与天地之间自然而然的和谐。
冯村,取“封存”之意。我希望有这样的所在,把我们最传统的最优美的以一种完美的形式保存至今。我希望,我们国家历史以来那些战乱,那些劫难对这个冯村没有一点影响。这个世界,其实就是桃花源。
老泥居住所在地,也有人考证这就是陶渊明记载的世外桃源。有两个证据,一是因为陶渊明祖籍就是这里;二是因为这里自古以来的确战乱很少。
这种考证,当然有本地文人的力捧之嫌。但是,这样一个地方,的确历史以来是宁静安谧的所在。
历史上,有许多禅宗大德在这里出没。有时候,我会觉得,满山依然回荡着当年大德们的棒喝声!
在写《同居博客》之前,其实我在很认真地写《冯村》,计划也就四五十万字。写的就是冯雨与春生的爱情故事。后来因缘而起,转而写《同居博客》。因为太喜欢冯村,所以在《同居博客》后期,揉进了这一段,借男女主人公拍摄电影《冯村》,算是另类的阐述我对这个故事的感觉。而男女主人公,也恰好在这个似真还假的环境中,感情得到了升温。这个时候,冯村不再完全是虚构的,而是有一些现实的影子。我是以婺源的庆源村为原型描摹的。那个冯村是婺源这样一个旅游胜地,但是,相对却是偏僻一些。
恰在写这一段的时候,在天涯看到一对上海夫妇花十万租了婺源一个村子的一幢老房,准备住上十年。老泥渴望着的,他们正在实现着。我相信,在都市化、现代化、工业化的现代,会有越来越多人反思自己的生存方式:难道我的存在,我的一天二十四小时,仅仅是因为别人而存在?都市是帮助人实现理想,释放激情的绝佳场所,但是,我们很多时候却在都市的天空下无法自如的呼吸。
现在,再遇冯村,在《修仙归来》。
写到这时,真有一种老友相逢的喜悦。
这个冯村,却是实在得多。她并不完全闭塞,是一个很贫穷的普通村子。她不大,依半山而建。是一个小村落,不可能像《大学之道》里面的冯村那样,有着非常丰厚的文化宝库。她没有。但是,她也有些不同,比如说,这个村有一些古武传乘,有一些古人的风范,但显然没有之前冯村的浪漫感觉。她变得更加现实了。而最重要的是,是一开始就出现冯村。而主人公正式的故事,却是从走出冯村开始的!
当我们在冯村的时候,我们收获了宁静;当我们不在冯村的时候,我们收获了想念。<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