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亚山高速公路修建工地。指挥部板房在大亚山山脚下,靠东南方向。辛天扬辛总在指挥部板房内焦急地走来走去。
此时已是下午五点,他在等来自京城的考古队。
大亚山段高速公路是辛天扬的路桥公司承建。大亚山隧道工程还刚刚起个头,就挖出一座据说是战国时期的大墓。辛天扬听闻消息立即带人过来,可是两个小时不到,当地文物部门就赶过来。辛天扬手下挖出来的东西大多数上缴,这让他感觉很郁闷。
辛天扬三十来岁,个子很高,有一米八左右,鼻子微呈鹰钩状,谈不上英俊但顾盼颇有雄姿,属于扎在人堆里一看就像“老总”的那种。
他双目中炙热,身体有些燥热,挖掘队里有他的人,如果还有什么好东西的话会第一时间通知他,然后想办法带出来。
辛天扬的一个朋友已经往这边赶。辛天扬看了一眼办公室那个保险柜,目光更加热切起来。
那里面有个东西,没有上缴,辛天扬兴奋地搓着手。他等着考古队,更等他的那个朋友。
夜幕降临时分,考古队从现场回来。他们是本地博物馆组织的考古队,主要从事挖掘清理工作,已经整整一天半了。
他们三三两两或站着,很蹲着,手里端着饭盒边吃边兴奋地聊着今天的收获。
考古队雇佣的本地挖掘队则在四五十米开外的地方另支起一个大锅。他们吃饭没有考古队那么斯文,跟抢一样。时不时发出惊天的呼喝声。这些工人一天二十元,吃住都包。
挖掘队吃饭点更远处就是高速公路建设工地的活动板房,都是工地上的工人。因为停工他们晚饭却早早吃了,此刻大多数人在打牌。麻将,时不时有人吵得脸红脖子粗。有吉他声“铮铮”的从板房内发出,音有些没调好,扫弦的时候特别明显,不过这并不妨碍那个小伙子高声唱着:“离家的孩子流浪者外边,没有那好衣裳也没有好烟……”歌声嘹亮,好像越过那棵大樟树飘到对面山谷去了。
辛天扬从办公室出来,夕阳已经彻底西下。夜幕把整个大亚山笼罩,暮霭沉沉。辛天扬手头夹着一根熊猫烟,内心有些焦急。他担心燕大考古队把这战国墓定位太高,这样短期的挖掘工作就会变成长期。这他可承受不起。
高速公路遇山开路,经常会挖到古代坟墓。辛天扬的几个朋友都遇到这个问题,一般都是私下处理,找文物贩子把这些东西导出去,还能发笔小财。若是老老实实向当地文物部门汇报。自己什么也得不着不辍,工期耽搁的损失还要承担。
辛天扬比较倒霉,一笔飞来的横财转眼就飞了。
辛天扬吐了一口唾沫,目露狠色。应该就是对面那些泥腿子们中的人告的密。
有人在第一时间通知当地的文物部门。辛天扬已经交代下去,找出那个人。这并不难找。这人要有手机,而且也有一定的文化。
找到他。自然是好好教训一顿,然后让他滚蛋。
这工程队里,老总就是天,不容有人跟老总不一个心思。
辛天扬忽然手一抖,手指被烟头烫了一下,连忙扔在地上,踩了几脚,恰在这,远处有灯光打了过来。辛天扬看了看腕表,应该就是他们,招呼办公室内两个人大步迎了上去。
颠簸了四个多小时,燕大考古队终于到了地方。
周宏与苏琪交谈其实也就半个小时,声音有些大,前面有人眉头皱了皱,周宏立刻就不说了。
到地方了,周宏跟着苏琪身后下车。山风吹来,苏琪的发丝恰巧扫过周宏的鼻尖,周宏感觉一阵沁人心脾的清香。这个经常钻坟墓的女人,身子好闻得“令人发指”。
夜色渐浓,周宏看得远,这是一个热闹的大工地,心中有莫名的激动。
这是什么地方?燕大考古队到这里做什么?
苏琪已经快步向前,前面燕大考古队队长黄教授已经跟当地博物馆的刘馆长热烈地握上手,两支考古队算是胜利会师了。
老丁上前拍了一下周宏,道:“看什么了,快去搬东西。”
周宏应了一声,转到车子屁股后面搬东西。东西不少,有六个大的登山包,还有两箱子食物以及一大箱子专门都是工具,这还是仅仅是一辆车的东西。
过了一会,那边汇聚到人叽叽喳喳热闹起来。周宏耳朵尖,似乎是一个老总要请客。又过了一会,周宏就看到苏琪跟其他队员回转过来,看样子是拒绝应酬。
苏琪走了过来对老丁道:“先扎好帐篷。”
老丁点点头,朝周宏等人挥了挥手。
苏琪在旁指挥,首先是个大行军帐篷,这是燕大考古队未来办公议事的场所。周宏跟另外两个保安动手,很快就扎好,四个角也都稳固好,然后把简易桌子在帐篷内铺展开。
围绕着大行军帐篷扎的是个人休息帐篷。这个很快,大多是双人帐篷,不过苏琪的是单人帐篷。四个保安也是四顶单人帐篷,分东西南北把整个燕大考古队围在中间。把这些都弄好,老丁开始熟练地布电线。他没有在帐篷顶上到处拉,而是在地上挖小沟埋线。周宏很奇怪电是怎么来,没看到柴油发动机之类的。这时,另两个保安被苏琪支派分三个方向挖引水沟,以防突降暴雨时营地积水。
周宏于是背着手在那欣赏,心道这样一个营地也就成了,正想着,苏琪走过来,一招手,道:“跟我进来!”
周宏闻言一愣,跟着苏琪进了大行军帐篷。
“把这个箱子拆开来!”苏琪也不客气,径直吩咐道。
周宏拆开箱子,把那物件立起来后,整体造型像个踩踏车,不大,底座颇为肥大。周宏看了看苏琪,道:“健身发电机?”
苏琪点点头,道:“不错,你什么也不用做,就踩上一个小时,就够我们一晚上照明了。”说着,也不等周宏答话,迈步就出了帐篷。
周宏傻眼了,敢情自己是最大的苦力啊。周宏苦笑一声,可笑自己跟进来的时候还有些小紧张,以为苏琪有什么特殊话要交代。
周宏在帐篷里郁闷地踩着踏车,外头却听到另两个保安兄弟愉快地吹着口哨,心中感叹,考古队也算知人善用,让苏琪来支派人做事,那绝对是个个奋勇争先,任劳任怨。
周宏踩了有半个小时,苏琪端着一碗泡面进来道:“周宏,先吃泡面。”
周宏连忙停下来,擦了擦手接过泡面,看到面上还有一个卤蛋,高兴道:“就我有这个待遇吧。”
苏琪看了周宏一眼,笑了起来,道:“想什么了呢?每个人都有,鸡蛋含有人所需的所有营养元素。”
周宏老脸一红,道:“我还以为就我有了。”
“快吃吧,吃完继续踩。”
周宏颇贱的但很愉快地应了一声。
苏琪快步走出帐篷,心道这个周宏倒真是有趣。
当地的考古队营地就在对面。苏琪等人刚刚用最快速度吃完一顿晚饭,现在都要集中到对面营地开会。
大帐篷内桌面上正放着一青铜器,苏琪进来一看就眼睛一亮。是一个五牛枕,马鞍形,两端上翘各有一牛,下面有雕立着三头牛。
“这是在棺椁里面发现的。”刘馆长说道。
黄教授点点头,俯下身拿出放大镜细细地看。看了一会,黄教授抬头见苏琪,招了招手,道:“苏琪,你怎么看?”
“纹饰非常清晰,造型古朴简拙,这五头牛样貌栩栩如生,我记得上海博物馆有个类似的。”
黄教授点点头,道:“不错,但整体形状还是有些差别。这个要稍秀巧一些,上海博物馆的那个大气一些,纹饰也不一样,上海那个是虎(
www.shuxie8.com)纹,这个是云纹,这说明什么?”
苏琪想了想,道:“眼下还不能确认,只能简单推测,一个是从牛的个头形状来看偏小,可能是对当时巴蜀一代山区牛的一种写实,至于是云纹,可能是因为这边是山区的缘故,也就是牛耕作时周围会经常有云雾。”
“你这个推测很有道理啊。”黄教授道。
苏琪继续说道:“巴蜀地区最早是渔猎文明,巴人与蜀人主要是以打渔,打猎为生,受中原农耕文明的影响,渐渐也在低洼平坦地带开始耕种,这个时候耕牛的重要性就凸显,这一青铜器应该是渔猎文明向农耕文明转变的有力佐证。”
“不错啊!”黄教授转而对刘馆长道:“这是个大发现啊,看来,我们要好好搞个大会战!”
“没错啊,总算是碰到大活啊,若不是得到消息及时,稍微来慢一点,这里的东西就哄抢干净。”刘馆长感叹道。
“是啊,到现在我们队还派一些队员在附近村子说服那些哄抢了器物的老百姓,劝其归还。”
“现在看来,你们的措施是及时的,有力的,一些大器物都保留下来了,很好啊。”黄教授满面红光,他就是国内著名的青铜器专家,在燕大听闻这个消息时心就插着翅膀想飞过来,现在见到保存不错,心里直说运气不错。
“怎么样?连夜开工?”刘馆长道。
“连夜开工,先初步定个性。”
两个人相视一眼,哈哈大笑起来。(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