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你说行就行

  “大嫂子,咱不说他们。”苏溪抹了一把脸,抹去脸上的悲伤,勉强一笑。

  “好,不说他们。”武大嫂干脆的附和道:“妹子,有什么话你尽管说。”

  “嗯。”用力一点头,苏溪再开口,声音还残留着一点沙哑:“咱村里的豆子产量高,又颗颗饱满。我觉得,要做豆腐的话,那口味肯定不差。”

  “说道做豆腐,咱村子里还真有人做。不过,都是在过年的时候,一家做上一扇豆腐。多的,就没有了。”

  武大嫂说的是附近村镇也包括两个青山村的习惯,在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做豆腐。剩下的豆渣做成豆饼,一点也不用担心会浪费了。

  在过年做豆腐的时候,并不是家家户户一起动手。而是集中在几家,不是别人家,就是村长和村老们家。

  到做豆腐的日子,家家户户都会带上自家的豆子,送到村长和村老们家里。然后,按照顺序再依次往家里领豆腐和豆渣。

  那时候是村子里比较热闹的时候,毕竟快过年了,除了村子里有人家杀猪非常热闹之外,就是做豆腐的那几天了。

  领回来的豆腐,有的是现炒来吃的,而有的则要过油炸后在熬菜的时候用。还有的,就会放到冰天雪地里做成冻豆腐,味道也很好吃。

  平日里大家伙吃豆腐,都是拿豆子到外村去换,并不会再特意去做。

  “咱村子吃豆腐最多的时候就是过年,那时候油水比较足,豆腐直接炖也好,油炸后熬菜也好,或者是冻豆腐也好,大家伙都爱吃。”

  武大嫂笑着回味了一番过年的饭菜,跟平常日子比起来当然是有滋有味。不像平常,炒个菜都舍不得多放油。

  两个青山村的日子已经很不错了,比起外面半年糠菜半年粮的村子绝对要好的多。

  也不会天天顿顿的窝窝头就咸菜,最差的也能用肥肉擦一擦锅底,虽说是水煮的菜,那菜里也是有油星的。

  “大嫂子,就是说咱村没有正经做豆腐的人家吗?”武大嫂所说的,跟苏溪曾经见过的有点不同。

  在保姆家的那个村子里,过年的时候也是家家户户都做豆腐。跟大青山村不同的是,保姆她们家所在的那个村子,都是谁家在谁家做豆腐,而不是集中在某几家。

  而且,她记得保姆那个村子过年时做豆腐不少,光是剩下的豆渣做的渣子饼,就够吃好久了。

  “没有。咱们都习惯了去村长和村老家,没有谁在自家里做豆腐。”武大嫂想也不想,就摇了头。

  村长和村老们除了帮村里人做豆腐之外,还会在她们往回领豆腐的时候,叫她们带回一刀肉来。

  说来她们青山村里是有极品,但村长和村老们都是好的。并没有谁在村子里耀武扬威,随意欺凌村里人,反而会在村里人有需要的时候搭一把手。

  他们家的日子过得好,平日里不会在村里人面前炫耀,也不会拿钱砸人。而是会在过年的时候,给家家户户一刀肉,叫有的人家多吃一口肉,叫少的人家也能过个好年。

  因此村长和村老们日子过得富足,却不会让青山村的人眼红、嫉妒。也是由于这是他们辛辛苦苦挣来的,而不是从村里人身上压榨来的。

  村里人只会羡慕,然后也更加用心在自家一亩三分地上。要是有余力的,也会多开垦一些田地出来,以便增加一点收入。

  “那大嫂子,你们看要是用这里的水做豆腐,味道是不是能更好呢?”

  村长和村老们她也见过一两面了,不能说完全相信。但,从她跟这些人的接触来看,他们确实不是那种看不得其他村人好的人。

  那么也就不用担心,将来她们几家有了赚钱的营生,会被压榨和抢夺了。

  “我觉得,味道绝对差不了!”柳枝儿心里欢喜,不自禁的声音就拔高了。

  “妹子,你是说关于这个豆腐的营生吗?”柳枝儿的话音未落,武大嫂就问道。不是柳枝儿一个人这么想,她们心里也是这样认为的。

  青山村的豆子是好,要是加上苏溪家里的水,那么做出来的豆腐味道绝对会更好。

  “是,大嫂子。”苏溪点头,她只提供主意。至于说谁家做什么,要看各家的实际情况来安排。

  而她,不会在一旁指手画脚。免得好心办坏事,不能给武大嫂她们带来收益,反而让她们平白忙活一场。

  “大嫂子,你看,谁家合适做豆腐呢?”

  俗话说得好,世上最累的活有三样,那就是‘撑船打铁做豆腐’。撑船打铁就不说了,做豆腐绝对是个体力活,起早贪黑自不必说。

  对于武大嫂她们家的情况,她是不清楚的。那么谁家适合做豆腐,那就要交给武大嫂她们来决定了。

  “小青,你看,你们家把这个营生接下来,怎么样?”果然,武大嫂略略想了一下,根本没有问其他人的意见,直接就把做豆腐这个活计交给了吴凤云。

  “大嫂子说行就行。”一旁的余小青微微一笑,也不推辞就接下了武大嫂这个安排。

  不用武大嫂仔细说,柳枝儿就先给苏溪普及了一番。为什么,会把做豆腐这个营生交给余小青一家。

  余小青家有妯娌两个,她是儿媳妇,也是小媳妇。她们家上有老下有小不错,不过已经分了家。

  两个老人还不算太老,身体也好吃嘛嘛香,走路也不打颤。农闲的时候在家里含饴弄孙,农忙的时候也是会到地里忙活的。

  分了家后,两个老人是跟着大儿子的。家里的田地大半也都分给了大儿子,毕竟他们老两口要跟着大儿子过,要让大儿子养老送终。

  至于小儿子也就是余小青家,分的的田地不多。也就是够一家人嚼用,一年到头也存不下什么钱。

  她家里有两个小子,大的能跑着打酱油了,小的也开始蹒跚学步。不用,她时时刻刻的看着,抱着。

  而她家跟老大家离得不远,也就是前后街的距离。这样一来,也方便老两口照顾两家的孩子。

  先前余小青两口子还打算开垦荒地,有老人帮衬着看孩子,他们又能吃苦耐劳,埋头苦干几年总能存下几个大钱,在急用的时候也不用着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