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苏联七十五节:孤军奋战:朱可夫
至于游击队的反坦克手段就更是不值一提了,他们的进攻手段充满了原始xìng质。可是要看了他们,同样会付出代价!在大后方,剿灭南斯拉夫、白俄罗斯、波兰东部残存的游击队时,坦克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它们充当移动火力平台,随时支援jīng锐步兵作战。对那些死xìng不改一心想赶走德国人的苏军残余进行扫庭犁穴式的清扫!游击队员们面临着在火力和机动xìng方面都占有极大优势的坦克的步步逼近,拿不出有效的对策。在绝望中,他们只好跟坦克进行交手战。人们躺在壕沟或堑壕内,等坦克快要开到他们身体上方时,他们突然跳出来,爬到坦克部,对着观察孔向车**击,或者用撬杠撬开乘员舱口盖板或火炮发shè孔的护板,然后向里面shè击,或者是向发动机舱内倾注汽油,然后燃。正是在这样的战斗中,“莫洛托夫鸡尾酒”炸弹才得以发挥了作用。这种炸弹内装的是汽油(或其它挥发油)、水和黄磷的混合物,同时还附有一块胶皮,胶皮和挥发油作用后可以生成一种粘xìng胶体。这种混合体装在一个玻璃瓶子内,在投掷之前,应当首先用力摇动瓶子,抛掷出去的玻璃瓶撞到目标硬质表面以后,瓶壳破碎,流出的黄磷在空气中自燃,挥发油即随之而猛烈燃烧。0.5L左右的燃油并不会对坦克造成多大破坏,但汽油在燃烧时所发出的浓烟,很快就会被坦克上的抽风机吸入坦克乘员舱内,进入舱内的滚滚浓烟通常都能在乘员中引起巨大惊慌,以致不得不迅速停止cāo作并仓忙跳出车外。后方用的都是国防军替换下来的三号,四号坦克,大多采用汽油发动机驱动。因此,只要莫洛托夫鸡尾酒瓶炸弹投掷的数量比较多,坦克上的油箱就可以被着。“莫洛托夫鸡尾酒瓶炸弹”,无论是在携带时还是投掷时,都有很大的危险xìng。</p>
</p>
所以游击队员们发明了另一种效果比较好的武器,其实就是用于反坦克的一种炸药包。其实,它只不过是一个布袋子,袋内装着用于一次爆炸所使用的炸药,同时还安装着一个燃烧时间很短的引信和一个拉发开关。在对坦克进行攻击时,炸药包携带手必须冲到坦克跟前,拔出引信保险销,然后,将炸药包扔到发动机盖板上,或者扔到车体下面,其结果,无论是对于坦克还是对于投掷者自己,通常都有致命效果。</p>
类似的能有效对付坦克的玩意还有很多,这不过是苏军战争智慧的集体体现。人在逆境中总是能够爆发出巨大的能量。更何况是以“不可以常理度之”的老毛子呢?这些战士们自发的反坦克战术探究热cháo影响了整个部队,很多人都在追求步兵反坦克作战更好的武器,在这个时候美国人及时提供了更好的“巴祖卡”的改进产品。第二代的巴祖卡用的是更好的改进技术。更轻的铝合金发shè管,更锐利的钨合金穿甲弹,与第一代相比穿甲能力有很大的提高。对付坦克的正面装甲虽然是稍显不足,攻击侧后面部位却是相当凑合。英国人也比较仗义,他们提供的步兵反坦克武器是一种超口径弹药。利用门罗效应制造的枪榴弹。他们发展这种武器好几年了,早在战争开始之初的1938年就有了这种武器,这几年不断改进,不断在实战中检验,武器的xìng能提高了不少。现在他们毫无保留的把自己独有的武器供给苏联,就是要毛子们以千万计的步兵能发挥最大的效能,把德国战车拖垮在俄罗斯广袤的大地上!</p>
邱胖子和罗瘸子的如意算盘打的是叮当作响,他们把自己手里合用的反坦克武器不遗余力的支援老毛子,就是想拿着他们当炮灰。尽一切可能消耗德军,消耗毛子自己本身。以便战后能够有能力控制他们,重新把握世界局势,执掌牛耳。</p>
在德军坦克部队强有力的打击下,包围圈内的朱可夫集群40余万大军覆灭在即,可惜斯大林等一众苏联领导人此刻尚且不知。与德军进攻的速度相比,他们的反应速度是慢了一拍。zhōng yāng集团军群的大部队始终没有异动,只是在白起的授意下个别装甲部队在做着迷惑苏军的机动,做出一副试图在图拉北部地区突击莫斯科的假象,让强大的苏军进攻图拉的北翼罗克索夫斯基集群不敢全力进攻,不得不留下一部分力量防止德国人突然进攻。</p>
包围圈内的步兵们在想着各种各样的办法对付德军装甲车辆,想要夺取战场主动权,逃出生天。包围圈外的苏军却还在做着chūn秋大梦,等待着南北两路苏军合围的好消息!</p>
德国人坦克两百里大突击之所以没有暴露行踪,主要是因为德军特战部队、伞兵部队强有力的封锁。千千万万像是林格与舍瓦这样的组合控制了战场之外,苏军股侦察部队的渗透侦查没有空间可以发挥,他们的信息因此相当的闭塞。又因为空中德国空军坚持不让任何的苏军飞机飞跃德军战线,电子部队也时时刻刻不停息的干扰了苏军的无线电通讯,苏军的联系手段只剩下用通讯兵穿越好几个战场进行原始的通信,结果九死一生的他们伤亡十分惨重,很多命令、信息都不能即使传递,这种局面极大的限制了苏军的协同作战,这种局面一时半会还是得不到缓解。毕竟毛子们没福气拥有像希同志那种神一样的传令兵!</p>
斯大林也有感觉,他也知道局势不好。可他不能出来,他还在幻想着人数不少的苏军能反败为胜,通过拼死苦战扭转不利局势。哪怕这四十多万大军都死光光了也要把德军第六集团军给消耗一个七七八八,他的想法实在是太好,而现实又是这样的残酷。两者之间巨大的反差就连斯大林这样的人物也不想接受,还是自欺欺人的按照不切实际的想法来安慰自己。</p>
白起知道眼下的局势已经到了最为关键的时刻,连rì来苏军不眠不休的作战,没能力突破防线,没机会打破僵局。更可怕的是这种局面只限于包围圈内的人知晓,包围圈外的苏军不是远隔百里,就是茫然无知。毕竟40余万军队被30万夹缝中困守孤城的敌军牢牢地牵制住,还被一夜之间出现的几万人截断后路。这种事情是匪夷所思的,大大违背了军事常识。每个人的心里都此都是一个判断,就是不可能!所以没人想到这里,没人想到朱可夫的处境其实已经是岌岌可危!</p>
这样的局面正好在不经意间造成了苏军被包围部队的孤军奋战的局面,他们在短期内是没有机会得到外部支援的。除非能够有苏联空军的飞机碰巧飞到他们这里,带着他们的消息再飞出去!这在德国空军、防空部队重重封锁之下实在是很难做到,所以也没人想到这一节。相反,包围圈内的人们一直认为自己本身的实力够强大,德国人没有什么过硬的牙口吃得下自己。除了朱可夫能够对大局有清醒的认识之外,大部分指战员,战士都是浑然不知的。他们只是知道自己的后方遭到了德军坦克部队的突然袭击,也许用不了多长时间预备队就能击溃这些袭击者。根本就不用担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