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三章:雒阳(九)

  自始至终,曹操都没有提及带着自己前去雒阳城内逛逛,贾荣十分理解,不论怎样,与自己交往过深的人都不会有好的结果,不然前者曹操也不会仅仅是在蔡府门前一笑而过,曹操是奸雄之辈,这点看的比谁都清楚,今日在宴席之上估计也是看着蔡邕的面子上才出面解围。</p>

  或许中平二年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份,汉帝竟然下旨在宫中设宴,款待文武百官,这个消息又让雒阳增添了一丝热闹,当然是在上层人士中。</p>

  蔡邕回到住处之后,换上了朝服,对着马夫说了一句之后,钻进了马车里面。</p>

  贾荣的一番话或许在其他大汉官员的耳中是荒谬、大逆不道之言,但蔡邕却从贾荣的那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中得到了启发,联想着中平元年爆发的黄巾叛乱,蔡邕更坚实了心中的想法,他相信,若是汉帝采取了自己的建议,大汉中兴的日子也不会太远,为了快捷,蔡邕直接坐马车向皇宫赶去。</p>

  “蔡大人前来所为何事?”小黄门向着刚刚下马车的蔡邕毕恭毕敬的说道。</p>

  未来世界有一句话,不得罪乞丐、小人还有女人,汉朝却有着无论如何也不能得罪文人的潜规则,因为文人的一张嘴不仅能将死的说成活的,甚至能把他们太监说成正常人,特别是蔡邕这样的当代大儒,那是连张让都不愿得罪的人,小黄门自然要表现的乖巧无比,不然吃亏了也没地方去说。</p>

  “快去通秉,就说老夫有事求见圣上!”蔡邕急切的说道,哪还有平时云淡风轻的模样。</p>

  小黄门的脸上露出难为的神色,“蔡大人,这恐怕不行,圣上下令,今日文武百官休息,贸然求见,圣上龙颜大怒……”</p>

  蔡邕打断了小黄门的话,怒道:“休要啰嗦,耽误了国家大事,你担当的起吗?”</p>

  这么一顶大帽子压下来,小黄门顿时变了脸色,恭敬的说道:“大人请稍待!”</p>

  向旁边的黄门轻声嘱咐了几句之后,急匆匆的向宫内赶去。</p>

  蔡邕求见的消息一层一层的传到了汉帝那里,看了一眼手中的奏折,汉帝不悦的说道:“不见!”</p>

  停笔深思片刻,止住将要传旨的宦官说道:“让他进来吧!”</p>

  不仅宦官得罪不起文人,就连汉帝拒绝接见的时候也要掂量掂量,文人最喜欢的就是挑皇帝的毛病,偏偏皇帝被挑毛病了还要装成一副仁君模样,否则那些文人喋喋不休的大道理,足以让皇帝也掉一层皮。</p>

  蔡邕在宦官的带领下急匆匆的进来了,汉帝不由得皱了皱眉头,这些文人平时最注重的就是自身的形象,而蔡邕慌张的模样却是不敢恭维,看来果然是有要事。</p>

  三叩九拜之后,汉帝淡淡的说道:“爱卿平身吧!”</p>

  “赐坐!”对于蔡邕这样的元老级人物,汉帝给予了足够的尊重。</p>

  蔡邕坐定之后,汉帝问道:“不知爱卿如此急切的求见朕有何要事?”</p>

  长时间的身处帝位,让汉帝有着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p>

  蔡邕恭敬地回道:“启禀圣上,臣偶然得之一治世妙论,感觉非常在理,于是立即前来,冒昧之处,还请圣上见谅。”</p>

  如此一说,汉帝就无法因此而责难蔡邕,不者就会落下口实,“爱卿忠心可嘉,实乃我大汉的福气!爱卿快快说来是何治世方法?”汉帝的语气有些急切。</p>

  汉帝十二岁登基,经历了重重地坎坷,宦官与外戚、大臣的争权夺势,当时年少的汉帝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汉帝也完全的被闭塞了,一点实权没有;渐渐的汉帝爱上了收拢金钱,于是建立了一个万金堂,欲将天下的财富尽敛于此,那些讨好的宦官更是出了一个“妙绝”的主意,将各个官位定上价格,如此一来,钱财滚滚而来,抠门的世家也愿意花钱来买,汉帝乐得如此,按照大臣们的说法,整个天下都是自己的,卖一些官又有何妨;兴起的汉帝甚至在宫内建立了街市,宫女太监扮演普通百姓,总而言之,在大汉的历代皇帝中从未有过的。</p>

  黄巾之乱爆发了,过惯了安稳日子的汉帝慌了起来,看着一封有一封的告急信,汉帝也清醒了过来。</p>

  直到国库空虚,汉帝才发现“整个天下都是自己的”这句话是多么的惨白无力,世家紧紧守着家产,没有一个愿意站出来资助。</p>

  幡然醒悟的汉帝也开始上早朝了,每日听取大臣的建议,只是疲敝的大汉还有救吗,汉帝时常自问。</p>

  汉帝也想成为中兴大汉的好皇帝,在史书上留下浓重的一笔,问题是他不知道怎么做,整天在朝上看着那些文官斗嘴,也觉得徒然无味,即使汉帝再昏庸也能看出这根本解决不了大汉的现状。</p>

  此次宴请无闻百官自然也是为了钱粮之事,而今大汉境内烽火四起,盗贼多如牛毛,叛乱时有发生,万金堂经过之前的折腾也荡然一空,而现在大汉最富有的莫过于世家。</p>

  黄巾之乱平定了,汉帝也从混乱的局势中看到了一丝希望,迫切成为一个有作为的皇帝听到蔡邕的话,无异于久旱逢甘露。</p>

  汉帝不断变换的神色没有逃过蔡邕那一双锐利的眼睛,缓缓说道:“圣上以为,民为水,君为舟这句话如何?”蔡邕这个当世大儒能明显的感受到汉帝的图强之心。</p>

  “民为水,则大汉的千万百姓汇成了一条条的河流;君为舟,圣上就是那行驶在河流之上的船,凌驾于众生之上!”蔡邕解释道。</p>

  汉帝大笑道:“爱卿的这句话真是妙啊!”任谁得到夸奖也会喜形于色的,更何况夸奖的话出自当朝大儒之口,汉帝觉得浑身上下舒爽不已。</p>

  蔡邕自顾自的说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p>

  汉帝深邃的目光不断的打量着蔡邕,细细思量着话中的意思,越往深处思量,看向蔡邕的目光变得越发的凌厉。</p>

  </p>

  良久,汉帝喟然长叹一声,摆手说道:“爱卿请回吧!”</p>

  即使以蔡邕的笃定,在汉帝的打量之下,仍旧汗流浃背,皇威果然深不可测。</p>

  “圣上!”蔡邕拜道在地。</p>

  “回去吧,朕会考虑的!”汉帝淡淡的说道。</p>

  说完,汉帝低头看着奏折,不再言语。</p>

  蔡邕长叹一声,拜退而去。</p>

  贾荣在蔡府辩驳当朝太傅的消息在雒阳不胫而走,敏感人物再次上台了,大汉的世家带头抨击对贾荣进行抨击,又将之前贾荣在北地郡的所作所为重新晒了一遍,贾荣成了雒阳士子引论的焦点,特别是“民为水君为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引起的轰动不亚于八级大地震,大汉的世家果然不是盖的,矛头全部指向了贾荣,大有不将贾荣置于死地誓不罢休的架势。</p>

  夜幕悄悄降临,整个雒阳成了灯的世界,又大又圆的月亮悬挂在天空,俯瞰着这片天地。</p>

  正月十五在汉代叫做灯节,汉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好日子。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习俗逐渐在整个大汉传开。</p>

  蔡府的一个角落里,传来了一男一女的交谈声。</p>

  “真的能飞起来吗?”银铃般的声音足以让任何人把她将美女联系在一起。</p>

  “肯定会的!”浑厚的声音伴着空气传来。</p>

  “我们开始吧。”</p>

  “嗯,好的。”</p>

  一阵悉嗦的声音之后。</p>

  “啊,大哥哥,好疼啊!”传来了少女伴着哭腔的声音。</p>

  “没事的,忍忍就好了!”男人出声安慰道。</p>

  “你看,流血了呢!好疼啊!”少女的声音中含着隐隐的哭腔。</p>

  “额,让我看看是怎么回事。”</p>

  拉近镜头,贾荣正在和蔡琰蹲在蔡府的角落里轻声交谈着,他们的面前静静的躺着一堆竹子还有一沓泛黄的宣纸。</p>

  看着蔡琰的手指被竹子划破浸出了丝丝的鲜血,贾荣急忙拉起蔡琰纤细的小手,将受伤的手指送向了嘴中,不断的吮吸着,咸咸的,腥腥的,原来美女的血也不是香的啊,贾荣感叹。</p>

  蔡琰的小手保养的也不是一般的好,柔若无骨,细腻光滑,让人心生不舍,宛如一件艺术品。</p>

  蔡琰被贾荣的前后动作彻底的惊呆了,愣愣的看着贾荣,也忘记了父母教导的男女授受不亲,手上的疼痛也消失的无影无踪。</p>

  “大哥哥,你,你”看着一脸享受之色的贾荣,蔡琰忍不住轻声说道。</p>

  蔡琰的脸上早已遍布红霞,如同一个熟透的苹果,让人忍不住想要咬上一口,贾荣当然发现了行为的冒昧之处,不过却不能表现出来,不然会影响人家小姑娘的,更加会影响自己英明高大的形象。</p>

  “我看琰儿方才受伤了,怕伤口有细菌感染了,而口水能够消毒,于是就那样了!”贾荣将蔡琰的手从嘴里拿出,厚重脸皮说道。</p>

  不出所料,蔡琰果然被自己的话所吸引,好奇的问道:“大哥哥,什么是细菌,什么是消毒啊?”</p>

  多谢一直支持铁骑的读者们,苦日子熬过去了,电脑回来了,汗颜,花了四百rmb,钱真不是个好东西啊,花的让人心疼!</p>

  喜欢本书的朋友记得收藏一下,红票、打赏尽管向铁骑砸来吧!(未完待续)</p>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