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英雄之城,死亡之城(16
托斯诺、沙普基、纳济亚三座城市自西向东分布。加上列宁格勒正南面的加特契纳,正好形成一条由列宁格勒南面延伸至拉多加湖南岸湖畔的防线。</p>
在列宁格勒城内指挥作战的伏罗希洛夫对于德军举动一也不担心,那是假的。不过他也远没有到手足无措的地步。伏罗希洛夫相信,即便德国a集团军群能将列宁格勒以东的西北方面军拦腰截断,抵达拉多加湖南岸,从东面反方向包围列宁格勒。德军也会陷入被苏军两面夹击的尴尬境地。更不用提在西北方面军的南面,西方方面军正在全力猛攻面前的德军。德国人既然加强了他们的北方集团军群,那就一定削弱了他们的zhōng yāng集团军群。</p>
在苏联这片广阔的土地上,哪怕是苏联人自己也没有能力在三个方向上,同时发起全面攻击。</p>
6月3rì,一架pe-2轻型轰炸机降落在距离列宁格勒城区东南面越5公里处的机场。一个矮胖的苏军政委走下飞机后,这架轻型轰炸机便再度飞回蓝天。随着德军的攻势越来越猛,苏联西北方面军的空中通道开始变得越来越窄。</p>
伏罗希洛夫的防御想法很好,不过很明显这个红军老元帅是依靠上一次大战的经验来下达命令。</p>
德军的攻击画出个巨大的弧线。苏军除了知道他们的最终目标是拉多加湖南岸外,其他什么都不知道。</p>
在以列宁格勒为中心的苏联北方土地,德军由普斯科夫开始至诺夫哥罗德再到拉多加湖畔画出了一个至少有200平方公里的巨大包围网。这个包围网中至少有3条主要铁路线通往列宁格勒,然后还有数条纵横交错的铁路组成的铁路网遍布这片地区。德军有可能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向他们面前的任何一支苏军部队发起攻击。</p>
</p>
因为无法判断出德军的主攻方向,伏罗希洛夫只能将手中的兵力平均分配到铁路网上的重要城市中。这种安排让目前原本战斗力就不占优势的苏联红军,更可能在某些地方失去数量上的优势。更重要的是,托斯诺位于列宁格勒连接莫斯科的主要铁路线上,而沙普基则位于前者东北面不足50公里的地方。对于古德里安装甲集群来,这两座城市实在是个诱人的目标。</p>
古德里安装甲集群沿着铁路线越走越快。40年横扫法国的那支德国国防军在经历了41年冰天冻地的暴风雪后又回来了。</p>
6月5rì,古德里安装甲集群中走在最左面的第24装甲军便抵达托斯诺。随后这支装甲军绕过托斯诺,将攻城任务交给身后的第4集团军的官兵们,继续沿着铁路线向北走。伏罗希洛夫下令挖掘的反坦克战壕还没有发挥任何功能便失去作用。</p>
嗯……其实这些反坦克战壕还是发挥了不的作用。至少它们成功挡住了之后第4集团军中掩护步兵行动的2型突击炮。迫使进攻托斯诺的第4集团军的官兵放缓脚步,一直等到第9集团军赶来,加强攻击火力后才拿下这座城市。</p>
6月9rì,沙普基与它西南面的“兄弟”一样,遭到古德里安装甲集群中第46装甲军的攻击。与托斯诺不同,因为第4集团军对托斯诺攻击不顺,没能及时跟上第46装甲军的脚步。于是古德里安命令第46装甲军调头猛攻沙普基。</p>
凭借着临时挖掘的反坦克战壕,苏联红军将第46装甲军死死挡在防线外。仅第一天的攻击中,第46装甲军就损失了32辆2型坦克。这让古德里安气得双脚直跳,就差没冲到第46装甲军指挥部,将指挥官当场解职了。</p>
随后第46装甲军改变战术,试图从沙普基两侧绕过,从后方切断沙普基与列宁格勒的联系。结果负责防守的苏联红军趁德军不注意,突然发起反击。</p>
在沙普基东侧的丛林中,苏军居高临下,凭借着防空机枪的支援重新将德军赶了回去。结果试图从沙普基东侧突破的德军部队在损失数辆装甲车后放弃了绕行的打算,退回出发地。如果真想绕过沙普基,他们必须走出个更大的弧线,消耗更多的燃油。无论是时间还是物资都不允许他们做这种尝试。第46装甲军最后一直等到第4集团军赶来,才得以继续北上。</p>
沙普基更东面,古德里安装甲集群中最后剩余的第47装甲军与“瓦露基利”所在的德意志第一混合装甲军还在向北猛攻。</p>
德军攻势一浪高过一浪。</p>
“瓦露基利”成了这5个装甲师中跑得最快的部队。e50的强大xìng能让一旁其余4个装甲师的指挥官看得眼红不已。</p>
xìng能稳定,补给便利的e50凭借着它的宽履带在苏联土地上迅猛奔驰。厚实的装甲让它完全无视苏军阵地上shè来的50mm口径以下的反坦克炮弹。武装到牙齿的jīng锐武装党卫军伙子们在e系列装甲车辆的掩护下冲向苏军阵地。这群伙子们在得到直属指挥官的授权后,再次开始了他们最擅长的突击战术。在步兵还没有跟上的情况下,他们shè击任何手中持有武器的苏军士兵。放下武器举手投降的,被命令脱光衣服后全部赶走。</p>
古德里安每次收到来自“瓦露基利”的报告上都写着:“瓦露基利”正在突击。</p>
与“瓦露基利”相比,他们右边的“耶路”才是一群真正的疯子。狂热的犹太复国者们才不在乎对面苏军是死是活,他们甚至也不在乎自己是死是活。与德军用装甲车辆保护士兵生命的作法不同,“耶路”的表现更像是用士兵的生命来保护那些装甲车辆。</p>
每一次向苏军阵地发起攻击,他们都未等己方炮击结束便直接冲了上去。直到在苏军阵地上清理出一个缺口后2型坦克才高速越过战壕,向前挺进。他们这种奇怪表现不由让任海济怀疑,如果有需要他们是不是会身上绑着炸弹冲向苏军阵地。</p>
与“瓦露基利”和“耶路”相比,梅耶指挥的第35装甲师表现算是中规中矩。这个喜欢像隆美尔、古德里安那样亲临前线指挥的年轻指挥官乘坐在他的半履带装甲指挥车上,头戴耳麦,双手握着望远镜,时刻注视着前方战线。无论战况多么激烈,他都始终保持着一个rì耳曼军人的冷漠神情。</p>
6月10rì,德国a集团军群的前进脚步突然停了下来。此刻冲在最前面的“瓦露基利”距离拉多加湖南畔最近处仅12公里。就是这短短的12公里,用不了一天就能走完的12公里,古德里安装甲集群的士兵们只能呆呆看着。因为他们身后,科涅夫指挥的加里宁方面军在西方方面军的支援下,开始对德军控制区展开攻击。</p>
接到斯大林将战略重心转移到西方方面军的命令后,西方方面军总指挥叶廖缅科下令再度强攻奥尔沙陆桥。</p>
朱可夫被解职后,西方方面军总指挥由铁木辛哥出任。不过之后西方方面军被他们对面的德军阻挡在奥尔沙陆桥的东侧出口,寸土未进,寸功未得让斯大林对铁木辛哥失去了耐xìng。于是叶廖缅科这个在基辅遭到惨败的苏联将军再度接受任命。出任西方方面军总指挥。</p>
关于安德烈·伊万诺维奇·叶廖缅科这个前苏联元帅有很大争议。一般都认为这个苏军元帅有些名不符实。与他同时期的几名前苏联元帅各个都表现得远比他优秀的多。朱可夫、罗科索夫斯基、马力诺夫斯基、科涅夫等等。(瓦杜丁死的太早,可惜了……)</p>
叶廖缅科留给人的印象就只有脾气火爆,一有不满就对部下拳打脚踢。以及他那完全没来由的自信。</p>
基辅合围战前夕,斯大林曾问过叶廖缅科能否靠手中的部队守住基辅。叶廖缅科自信的回答道:他一定能守住基辅,挡住古德里安这个流氓。结果我们都知道,不仅基辅丢了,叶廖缅科本人还被古德里安这个流氓狠狠戏耍了一番。</p>
按理,像基辅这种惨败足够将叶廖缅科送上军事法庭了。巴普洛夫在比亚韦斯托克丢掉三个集团军,结果被斯大林直接下令枪毙。叶廖缅科在丢掉了基辅的同时,还葬送了苏联在西南地区的全部力量,更是将哈尔科夫工业区、顿巴斯和克里米亚暴露在德军面前。这样看来,叶廖缅科即便被绑起来用机枪来回扫shè都不为过。</p>
不过很奇怪的是,斯大林虽然对叶廖缅科失去了信心,但却大度的放过了他。这可能是因为叶廖缅科和伏罗希洛夫、布琼尼一样同样是骑兵出身。也可能是因为斯大林看上了叶廖缅科的优——那种无论面对如何危险的状况,他都能始终保持着绝对自信。</p>
铁木辛哥在奥尔沙陆桥表现平平,让斯大林非常不满。这个时候他想起了叶廖缅科,那个时刻都充满着绝对自信的叶廖缅科。</p>
有时候做不做得到是一回事,想不想却又是另一回事。</p>
一个指挥官如果没有想过自己能赢得战争,那他又怎么可能带领军队赢得战争呢?</p>
历史上的42年,在北非的英军全部被隆美尔打怕了。所有人都认为亚历山大不可能守住。蒙哥马利到达后做的第一件是就是告诉在北非战斗的英军,他们能守住亚历山大,能守住北非殖民地。在蒙哥马利的鼓舞下,北非英军在阿拉曼打出一场漂亮的反击。当然你可以阿拉曼战役,英军全是靠着手中远多于德军的武器才取得胜利的,和蒙哥马利没有任何关系。但你不能否认蒙哥马利为北方英军带来的自信。</p>
斯大林再次启用叶廖缅科也很可能是为了这个。一个时刻充满自信的指挥官,总比那些摇摆不定的指挥官来得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