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歌与舞台
“만약에내가간다면
내가다가간다면
넌어떻게생각할까
용기낼수없고
만약에니가간다면
니가떠나간다면
널어떻게보내야할지
자꾸겁이나는걸”
把这首歌放在酒吧开业来的第一首,他是有些私心的。
所谓私心,只是单纯的因为这首歌是他学会的第一首韩文歌。一切都是新的开始,《如果》这首歌刚合适。
店里人不多,虽然看起来比较冷清,但还是有好处的——气氛很安静。整个店里,除了玻璃杯里酒液晃荡的声音、杯底与桌面碰撞发出的声音以外,就只剩下音响中传出来的歌声和吉他声。张程半闭着眼睛,连扫弦的动作也变得轻柔起来。
观众寥寥无几,只是偶尔会从台下传来几句低语,音乐声充斥着张程的耳朵,那些话语他听不太真切。唯一能真切感受到的,是琴弦的振动引起琴箱的共鸣,是发干的喉咙里吐出的一个个温柔的字符。即使所处的地点不同,即使唱出的字句不同,即使台下的观众也不同,在突然的瞬间,张程还是找回了几个月之前的那种感觉,令人身心舒畅。
金贡悄悄的推门而入,正好碰见在台上唱歌的张程。并不算大的音量此刻却灌满了他的双耳,仿佛融入了他的血液,在全身开始流淌。
角落里的两人发现了呆站在门口的金贡,用力的向他招手,试图引起他的注意。眼睛余光里的异动终究还是唤起了金贡的意识,他甩了甩脑袋,轻手轻脚的向角落的位置走去。
“你来的好慢。”还没等金贡坐下,teddy就迫不及待的说。
“不好意思啊哥,”金贡一直连说话也很小声,“路实在是太堵了。”
舞台上吉他最后一个尾音落下,整个空间内出现了短暂的静默,然后响起了掌声,从舞台四周传来。teddy和张夏权也用力的鼓起了掌。
“跟小程认识这么长时间了,你有听过他唱歌吗?”teddy问金贡。
“没有,”金贡眼神望向舞台的方向,张程还在台上坐着,“不过我之前在公司听过他弹琴。”
“弹琴?什么琴?”
“就是吉他啊,”金贡的将眼神收了回来,“是一首指弹曲大概。”
“那你呢?”teddy又转头看向张夏权。
“我倒是实实在在的第一次听见小程唱歌,”张夏权的表情有些感慨,“我有种错觉:之前在公司见到的,跟今晚在舞台上唱歌的,好像不是一个人。”
“好像是那样的,”teddy深以为然,“我也有些被吓到了。果然还是现场更能击中人心吗?”
“虽然在录音室听过很多次了,这样子的小程还是第一次见到。我甚至有种想法或许有些不太现实比起幕后的工作,站在舞台上好像更适合他。”
将吉他在琴架上摆好,微微向台下弯腰鞠躬,对着话筒轻轻说了一句谢谢,然后走下了舞台。这样一套动作,已经几乎成为了他的习惯。还在九眼桥的时候,每晚下班时就是这样一套流程,现在他将这些带到了韩国,即使台下没有多少的听众。
店里开着冷气,温度却并不低,也许是刚刚从台上下来的缘故,张程的额头上还有着细密的汗珠。
吧台的地方摆着一杯气泡水,里面的冰块还没融化,透明的玻璃杯壁上挂着白雾。
张程走过去坐下,拿起杯子喝了一口。气泡在舌尖爆裂的刺痛感让他清醒了一些,也给他降了降温。
“没想到老板你唱歌意外的很不错呢。”
一杯橙色的橘子饮料突然出现在张程的面前,吓了他一跳。
“啊,”看清眼前人,张程有些吃惊,“你怎么会在这里?”
“不是老板你给我发消息说今天开业吗?”眼前的女生仍然带着口罩和帽檐很低的帽子,或许是屋内灯光有些暗的缘故,原本的黑色墨镜被取了下来,挂在了领口。
“我还以为你没有看到来着。”
“如果我没有看到的话,今晚我就不会出现在这里了。”女人解释着,“只是这两天工作有些忙,没来得及回复你。不好意思啊。”
“没关系的,”张程表示并不在意,“既然来了,会给你打折的。”
女生没有多说什么,将头转到一边,拉下口罩喝了一口果汁。
“你很喜欢刚才那首歌吗?”等到女生将口罩戴好,再次转过身来。
“那首《如果》?”
“是的。”不知道为什么,女生的眼睛即使有了帽檐的遮掩,在昏暗的灯光下也显得闪闪发亮。
“喜欢确实不假,但我选那首歌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那是我第一首学会的韩语歌。”
“什么意思?你不是韩国人吗?”
“不是的,我刚刚从中国搬过来。”
“怪不得,”女生小声的嘟囔,“你说话的味道有点奇怪。”
“不过话说回来,”张程问出了心里一直以来的疑惑,“你为什么不把口罩摘下来呢?或许是艺人吗?”
女生却对张程的问题避而不答,指着舞台:“我可以也唱一首吗?就在那里。”
“当然。”张程先是一愣,不过很快就同意了。
“还有一件事情,可以帮我伴奏吗?”
“伴奏也可以,只是我需要谱子。”
时间没过多久,张程再次登上了舞台,只不过这次的主角变成了那个戴着帽子和口罩的女生。坐在麦克风前的身影不再是张程了,放在舞台后的电子琴也被搬到了台前。
“那是谁?”角落的三人看着这一幕都感到奇怪。
只有金贡在奇怪之余,似乎认出了那个跟他曾有过几面之缘的女生:“那个人”
“你有没有觉得很像”teddy好像也看出了什么,对着张夏权说。
“只是巧合吧?”张夏权的话带着不确定。
“接下来这首歌,”女生的声音透过口罩传出来,听起来有种不真实感,“《聚集记忆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