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缘何来此(第一更)

  一一认出别人,刘乾使劲揉揉自己的眼睛,再看看自己的儿子,神情一时间有些恍惚。

  他不敢相信,皇上怎会在西市摊位区,还有原来在朝中的大臣,难道是因为自己的儿子突然抽了自己瞎想?自己儿子抽没?

  刚才太过紧张,如今一切事情都已过去,放松下来的刘乾精神状态不怎么好。

  “孩子留下躺着,你退下。”赵祯发话了,赶刘乾出去,刘家的事情他不愿意管,真把刘乾留下,是让刘乾参政?

  “旭曜兄,旭曜兄快随我出来。”王肱有眼色,拉着刘乾向外走,他自己也不打算呆在屋子里。

  “哦,好好,官家,我,我先退了。”刘乾终于恢复一些,还不忘了跟皇上打声招呼。

  二人一走,张勇连忙把东西放到桌子,跟着离开,他此刻也知道一屋子是什么人了,若非跟着徐宝后见过很多让他吃惊的事情,估计他能撞到墙上。

  皇上来了呀,原本宝郎还想进去见皇上,没想到皇上亲自过来,皇上真好,还对自己笑呢。

  该走的人都走了,屋子里的五个人看刘乾家的孩子篙儿,小孩子之前抽过了,又扎了针,正睡着,再看不出之前那种眼看不行了的样子。

  赵祯凑上前弯腰观察在榻子上睡的孩子,满意地点点头:“好,活了,真快。”

  吕夷简三人也看,他们一不知道徐宝刚才给孩子扎的那是什么针,不是针灸的针,那针后面有个透明的东西,里面装着水,把水给扎孩子的身体里。

  同时他们也不清楚徐宝那一套人工呼吸,又是用手使劲压孩子胸口,又是捏着孩子鼻子,嘴对嘴在那吹。

  但不管怎么说,孩子是真活了,抽成那样,一小会儿就活,好本事呀。

  “小宝可是学医的?”吕夷简惦记起风眩的事情,看刘乾家孩子的模样,徐宝没说假话,药确实金贵,也确实可救人。

  徐宝听吕夷简问,心说要是学医的,我会像现在这样?力气还没完全恢复,不是我心理素质不行,实在是我心中没底儿。

  他嘴上却答:“非也。”

  “那这药和那样的针……”吕夷简想管徐宝要了。

  包括赵祯在内的另外三人盯着徐宝,瞧那意思是打算要几套。

  徐宝:“那药需对症才可使,行针之法更要细心去学,我偶得之药并不多,无法拿来给人练手。”

  “是从哪来的呢?”范仲淹问出关键的问题。

  “余家中遭灾,逃难路上,忽遇一海外行商,行商救人手段了得,我以一玉换之,得行阵之法几药物少许,后行商离去,再未相见。”徐宝开始编故事。

  四人听了,用那样的眼神看徐宝,徐宝坦然回看,目露真诚。

  “还剩下多少?”范仲淹再次问出关键的问题。

  “够救十几二十人的。”徐宝说出个模糊的数字,没说药有多少,只说能救大概的人数。

  同时他心中已经决定,以后让嘟嘟尽量多带药,能带来什么药就带来什么药,然后找村中机敏之人教其使用,好用来救人,古代死亡率太高,各种不小心就死了。

  赵祯四人互相看看,能从别人的眼中看到犯难之色,按理说,会救人的徐宝和能救人的药,应该留在身边。

  但显然是不可能的,徐宝年岁还不大,留在哪?尤为主要的是,救人只是他偶尔为之,他还要管着一个村子和一个西市摊位区呢。

  “官家,可否进膳,不然一会儿该凉了。”徐宝岔开话题。

  四人一时还真想不出好办法,只能回来重新坐下,看向肉串儿和涮的串儿。

  “吃吧。”赵祯闻到了味道,同样的东西他也吃过,尤其是有了辣椒水之后,说一声,他当先动作。

  徐宝等人这才相继伸手去取,徐宝直接咬住开撸,吃串就吃这种感觉,他也不怕别人敢拿不好的东西糊弄。

  他自己定的摊位小吃区的规矩,东西坏了不准卖,判断不出来是坏还是没坏,当坏的处理。

  别的地方他管不了,但西市摊位区,他要求所卖的东西必须要让所有买的人放心,可以价钱贵,但不能吃坏人。

  谁坏了规矩便收拾谁,赶出西市永远不准回来,而且也没有第二次机会,因为谁卖东西谁都清楚是怎么回事。

  而四个人一吃烤肉串儿,突然发现味道比在别处和自己家中吃的好。

  “小宝,你这里的肉串儿,为何比食膳的要好?”赵祯咀嚼一番,发现不一样,宫里的肉虽不缺,却没有西市做的好吃。

  “因为先腌制了一下,更入味,同时也把肉中的血水给‘吸’到表面,然后烤的时候再放点其他的调料,吃起来就不一样了。”徐宝咽下嘴里的肉,回答。

  “怎么腌?”赵祯追问一句。

  “一会儿我写下来,再呈与官家。”徐宝说道,他不在乎这种秘密被人知道了,虽说守着秘密能多赚钱,可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忙,赵祯也不容易,给他吧,反正烤肉的摊子都知道了。

  赵祯颔首,继续吃。

  烤肉好吃,涮的串儿也好吃,里面全是鸡汤的底子,然后好几种中草药在那煮,各种串烫好后,吃着香。

  范仲淹吃到一个干豆腐卷,吃掉一个小卷,停下,在那里轻声说道:“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赵祯把后面的接过来:“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而后赞道:“好词,好干豆腐。”

  他在宫里吃到了,由于西夏那边的事情,他最近没什么胃口,于是昨天晚上宫里膳局的人大着胆子给他上了一道葱、香菜、黄瓜卷干豆腐抹酱,酱还是用辣椒水熬的辣酱,希望这个能让皇上有胃口。

  干豆腐就是整张上的,上面有一枝傲骨嶙峋的梅花,以及一首卜算子。

  那干豆腐又薄又细密又嫩,以前赵祯吃干豆腐是三十文一斤的,没见过如此的干豆腐,念完诗,一时间舍不得卷那干豆腐了。

  他的文学水平一点不低,看着词就心生感慨。

  每个人看这词的感慨是不同的,他的感慨是想到了自己的生母顺容李氏,直到死时才被封为宸妃。

  他觉得这首词就是说自己生母的,一直到死,自己都不知道那个人是生母,虽说后来知道了,但那有什么用?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感慨着,他的眼睛就红了,傍边的尚美人以擦汗的借口为他擦擦眼角,又转移话题,说这干豆腐上的词真好,不知是出自哪里。

  待再仔细看,便瞧见干豆腐的一角写了四个小字‘上岗豆香’。

  被转移了话题的赵祯情绪略微恢复,再一看上岗豆香四个字,想起最近宫里没少吃干豆腐,全是上岗豆香。

  他知道上岗村的这个干豆腐是怎么回事,更知道价钱最贵,于是叫人问,这次带着词的干豆腐多少钱。

  采买的人通常会报个虚账,十个铜钱买的报二十文什么的,但皇上亲自问一个东西的价钱,则不敢说谎,于是告诉赵祯,这个干豆腐不是按斤卖的是,是论张,一张五十文。

  听到价钱,他是又认同又不认同,认同是因为干豆腐确实好,尤其是上面那首词,不认同是因为他干豆腐是用豆子做的,一张干豆腐能买多少斤豆子了?

  真贵呀。

  随即他便想到,上岗村的干豆腐是徐宝做出来的,听人收集的情报,说当初干豆腐一出来,很快被人学去,就在别人都以为上岗村的干豆腐以后不好卖时,徐宝反其道而行,不但不降价,反而抬高价钱。

  甚至为了卖掉干豆腐,徐宝还雨天撑伞扣门,从此上岗豆香,名满京城,别的卖豆制品的地方再无争抢之力。

  如今一张干豆腐五十文,说明上岗村更赚钱了,谁能想出这等主意?自然是叫徐宝的那小子,这词也是他写的,不然谁会为一个干豆腐写首词?

  顺着思路,赵祯还想到了西市的事情,以前的西市就是穷,比东市穷,没有什么好东西,可自从徐宝到了那里,一切都变了,西市摊位区竟然隐隐与东市摊位区抗衡之势。

  听人闲聊起西市,说在西市买东西不用怕买到坏的,说西市无小偷、无市霸,说西市有钱请所有摆摊的人及其家人吃火锅。

  感叹徐宝能赚钱后,赵祯记起白天时候中书省送来的奏章,里面有徐宝的陈条,说是要警惕西夏买通奸细,同时愿意拿出一百万两银子充军资。

  这才有了今天他亲自过来的事情。

  此刻他背出词的下半阕,再此仔细打量起徐宝,另外三人也盯着看。

  徐宝很不好意思,因为词不是他写的,被盯着看上十来秒,他腼腆地笑笑,说道:“那个……今天所吃的干豆腐,不是五十文一张的,西市穷,所以好东西见不到,见笑了,呵呵,见笑了。”

  四人不由莞尔,赵祯面带笑容,说道:“可是能做出好东西的人、叫西市不那么穷的人,却在西市呀。”

  ******

  急需推荐票,今天三章。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