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车身反光贴】

  回到后埔那栋住宿楼,王不凡简直有种再世为人的感觉。楼下网吧的小妹还亲切地跟他打了个招呼。

  那种普通人直接的接触,虽不是很亲热,但真是那淡淡的感觉,却让王不凡觉得很舒心。这种日子才是他想追求的吧?!

  来到五楼自己的房间,王不凡打开房间一看。不出所料,里面空空如也……

  房里一切如常,除了床铺上的被褥凌乱不堪外,其余没有一丝一毫的不妥。

  杨璐擦拭了一下那台电视,看了看手指上的灰尘笃定地道:“这里的灰尘很厚,地面也有一层灰尘,看来你那个叫耿乐的兄弟消失有几天了。”

  王不凡嗤笑,道:“得了吧。他就算天天在家也不见得会打扫一下房间,电视机就更不可能了。那些灰尘在我们来的时候就有了……”

  杨璐一想,还真是。俩男人暂时的蜗居,肯定不会那么干净的。

  王不凡走到床边,手伸进被窝里着实感受了一下。这才点点头:“还有一丝丝温度。看来他没饿死。腿脚估计好的差不多了。”

  转过头跟杨璐说:“我们先等等吧。没准等会就回来了!”

  “嗯。”

  说着两人就在房里待了下来。有一口没一口地闲聊。杨璐从兜里拿出一盒软中华,就这么抽开了。

  烟雾弥漫下,王不凡问杨璐到底做什么生意的。

  说实话,那天应聘男公关、少爷的电话给王不凡很深的刺激。如果没发生那些事,没准王不凡就真去干一回公关。可如今碰见了杨璐,他要是还不懂得抓住机会,那他就是纯傻子。

  杨璐这次也没有再问别的,干脆地道:“我做的生意有点杂。不是专门做哪一个。而是国家需要什么,我做什么。这么说吧,我是做国家政策生意的。”

  “国家政策?”王不凡纳闷,“你什么时候能影响到国家政策了?”

  杨璐横了他一眼:“我是做国家政策生意,而不是影响国家政策。你想哪去了。就拿我现在做的最大一宗生意来说吧,反光材料。听过么?”

  王不凡老实地摇头:“不知道。反光和材料这两个词我都认识,联在一起就不知道了。”

  “国家*安部在2007年的时候就设立了一个新的法律规定。规定所有货车和挂车,包括三轮汽车、低速货车以及载货类汽车底盘改装的专用作业车都应当按照要求粘贴车身反光标识。当时这个规定还没有宣传出来,只在一些内部刊物上有所提及,但也是所言寥寥。

  *安部把这个规定订在2008年10月开始实行。但其实早在2007年有商机头脑的人就已经开始关注这一块了。我也算是第一批关注这一块的人之一吧。”

  “车身反光标识?”王不凡眨眨眼,“哦,就是那个货车上贴的一红一白的那种东西是吧?”

  “嗯。”

  “靠,我还以为那是油漆上去的呢!”

  “反光油漆也不是没有。但那技术国内还达不到。所以只能用贴的。”

  “这东西就那么一点点,能赚钱?”王不凡表示怀疑。

  杨璐哈哈一笑:“赚钱?那岂能用赚钱来形容?那是在往怀里搂钱!!!

  首先,你知道全国有多少辆货车吗?至少一亿辆!假设每辆车花五十块钱---当然,那是少的---那是多少钱?

  其次,这个东西,是国家强制规定的必须贴的。这就有了国家强制性。只要是货车就必须贴,一贴就是钱,那搂钱也就搂的岗岗的。

  再次,车身反光贴的制作工艺其实并不是那么难。所费的材料更是少之又少。其中的利润之大超乎你的想象。

  这么说吧,一米的车身反光贴成本不足2毛钱。但从厂家拿出来卖到经销商手里最低价是2.5块钱一米。量大还可以降到2块一米。这就已经翻了将近十倍的利润。而经销商再卖给最终客户,一米至少在7块到8块。这又翻了十倍。如果放在负责监督和管理车身贴的检测场、车管所里卖,一米最低可以卖到30元,这又是多少倍?”

  王不凡听的目瞪口呆。

  “一辆车,至少需要两米左右的车身反光贴才能符合国家标准,这样每辆车就必须贴够至少五十块钱。一亿辆就是五十亿。这么庞大的蛋糕,谁切一块去就够一生花用了。”杨璐狠狠地吸了一口烟,道:“这就是在做国家政策的生意。也叫赚国家的钱。只有这样的钱赚的才最稳当,最有利润。”

  王不凡吞了吞口水:“你垄断了这个市场?”

  杨璐一怔,哈哈一笑:“拜托,你读的法律全丢了不成?国家会让你一家独大,搞垄断吗?有个移动还要搞出个联通来制衡它呢。何况这个五十亿的大市场。

  事实上,2007年的时候全国有近百家反光材料厂家向国家递交了车身反光贴的制作申请。而最终被批准的只有十八家。等于是国家将这么大一个蛋糕分给了这十八路诸侯!

  可惜,这十八路诸侯并没有那么大的实力能够吃下这块蛋糕。其中四家在2008年9月的时候就自动出让了国家批准的证书。一下子十八路诸侯就变成了十四路。

  十八家企业要生产全国所有货车的车身反光贴已经力不从心,要完全推广更是难上加难,这下又一下子损失了四家,要打开局面就更加困难了。

  做生意,并不单单是物以稀为贵。客户要货,你却没有。这在一方面厂家可以借此抬价,但关键问题是你的生产能力跟不上,最终只会被淘汰。

  而且,十四个厂家虽然分布全国各地,但大多集中在东南沿海,也就是浙江、江苏、福建这三地。他们辐射全国的能力也有限。于是,我们这些大经销商就可以堂皇地出马了。他们这些诸侯也需要我们的能力才能将货销往全国各地。

  我做的就是这样的大经销商。以极低的价格从厂家手里进来货,然后以十倍的利润再卖出去。十四路诸侯手里掌握的客源有限,路线有限,更主要的是业务人员有限。根本无法掌控这么大的市场。

  而我们有善攻坚的业务员,无所不在的客源,和庞根错节的关系网。由我们出面是合则两利,分则两伤的事情。那些厂家也乐于跟我们合作。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开始掌握家里的生意,开始穴足反光材料这一块。我们家有十个商贸公司,有四百多个精英业务员。所以在很短的时间里,我们就攻陷了山西、陕西、东三省、山东北部、河北南部以及广州南部。”

  “呃……这是策略?”

  杨璐看了王不凡一眼,有些高兴地道:“嗯。商场如战场。自古兵家就是以北统南。我所采取的也就是这个策略。先占据北方,形成高屋建瓴之势,同时在广州寻求一席之地。接着再裹挟着整个北方的实力,席卷南下,广州也同时发动,南北对进,力求在一年之内垄断整个国内市场!”

  杨璐很激动。第一次有人肯如此仔细地倾听他的抱负。所以他抑制不住的兴奋,滔滔不绝地说了这么多。

  王不凡则听的有些心潮澎湃。虽然这不是真正的逐鹿天下,却有着比硝烟弥漫的战场更加让人激动的地方所在。

  想想看,在看不见硝烟的战场上,各方势力在中国这个大棋盘上各施奇谋,各展手段,拼杀的鲜血淋漓,常人却毫不知情。这种刺激性简直大过了所有事业。

  虽没有鼓角争鸣,也没有万马奔腾。只因这鼓角,这万马皆在自己的心间……

  “老杨,加我一个吧?!老子一定帮你实现这一统天下的伟业!”

  王不凡就跟徐达见朱元璋似的,信誓旦旦地握拳大吼。

  杨璐看见王不凡那份激动的模样,开怀大笑。眼里却闪过一丝阴谋得逞的微笑。<div>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