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毒士
这场仗打的可不怎么样,虽然大家看起来还算高兴,没什么太多意见,但是我也不能就这样算了:“今天这场仗打得不好,我有责任,我没想到咱们的骑兵跟这些西凉兵居然有这么大的差距,要不是咱们的将领明显强过对方,可能我们就要吃大亏了。”</p>
吕布和赵云齐声说:“末将有罪。”</p>
我肯定不能责怪他们了:“不要过分自责了,你们的错误没有我大,真正有罪的应该是我。”</p>
吕布和赵云刚想分辩什么,我一摆手:“当初你们的训练方法是得到了我的认同的,而且我确实觉得很不错,就算是鲜卑人和羌人也不见得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把骑兵训练得这么好。在整个对黄巾起义的战争中,这支部队确实也显示了非同寻常地战力,尤其是对卜己一战,骑兵的作战实力得到了充分的展现,没有让一个敌人跑掉。但是他们正面对抗敌人骑兵的经验确实太少了,几乎都是对付敌人的步兵,或者追击敌人,没有太大的难度。这个原因在我,我喜欢用计策打击敌人,创造绝对的机会,这对队伍的锻炼并不是很有利。所以今天这场仗打成这样,我应当负主要责任。”</p>
贾诩笑了笑说:“我倒不觉得这场仗打得不好。主公的战术看来是有点过于执着保存兵力了,这样虽然对整个队伍的实力保存有好处,却也影响了整个队伍的实力,真正强悍的队伍是要在真杀实砍中直面强敌才能锻炼出来的。您应该听过一句话‘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吕氏春秋·尽数》有言:“流水不腐,户枢不蝼,动也。”。一个部队也只有不断更替成员,加入新鲜血液,随时都有危机感,才能像流水一样达到不腐。您现在的做法就像是在不断地往一潭死水里加入更多的水,看着好像是多了,但是水多了,不等于水活了,那只能是越来越臭。”</p>
贾诩顿了一下接着说:“从来就没有听说打仗可以不死人的,‘杀敌一万,自损三千’这句话说得非常好,不仅要胜,还要有一定的人员损失才行,否则就会像死水一样慢慢变臭了。这些人会因为老打胜仗却不死人,或者基本上没什么损失而有所懈怠,终有一天会吃大亏的,就像今天一样。但是死多少却也很有讲究,打了仗要总结得失,尽量避免下一次在出现类似问题,加强军队的训练和战前分析。所以我们要做到尽量少死人但绝对不能不死人,随时让这支队伍紧张起来,充满活力,这样才能锻炼出真正的好队伍来。”</p>
贾诩的论调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我也是第一次听说这种观点,嘴巴不知不觉张的老大。郭嘉好像也不是很赞同贾诩的观点,这次不仅没有帮他,还提出了反对意见:“打仗死人是正常的,但是能不死人还是不死人得好,我觉得主公这么做并没有错,所谓‘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再其次才是伐兵呢。不管是伐谋还是伐交,都是不死人,或少死人的办法。难道《孙子兵法·谋攻篇》上说的是错的吗?”</p>
戏志才也帮腔道:“不仅如此,死太多人对士气的打击也是巨大的,对作战绝对不利,所以《孙子兵法·谋攻篇》有云:“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所以少死人,甚至不死人才是最好的。”</p>
贾诩嘿嘿一乐:“这些都是基础中的基础,你们认为我会不知道吗?可以说你们说的这些话全都对,但是也都不对。”我真没想到贾诩的口才居然也这么好,一句话就把所有人的注意力又全都吸引了过去。</p>
贾诩微微起身:“作为兵法来讲,你们说的都是对的,陈大人的用兵方略也几乎没有什么错误。但是兵法不是指导你怎么样锻炼队伍的,而是指导你的战略战术,跟队伍强弱有关系,却也可以说没关系,因为它不是在兵法中指导你练兵。所以你们跑题了,我指的是主公的作战方法对我们军队的成长有影响,现在的情况就是伐谋和伐交基本上都已经不可能了,那么就只有伐兵了。而打仗除了获得胜利外,最主要的作用就是锻炼队伍。你们认为用非常好的计策来作战,甚至在一个人都不死的情况下锻炼出的队伍会非常有战斗力吗?能达到锻炼队伍的作用吗?这样做,只能让队伍产生自满情绪,认为自己已经学会了一切,就算在战场上也紧张不起来。这样是不行的,骄兵必败的道理难道你们就不懂吗?”</p>
贾诩喝了口酒,继续说:“看看我上次用计,用不到二百人换了韩遂一万人,然后陈大人干了什么,他把当时参与此战的士兵待遇和抚恤一下子提高了很多。这不失为一个好办法,我们可以不断的拿人跟韩遂拼,利用这个机会锻炼队伍,但是抚恤和待遇可以提高,调动他们的作战**,这样才能达到我们锻炼队伍的目的。而我们用现在这种方法培养出来的队伍几乎全是骄兵,就算还没变成骄兵也离此不远了,所以我认为,是到了让他们死一些人的时候了。”</p>
</p>
现在我终于知道为什么那些人管他叫‘毒士’了,他是真毒啊,绝对没把那些人的性命当回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