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巴顿的调研(中

  老王原名王瑞安,今年已经五十八岁了,还有两年就可以退休了。老头这辈子也没做过什么了不起的大事。年轻时候从初中辍学就顶了父亲的班进了工厂干活。</p>

  可是后来国家改制,很多国有企业都破产了。王瑞安的工厂也破产了。不过在当时王瑞安算是幸运的,和那些破产下岗后需要自谋生路的同事不同。王瑞安因为踏实肯干,所以被调到了环卫局工作。简单来说就是打扫卫生,扫大街的。</p>

  名字不好听,但也是个正经工作,能吃饱饭还养家糊口了。要不然当时下岗的时候王瑞安都三十八岁了也没什么别的技能,要出去找工作也不知道还能干什么。</p>

  这一干就是二十年,不管怎么说也是养活大了自己的孩子。</p>

  当然干这个活也发不了财,所以这么多年了老王一家还住在大杂院里。首都大杂院的由来比较复杂,早年间大杂院还都是四合院。是地主、买办、富贵人家的住所,曾经这些能住在二三进四合院内的人家都被称为大宅门。</p>

  后来新中国通过武装革命建立新政权,为了实现在战争时期许下的诺言,政府随后对社会财富进行了一场在分配。发动了土改和经改,将原本由占据全国人口百分之五的群体所控制的占据全国百分之九十五的土地和财富平均分配到了占全国人口百分之八十的赤贫、贫困、小自耕农和小手工业者的国民手中。</p>

  同时因为新中国是因为通过武装暴力革命获取了国家主导权的政府组织,所以对外国势力去依附性。直接没收了大量的外国资本,并且坚决不承认之前政权所签订的任何丧权辱国条约。</p>

  这和现代社会中那些非暴力革命而是通过谈判换取了国家独立的前殖民地国家完全不一样。这些国家到了如今依旧要受到宗主国的影响,并且宗主国的产业和势力在前殖民地国家也得到了完好的保存,甚至更进一步。</p>

  老王住的这个大杂院曾经就是西洋公司在中国首都的办事处,当年的主人好像还是个欧洲权贵,叫理查德什么的。</p>

  </p>

  前些年还闹出过一个笑话,那个理查德的后裔在欧洲混的很差,一天过得不如一天。后来某天翻曾祖父理查德的遗物,居然翻到了理查德在中国首都还有一处四合院的房产。这欧洲后裔那个喜笑颜开啊。</p>

  谁不知道现在中国首都的房价多贵啊,高楼的价格都贵的吓死人。这种在三环里独门独院四百多平米的四合院要是能出手的话,那是天价啊,几千万人民币都有富人抢着买。</p>

  这理查德的后裔兴匆匆的带着曾祖父当年遗留下来的不动产证和各种文件,想来首都接收这套属于他的房产。</p>

  “要我说啊,那个叫什么理查德三世的家伙也是想瞎了心了。他拿个前清顺天府大印盖的文件就想要接收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房产,他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了。他怎么不问问爱新觉罗家怎么不住在紫禁城呢。”</p>

  老王头王瑞安很健谈,说起自己所住的这个小院的趣事显得很开心。</p>

  秦蒯仁倒是凑趣的问道:“后来呢,那个理查德三世怎么样了?”</p>

  “嗨,还能怎么样啊。人家房管局的人都不爱搭理他。晾了他几天,他还不服气想要找律师。你还真别说,我们国家的律师还好没有脑子被车给压过的,也没人接他的官司。倒是我儿子说网上有一些网友还支持哪个理查德。说什么这是人家的祖产,我们应该还给他,嘿,一群吃里扒外的鳖孙玩意儿,吃了两天饱饭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这种人别出现在我跟前儿,在我跟前儿我拿铲子削死他们。”</p>

  老王头说话有些直接和粗俗,但首都老大爷,尤其是这些生活在底层的老大爷还真就是这个脾气。你要是对他胃口和他脾气,他好的没话说,一日三餐接济你那也是拍拍胸脯的事儿。</p>

  要是不对脾气甚至讨厌你,那就别打教导了,因为一句话说不好就要打起来。</p>

  “来,巴顿教授。这就是我们家住的院子了。从前这里是一个大户人家,后来建国把外国人产业没收了。把这个院子分给了六户人家一起住。我们家分在了南屋,一个大屋有二十来平米,一个小屋十平米。厨房是大院里公用的,厕所前些年市政改造倒是给我们每家盖了一户厕所。”</p>

  四合院的户型原本是四周有房子,房子是围墙,当中有一个空旷的大院子。在院子里面养鱼种花什么的。不过大杂院居住的人多,大家居住面积都不够,所以大伙儿都会向院子这个公共空间要面积。</p>

  六户人家一起在院子当中盖了一个二十来平米的小屋子,这就是六户人家的公共厨房。六个灶台,六根水管,谁家都是在这烧饭做菜。</p>

  在四合院的最西角则是一排明显是新盖的房子,房子不大看着就和外面经常见到的简易移动厕所一样,一个个的小隔间一共六间。这就是市政改造给建筑的新厕所了,好是谈不上多好,但至少解决了大冬天要出院子去马路上找公共厕所的烦恼。</p>

  这两个建筑往院子里一放,院子基本上就没有空余的位置了。</p>

  “老王今儿个下班这么早啊,还带了朋友回来啊。”院子里一个刚下了早班的邻居蹲在家门口刷牙呢,看见老王回来以后满嘴泡沫的就和老王聊了起来。</p>

  “嘿,老黄你悄悄你这熊样。今儿个我带了两个外国大学的教授,来体验我们老首都人民生活的风土民情,你长点脸。”老王指了指跟在自己后面的巴顿等人。</p>

  刷牙刷的一嘴泡沫的老黄看了眼巴顿:“嘿,还有外国友人呢。那我擦擦。说罢就用自来水漱口,漱口完直接吐在院子里仅存的一颗榕树地下。</p>

  老王看的直摇头,这是给老首都人丢面啊,搞得大学教授以为老首都人都这个素质呢。</p>

  “巴顿教授,不要在意啊,老黄这人就是这样,懒散惯了。老首都人不是都和他一样没素质的。”老王忍不住解释了一句。</p>

  巴顿教授通过秦蒯仁的翻译回应道:“没什么,各地的民生民情本来就不一样。这没什么素质不素质的。我比较好奇的是你们这么多户人家住在一起不拥挤吗?”</p>

  “嗨,什么拥挤不拥挤的。几十年的老邻居,都习惯了。来巴顿教授,您这边请。老伴儿,出来一趟,买点好酒好菜今晚家里来客了,弄点好的!”老王在小院里吆喝一声,小院里众人都发现老王家里今天来了位不同寻常的客人。</p>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