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一章 可堪一战
“你比猴子还难说服。”
太白金星扶着额头,微微摇了下脑袋,苦笑着说道:“一旦开战要死多少人,经历多久的混乱,是无法预估的。只要你点点头,便能拯救无数的生灵。”
李渔盘膝坐下,笑道:“你要是这么说,我们就要盘道盘道了,请坐。”
太白金星很给面子,坐下之后,也没有咄咄逼人,而是十分诚恳地说道:“你觉得你们有胜算么,胜算几何?”
李渔折断一根树枝,拿出一小块,点在地上,一边比划一边说道:“如果,有这么一支联军,李世民、曹操做统帅;朱标、刘备搞后勤;诸葛亮、周瑜、刘伯温做军师;关羽、李靖、岳飞、陆逊做大将;张飞、许褚做先锋;赵云、黄忠、马超、秦琼、尉迟敬德、张辽、曹真、夏侯、太史慈.、甘宁、周泰一群人为战将。”
“宋江方腊为游击;孙悟空、牛魔王、独角鬼王为策应;七十二洞妖王为后援;玄奘禅师统一的中原佛门高僧和我们道教吕洞宾、左慈、陈抟、林灵素、张三丰加上我李渔施法术,中原亿兆生灵聚人望。”
“那么,能不能与天一战?”
太白金星的眼睛眯了起来,他盯着李渔看很久,眼神中那股谦和笑意也慢慢消失。
“你觉得可能么?”
“总有那么一丝可能。”李渔笑道:“我不是张角,我不会独自去打破天地壁垒,也无意做孤胆英雄,我只是想向世人传递一个事实,就是我所说那种可能,是有机会出现的。”
“即使你们现在除去了我,这颗种子也已经被我埋下了。即使暂时地失败,终究有一天它还会破土而出的。”李渔指了指自己的脑袋,笑道:“因为思想,是杀不掉,灭不完的。”
太白金星彻底放弃了,他看着李渔,说道:“看你这幅样子,是准备把我策反了,得了,咱们各自都不浪费唇舌吧。等到开打的时候,若是你肯回头,本星君依然可以为你说情。”
“星君慢走。”李渔笑着挥手。
太白金星回头看了李渔一眼,深深叹了口气,三界要不太平了,就是因为这个名不副实的太平道。
太平道每一届的传人,都想要天下大乱但是前面所有大良贤师加起来,都没有这个危险。
天庭,从不惧怕一个强者的兴起,诚如此人所说,天庭怕的是人间的精诚团结。
他临行之际,转身对李渔道:“你若是反悔了,随时都可以找我。”
李渔背着手,笑吟吟地没有说话。
一道白光之后,太白金星原地消失,薛宝钗觉得浑身一轻。
他怯生生地转出身子来,问道:“那就是神仙么?”
“对。”
“好像没有那么”她晃了晃脑袋,想不出怎么说来。
李渔笑道:“没有那么神秘,褪去神仙这个称号,他们也是修士,只不过就是很久之前的修士罢了。”
“你跟他吵架了么?”
李渔摇了摇头,随后又点了点头,“算是吧。”
薛宝钗一脸的崇拜,“你不怕么?”
“怕?怕的是他们,他们怕极了我。”
薛宝钗捂着嘴偷笑起来,显然是把这句话,当成了李渔的自吹自擂。
李渔轻轻一笑,他没有自吹,即使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人,说出刚才那番话,也足够天庭害怕了。
因为思想,是杀不死的,它就像一个幽灵,漂浮在六朝的大地上。
薛宝钗从地上站起身子,拍了拍屁股,问道:“我兄长不知从哪弄来几根手臂长的莲藕,还有这么大的西瓜,你要去吃么?”
“好啊。”
薛宝钗笑的眼睛眯成一道月牙,“那我让娘亲准备,你晚上要来哦。”
“一言为定。”——
长安,中原各路高僧齐聚。
对于佛门来说,这里不亚于正经门的英雄会,中原佛门经宝象国一战,免不了存了些悲凉的意味。
佛门内乱的真相,已经几乎是人尽皆知,西天净土不再纯净,佛陀遭劫,释迦遇难,而自己这些人还一直供奉膜拜着他们。
佛门的至暗时刻,原来早就来临,而且一直在持续,直到今天。
一想到这里,所有的高僧都心如刀割,这是他们无法承受的痛。
一群邪魔,鸠占鹊巢,他们穿着佛的外衣,里面确实一群妖魔鬼怪。这些人嗜血、残暴、虐民、贪婪
难怪会出现大昭寺那样的异类,还有各种奇葩佛门。
大总持寺内,每一个僧人都步履匆匆,脸上没有丝毫的笑意,眉宇间都有一种化不开的悲愤。
众僧本来合力西征,就是要杀上西天,解救诸佛。这一行为本来是正义的,却遭到了西天净土的邪魔和天庭的合力绞杀。
要不是玄奘法师力挽狂澜,中原佛门恐怕要在宝象国被灭门了。
佛门遭受了空前的浩劫,但是也空前地团结了起来,他们从未像此刻一样,不再有私心,而是要完成一件事,力往一处使,心在一处、
所谓的哀兵必胜,就是这种精气神。
钟楼下,玄奘禅师席地而坐,一身白色的僧衣,挺拔的后背,脸色凝重,如同一尊佛像。在他的身边,闪烁着澹澹的光晕,俊美的脸庞上,看不到一丝的慈悲,和往常大不一样。
“禅师,陛下他们回来了。”远处有僧人匆匆赶来,到了钟楼下,大声说道。
玄奘轻轻点头,他早已感觉到了,唐皇李世民已经今非昔比。那股气息不会出错,绝对是山川江海之灵,也就是大地的本源之力。上有九十九重天,苍穹万里,浩瀚无垠,但是天空天空,天上是很空的。
大地,才是一切的根本。
他们应该是解封了山海印,一场巨大的风波,很快就要席卷三界了。
玄奘知道山海印的厉害干系,这东西绝非随便能开的,开启山海印将会彻底改写三界规则。
玄奘起身,望向太极殿的方向,开口说道:“神昉、慧能。”
“弟子在。”
“随我进宫,面见圣上。”
“尊法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