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来者不善

  上京虽大,但也只是江北省发展最快、经济最繁荣的几个城市之一,虽然近几年已隐隐有成为江北省第一大都市的趋势,但事实上,上京远不及京都。

  单从政治和文化中心这一点来看,京都根本无法撼动上京,与千年古都京都相比,更是有着其悠久的传承底蕴。

  姜氏,正是京都最早的家族之一。

  增强剂招标,也正是姜家投出的。

  袁姓学者早听到流言,姜家也会来人,没想到,来的竟是这两位年轻奇才。

  “即使是姜家大势,派来这两个年轻人,也未免太瞧不起我们这帮老头子了吧?”袁姓学者的眉宇间,露出一丝怒容。

  在他的一生中,最讨厌的,就是别人看不起他。

  这位李老师摇了摇头,微微一笑,说:“这两个姑娘,左边那个不打紧,右边那个很重要。”

  他说:“她是姜家一代最杰出的年轻人,十五岁时,掌管姜家一家房地产分公司,成功转亏为盈,赢得了全体姜家人的赞誉,十七岁时,开发出新颖的电子形式,开拓了新的市场,那个易付,我想你也装上了,那就是这个女娃的作品。”

  袁姓学者掏出手机,惊异地看着蓝色易付图标。

  “想不到啊,这么小的一个女孩,居然可以做到这样?但是,我们这是一个学术论坛,一个不精通学术的人,不管她在其他领域多么优秀,却依然没有资格……”

  过了一会儿,他还是摇摇头,坚持说出了自己的观点。

  老师笑了笑说:“老袁,我早就知道你会这样说的。”

  “你知道唐晏对这个姑娘的评价吗?“

  “哦?老唐头还见过她?他说什么呢?”

  唐晏在偌大的华国都是举足轻重的人物,在生命科学界,更有领头羊的相貌,甚至有北学山、南唐晏之名!对唐晏的评价,足以让人对未来三十年下一个结论!

  “老唐说,这孩子天纵奇才,能为我华国科学共同体,再拓疆土!”李姓学者昂首挺胸,似乎有点自以为是。

  袁氏学者心中一震,再拓疆土?这意味着,这个女孩,可以超越他吗?

  “喂,你们在说姜青辞吗?另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凑过来笑着说。

  “哦?你也认识这个姑娘,老田?”

  袁姓学者愣了一下,“我怎么觉得,自己已经落伍了……难道现在的年轻人都这么厉害?”

  田姓学者笑着说:“这个娃娃,真的,真是我这辈子见过的最有天分的孩子。原来老唐夸耀她是天纵之才,而且还答应姜家一件事,只要姜青辞到十八岁,就可以直接进科研所,当他的学生。”

  袁姓学者先是略感惊讶,旋即哭笑不得。

  “这是老唐头明目张胆的抢劫吗?没有人能治愈他吗?你不想抢姜青辞吗?”他取笑道。

  李氏学者叹道:“我们只是想抢,但老唐以前几乎是我们南派学者内部的领袖,现在他的科研所也搞出了强强联合的制剂,谁还能抢到呢?这样的事情,想也想过,这世上最不缺的就是人才,实在没有姜青辞那样的水准,我们还能培养什么呢?”

  田姓学者忽然皱起了眉头,“这不是很好吗,你看门口。”

  这三个人都抬起头,望向大厅中央的过道。

  一位身强力壮,身强力壮的老者,在众人簇拥下缓缓走进主殿,他虽年事已高,却是鹤发童颜,如果换了一身古装,只怕会被人当作隐居不出的得道仙人!其目光,颇有狼视之意,走路的姿势,隐隐有上位者的姿态。

  而且他身边,除了那些年轻的学者,还多了五、六个随从侍者,很明显,军队非常重视这位学者。

  “梅老,你的精神还这么好!“

  “哈,老梅你不是一直待在京都吗,怎么有空到上京来和我们这些老朋友见面?“

  “哈,老梅,这是难得的客人,来吧,一排快请坐。“

  看见这个学者来了,许多人都站了起来,那些年轻的学者的脸上更是露出了敬仰的神色。

  “梅学山?“袁姓学者皱了皱眉,说:“我还没想到,他会来……”

  说完,他又深深地皱了皱眉,对田姓学者说:“田行健,你是说,梅学山和老唐抢了这个姜青辞?”

  田行健苦笑一声,“他们二人在哪里抢过一次,以前就在华医大读书的才子,不也是他们二人争来的吗?您在国外待了这么长时间,老袁,对我们华国的学术圈还是太不了解了。”

  “梅学山,是北派学者的开创者,唐晏,是南派学者的领先者,二人,从来都是死对头。”

  他无奈地说,“这些年轻人的表现还不错,我们可不能落于下风。梅学山这次来上京学术论坛,不可能是专门为唐晏科研所强化制剂而庆祝的……他很可能是来捣乱的。“

  田行健又看了一眼梅学山的人群,淡淡道。

  “哦?那么说起来,今天的学术论坛上,居然还有这么多精彩的节目呢?”袁姓学者来了兴趣,挑了眉。

  “不急,老唐还没到……等等,这不就是老唐的学生张平吗?”李姓学者微微一笑,无意瞥见门口有几个人,皱眉道:“好戏怕是现在就要开演了。”

  张平和沈军,还有那些来自中国医大、京都大学的年轻学者,从另一个入口走了进来,他们没有第一时间见到梅学山。

  当他们进入主堂时,梅学山已被众人簇拥在中央,俨然夺去了南派学者的光彩,成为这个主堂的中心。

  自然,起立的基本上都是那些年青学者,真正了解南北一些对立事物的南派学者,并没有起立,而是坐在自己的位子上,冷眼看着。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