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惊起一滩鸥鹭

  ;

  南京,六朝古都,虎踞龙盘!

  自从朱元璋在南京开基立业,朱棣发动靖难之役,京城北迁,南京就作为陪都,拥有一套和燕京相对的官僚机构,六部,都察院等等一应俱全,品级也与燕京相同,只不过没有实权而已。

  当大顺军攻占京城之后,南京就成了大明势力理所当然的中心,可是面对着空前复杂的局面,南京方面也是一头雾水,弄不清楚。

  南京文武百官之中,有三个职务是最有权力的,参赞机务的兵部尚书,代表皇帝的留守太监,以及提督军务勋臣。

  这三者也代表大明帝国的三大势力,只不过如今皇燕京完蛋了,留守太监自然靠边站,同样道理,勋臣也是依附皇帝,说话也没有什么分量,真正能主导南京事务的就是兵部尚书,大名鼎鼎的史可法!

  从靠边站,到进入历史的中心,其实也可以靠天上掉馅饼。

  不过摆在史可法面前的可是一个天大的烂摊子,俗话说国不可一曰无君,如今燕京沦陷,最需要的就是选出一个合适的君主,继承大位。

  选择谁继承皇位,实在是煞费苦心,其实这个问题本不复杂,按照血统选择皇帝,福王朱由菘是万历的孙子,崇祯的堂兄,血缘最近,理应登基。

  可是这里面有一个仇口,当初万历偏爱老福王,可是东林党的诸公支持皇长子朱常洛,围绕着帝位,展开了著名的梃击、红丸、移宫三大案,最终东林党占了上风,福王也不得不黯然离京。

  可是风水轮流转,现在小福王朱由菘成了皇位的大热门人选,东林党诸公一个个都非常不爽,生怕这位小福王替父报仇,反攻倒算。

  因此他们坚决打出了立贤的旗号,要拥立潞王。实际上不过是说辞而已,都是老朱家的子孙,藩王除了个别的极品之外,都是一个德行,潞王胡作非为有过之而无不及。

  史可法作为东林党干将左光斗的弟子,久经考验的党员,按理说他也该毫不犹豫的支持东林党的主张,可是史可法也不傻,知道拥立潞王,于理不合,肯定会出**烦,搞不好会发生内战,因此举棋不定,备受煎熬。

  这天史可法正在苦思冥想的时候,突然手下人前来报告,说大学士魏炤乘前来拜会。史可法一听,急忙起身迎接,这个魏炤乘正是从燕京跑出来的官员之一,是他亲口证实了燕京被攻破,崇祯煤山上吊的消息。

  史可法客客气气的将魏炤乘请进了书房,两个人对坐献茶之后,就史可法就发现魏炤乘坐立不安,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魏学士,有什么话就直说吧,我洗耳恭听。”

  魏炤乘看了看左右,故意压低了声音说道:“我得到了一点风声,似乎太子殿下尚在人间,被人给救出了京城。”

  “什么?”史可法顿时豁然站起,急忙问道:“魏学士,事关江山社稷,你可要有把握啊!”

  魏炤乘叹了口气:“我哪里不知实情重要啊,其实在闯贼杀入京城的时候,就有人说先帝将太子托付给了朱纯臣,还留下了遗诏玉玺。随后又有人在京城之中散布文告,扰得京城大乱,我也是趁乱逃出来的。事后想想,或许就是有人为了掩护太子出京,才做的安排。”

  史可法一听,顿时眉头紧皱,忍不住埋怨道:“既然有这种事情,魏学士你怎么不早说啊?”

  “不是我不想说,实在是捕风捉影,不敢随便开口啊。”

  “那现在怎么敢说了?”

  魏炤乘苦笑道:“在两天前有个家人从京城难逃,带来了消息,说是曾经听说太子出城之后,到了吴三桂的军中,据说有个姓顾的爵爷,保护着太子。”

  姓顾的?

  史可法脑筋转了几圈,也没有想出哪有这个人物,不过既然太子还在,尤其是有先帝的遗诏玉玺,那就是名副其实的皇帝人选,其他的藩王根本不用考虑。

  “魏学士,按照你的说法,太子应该在吴三桂的军中,我们该立刻派人迎接太子!”

  魏炤乘面露难色,忍不住说道:“事情恐怖不那么简单,根据我的家人说,似乎吴三桂投降了满清,他还带过来一份文告,例数晋商勾结满清,出卖大明的种种行径。”

  说着魏炤乘从怀中掏出了几张纸,送到了史可法的手里。

  史可法看了几眼,顿时眉头都立了起来,拳头狠狠的砸在了桌子上:“诚如是,晋商皆可杀!”

  “史大人,你看看下面的落款。”

  史可法这才清醒过来,只见最后一行小字,写的是:大明忠勇伯安指挥使顾。

  “这,大明哪来的忠勇伯,这个安又是什么东西?”

  “史大人,这位忠勇伯说不定就是救了太子出京的人,只是按道理他们应该和吴三桂在一起,和满清也是盟友,要共同对付流贼。又怎么会和晋商对上了,实在是让人百思不得其解啊!”

  史可法眉头紧皱,在地上转了一圈,最后一跺脚,狠狠心肠说道:“魏学士,此事关系重大,你千万不要和任何人提起,我马上想办法查证。”

  魏炤乘也知道其中的利害关系,哪敢多说,急忙告辞离开,史可法想了想之后,当即派人约请手握兵权的凤阳总督马士英,两个人在浦口密会。

  马士英也当即前来,他和史可法也是老熟人了,两个人见面寒暄了几句,就直入正题。

  马士英先笑道:“宪之兄,你前番密书,提议拥立桂王,我认为万万不可。桂王远在广西,路途遥远,而如今时局动荡,瞬息万变,等不起啊!况且桂王按辈分是先帝的叔叔,如果他登基即位,置先帝于何地,置福王也何地,有违伦常,实不可行。”

  史可法也是心里头发苦,东林党提议拥立潞王,可是其他人赞成福王,史可法弄得左右为难,只好提出了一个拥立桂王的主意,可是经过马士英驳斥,又没有话可以反驳。

  史可法苦笑着摇了摇头,所幸还有别的方案,不用在这几个藩王之中打转转了。

  “瑶草兄,你看看这个吧。”

  说着史可法把魏炤乘给他的文告送到了马士英的面前,又把魏炤乘和他说的话,同马士英说了一遍,马士英急忙接过来仔细看了又看。

  论起心思机巧,马士英甩史可法十万八千里,他一看到落款,顿时就喜出望外。

  “宪之兄,如果我猜的不错,这个忠勇伯应该是太子新封的,而且既然号称安,就代表他们有不少的人马,倘若是北方尚有一支忠勇之师,保护着太子,实在是大明之福,苍生之福啊!”

  史可法也笑道:“如果真如瑶草兄所说,的确如此,只是如何能联络上安,又如何能够得到太子消息,实在是有些为难啊。”

  正在两人说话之间,突然马士英的师爷急匆匆的跑了过来,跌跌撞撞,差点摔在了地上。

  不过他也不管不顾了,急匆匆的将一份书信送到了马士英的面前。

  “大人,大喜啊,太子有消息了!”

  马士英急忙劈手抢过了书信,这封书信正是顾振华写给马士英的。

  安南下,必然要卷入南明的纷争之中,对于东林党顾振华是厌恶到了极点,一帮只会骂人,不会干事的家伙,有他们在,好事也能变坏了。

  相对而言,虽然马士英在历史上留下了歼贼的恶名,但是纵观马士英的所作所为,根本和歼贼不挨边。在拥立福王的问题上,马士英根本没有错误,而是东林党私心作祟。后来南京被打破,马士英又英勇就义,比起东林诸公要强太多了。

  正因为如此,顾振华选择和马士英合作,共同分享拥立之功。

  在书信里头,简略的介绍了一下事情经过,然后写到安正在南下,太子和遗诏都在军中,请马士英安排人手接应!

  随着书信,顾振华还附上了一枚太子的玉佩,作为证物。

  马士英看过之后,立刻跪在了地上,提泪横流。

  “天佑大明,天佑大明啊!”

  马士英连磕了三个头,然后豁然站起,冲着史可法一拱手:“宪之兄,太子安然,我们就不用为了拥立的事情发愁了,我要立刻恭迎太子!”

  “瑶草兄,是不是有些仓促了,太子身份用不用核实一下,而且既然要迎接太子,就应该摆出全套仪仗,派遣重臣。”

  “不必了。”马士英摇了摇头:“书信写的明白,满清大军还在尾追,安人困马乏,急需援助,我立刻带着大军过去,就算有假,有五万大军保护,也没有什么问题。”

  说着马士英冲着史可法一拱手:“告辞了。”

  运河之下,船队南下,顾振华稳坐在船头上,梅珺若这个小妮子陪在了一旁,虽说是名门闺秀,礼数颇多,可是梅珺若天生有股子叛逆的劲头,加上顾振华的怂恿,两个人越发的旁若无人了。

  顾振华的大手轻轻的按在了玉手上面,笑着说道:“梅姑娘,你老家还有什么亲戚没有,要是有,也该见见面不是!”

  “你又在打什么鬼心思?”

  “我哪有什么心思,早晚都是一家人,亲近亲近吗!”

  梅珺若顿时脸蛋通红,挥起粉拳,毫不犹豫的砸在了顾振华的肩头。夕阳之中,船只驶过,芦苇荡中,鸥鹭齐飞,乱腾腾的一片……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