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8 蔡家父子反目

  “你是奸臣?我呸,就你那水平,就不要给奸臣丢脸了!”

  宗舒感到蔡修这厮有些不自量力。

  后世公认的“北宋六奸”,哪个都是一等一的高人,水平都是杠杠的。

  就蔡修这水平,刚考上进士,尾巴就翘到天上了,以为能和爷爷蔡京平起平坐了。

  居然自称奸臣,蔡修,你这是给奸臣队伍丢脸呐。

  还说什么是陛下亲封的奸臣,徽宗再怎么昏庸,也不至于封这么一个名号来玩。

  “宗少爷,我参加过会试,堂堂进士及等,怎么就不能任国子监丞?”蔡修很是奇怪。

  国子监丞?不是…奸臣?

  原来如此,蔡修被陛下授予了监丞一职,宗舒却听成了奸臣。

  所谓的奸臣一词,到元以后才出现。

  宋以前,把弄权误国之臣,都叫做僭臣或佞臣。

  ……

  宗舒走出殿外,不由得恼怒起来,这段时间太忙了,连去青楼吃花酒的时间都没有,平白无故地被赵楷耽误了半天。

  赶回大宋科学院,宗舒又找到林灵素。

  经过宗舒在朝堂上的一通大吵大吼,刚刚做出的喇叭,变形了,失音了。

  为了做出喇叭,宗舒让林灵素找了几个人,专门给大家上了一节声音的课。

  声音的传播主要靠振动,人的声音主要是靠声带。

  讲完基础知识,宗舒又画了一个草图,这是做喇叭的核心部件:振膜。

  振膜材质有纸盆、塑胶、金属以及合成纤维四种。

  纸盆振膜是最早、最常见的扬声器振膜材质。

  做纸盆振膜,要先将纸浆倒入设计好的模具中,干燥后再进行一系列的后续加工。

  这种振膜的声音特性平滑自然。

  其缺点就是纸盆对温度和湿度比较敏感,受环境的影响明显,承受过数次极端环境变化后可能产生不可复原的形变。

  宗舒画出图后,模具还没有来及做,林灵素就到纸坊订做了特殊的纸张。

  是那种脆的白色竹纸,振动的效果较好。

  普通的宣纸,主要作用是消音,有振动也感觉不到。

  通过一层层竹纸的震动,就可以做出最原始的纸盆振膜。

  从瓷器作坊老冯那里制作了一个喇叭,将纸盆振膜安在其中。

  这种喇叭,放大效率比起后世带电池的喇叭,差得远了。

  即便做出的这个喇叭如此原始,也足以让众人震惊。

  林灵素们也不难理解,这个喇叭,也就相当于人喊话时,双手拢于嘴前的形状。

  只不过,这个喇叭多了一个纸盆振膜。就这么一个小小的装置,就可以将人的声音扩大数倍。

  众人都服气了,国师的老师,就是不一样,随便搞一个东西,都能有惊人的功效。

  宗舒却是十分不满意,这喇叭,只能让古人惊掉下巴,放到现代,只能让人笑掉大牙。

  仅从材料上讲,塑胶、金属以及合成纤维现在还搞不出来。

  塑胶这东西,得从石油中提炼。

  想要喇叭扩音并且不失真,必须用上电!

  仅仅制作一个电喇叭,就得用上磁石、电感线圈。

  磁石倒是有,电感线圈也能制出来,大宋的铜工艺也相对成熟,在铜丝上涂上漆,多次烘焙就成了漆包线。

  最关键的,必须制作出蓄电池。

  就这么一个小小的电喇叭,制作出来,需要的工艺和材料太多了。

  更不要说制作什么简单的直流发电机之类。

  宗舒认为,科技兴国完全可以弯道超车。

  蒸汽机的发明,开启了人类工业革命。不久之后,发电机的发明则是大大加速了工业革命的进程。

  就大宋目前的科技水平来讲,制造出蒸汽机的难度,要远远小于制造出发电机的难度。

  瓦特发明蒸汽机是基于水汽冲开了茶壶盖子,是科学与技术的初次结合。

  而制造发电机所需要的材料、工艺并没有超过蒸汽机,只是发明发电机的原理更为复杂、更为抽象。

  发电机必须有最基础、最底层的理论作为指导,如果不懂电磁感应理论,根本不可能造出来。

  只要能造出来蒸汽机,那么造发电机也不成问题。

  因为,宗舒明白理论,特别是电磁感应理论。

  那么,可以一步到位,直接搞发电机。

  宗舒马上着手,开始编写《电学基础》,自己亲任教习。

  这一切,大宋科学院的储备少之又少。说到底,还是人才太少!

  像苏易这样的人多了,大家就可以分头攻关。

  招人!继续招人!宗舒给林灵素下达了指标。

  同时,宗舒又命林灵素的玻璃作坊,作出几样东西,一个月之内交给他。

  交待完任务,太子赵桓忽然来了,陪着他的是侍讲吴非。

  吴非见到宗舒就感慨不已,赵楷罗列了宗舒那么大的罪名,并且这么多的文官集中火力,对宗舒进行攻击。

  而宗舒却一点事都没有,反而是把赵楷和几十名官员骂得抬不起头来。

  宗舒在朝堂上拿着一个形如吹针的东西,能够扩大音量,正是这个装备,帮助宗舒赢了一场嘴仗。

  这消息传出来就变了味,坊间都在传说,宗舒继上场劫法场之后,拿着吹针,又一次大闹朝堂。

  宗舒从紫宸殿里出来之后,赵桓提出了建议,让种师道任大名知府,让宗泽任濮州知州。

  蔡京提出了反对意见,他认为北伐辽国失败,罪责主要在童贯身上,但种师道自身也有很大问题。

  宗舒也说过,种师道太过自大,没有把辽人放在眼中,导致种家军各种应对失当。

  虽说是让种师道任知府是一种降职,但这个大名府是大宋北境的门户之城,非常重要,不能让种师道来这里。

  至于宗泽,年龄也很大了。

  再说了,宗泽当时是不满于朝廷的对金政策,现在让他出山,岂不是意味着朝廷政策有所变化?

  凡是太子提出的意见,蔡京都要反对,他是郓王赵楷的坚定支持者。

  赵桓心中一叹,宗师就交待这么一项任务,也没有完成。

  正在沮丧之时,蔡攸忽然支持起了赵桓的提议,认为太子的提议非常对。

  蔡攸说大名府知府梁子美,这次在北伐过程中,与赵构和童贯沆瀣一气,共同坑害种家军。

  枢密院运来的军用物资特别是碘伏,梁子美扣留了不少,导致种家军一瓶碘伏都没有。

  蔡攸和蔡京,这对父子,居然在朝堂上意见相左!

  当时,蔡京气得脸色铁青,别人反对他,倒是可以理解,而蔡攸,是他的大儿子,这不是公开内讧吗?

  赵桓讲到这里,禁不住问宗舒,为什么他提前两个月就预测,蔡京和蔡攸一定会反目成仇?

  这件事情,林灵素也知道,宗舒当时说:在权力和利益面前,谁都不淡定。

  蔡京和蔡攸,绝对会相互倾轧、反目成仇。

  现在看,宗舒当时提出让蔡攸任枢密院事,根本不是在讨好蔡家,而是给蔡家钉了一颗钉子。

  正是这颗钉子,让蔡家这块木板有了裂缝。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