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鬼谷外门 二
三、杂家杂家:中国战国末至汉初的哲学学派。以博采各家之说见长。以“兼儒墨,合名法”为特点,“于百家之道无不贯通”。《汉书·艺文志》将其列为“九流”之一。杂家的出现是统一的封建国家建立过程中思想文化融合的结果。杂家著作以战国《尸子》、秦代《吕氏春秋》、西汉《淮南子》为代表,分别为战国时期商鞅门客尸佼秦相吕不韦和汉淮南王刘安招集门客所集,对诸子百家兼收并蓄,但略嫌庞杂。又因杂家著作含有道家思想,故有人认为杂家实为新道家学派。“杂家”并不是一门有意识、有传承的学派,所以他也并不自命为“杂家”的流派。自从《汉书·艺文志》第一次把《吕氏春秋》归入“杂家”之后,这个学派才正式被定名。提出了“法天地”“传言必察”等思想,和适情节欲、运动达郁的健身之道,有着唯物主义因素。提出了“道”“气”等的学说和观点,同时还包含和保留了许多自然科学史的材料。主张统治者对百姓不要过多地干涉,要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安居乐业。这样才可以减少人们对统治者的反抗,才能巩固西汉王朝的统治。陆贾的这些主张,得到了刘邦的称许,全部记载在他写的十二篇《新语》里。黄老学派认为,君主应“无为而治”,“省苛事,薄赋敛,毋夺民时”,“公正无私”,“恭俭朴素”,“贵柔守雌”,通过“无为”而达到“有为”。这种理论见解体现在中国历朝统治者建国初期实行“与民休息”、“与民无争”上,如魏征、龚自珍等都是其杰出代表,也与西方亚当·斯密的市场理论如出一撤,当代中国民营与国营之争实际上也是黄老学派理论在当代的体现。四、阴阳家阴阳家,是中国东周战国中期主要学派之一。以提倡阴阳五行学说为宗旨,故名阴阳家,又称“阴阳五行家”或“五行家”。司马谈《论六家要旨》列“阴阳家”为六大学派之首。《汉书·艺文志》列为“九流”之一。主要代表人物有战国末期齐国的邹衍。阴阳本指事物两种相互对立的方面,“一阴一阳之谓道”(《周易·系辞传》),庄子将之定义为气所包含的矛盾对立要素,“阴阳,气之大者也”(《庄子·则阳》)。阴阳家则把阴阳矛盾作用引起的变化推演至神秘化,“深观阴阳消息,而作怪迂之变”(司马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阴阳"的主导思想是以五行决定政治,概念,最早见于《易经》,"五行"的概念最早见于《尚书》,但两种观念的产生,可以追溯到更久远的年代。到战国时代,阴阳和五行渐渐合流,形成一种新的观念模式,便是以"阴阳消长,五行转移"为理论基础的宇宙观。阴阳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因提倡阴阳五行学说,并用它解释社会人事而得名(一)思想阴阳思想作为抽象概念,主要源于孔子创立的儒家和儒家所推崇的"六经"。《周易》被奉为儒家典籍,只能说明文字是百家思想的发源之地,地球到现在才被世人看到,上古时期的先哲们脑海里只有天地,阴阳,昼夜,四季,晴明,地球的另外一面是对立的,对立的结果则必有阴阳,我为阴则对立为阳,我为阳则对立为阴,几千年过后,儒道阴阳,纵横佛法,谁记得诸子百家,百家思想源于何处?跟人类从哪里来可谓是异曲同工,寻找阴阳的过程就是寻找人类起源的过程。(二)阴阳八卦图在自然观上,利用《周易》经传的阴阳观念,提出了宇宙演化论;又从《尚书·禹贡》的"九州划分"进而提出"大九州"说,认为中国为赤县神州,内有小九州,外则为"大九州"之一(胡适曾在其《中国中古思想史长编》中,大为赞叹阴阳家的这一地理观念);在历史观上,则把《尚书·洪范》的五行观改造为"五德终始"(下面还会谈到)说,认为历代王朝的更替兴衰均由五行所主运;在政治伦理上,亦"止乎仁义节俭,君臣上下六亲之施",赞成儒家仁义学说。同时强调"因阴阳之大顺",包含若干天文、历法、气象和地理学的知识有一定的科学价值。(三)五德又称"五德转移"。阴阳家代表邹衍运用阴阳五行理论来阐释宇宙演变和历史兴衰,创为"五德终始"之说,影响甚大。后来的挂名吕不韦的《吕氏春秋》、董仲舒的《春秋繁露》、刘向的《洪范五行传论》(梁任公在其《饮冰室文集·阴阳五行说之来历》中谈到阴阳学说之害时曾提到:宜负罪责者三人焉……曰邹衍,曰董仲舒,曰刘向。可见阴阳家其要)等,都是以阴阳五行为思想基干。"五德"指五行的属性,即土德、木德、金德、水德、火德。按阴阳家的说法,宇宙万物与五行对应,各具其德,而天道的运行,人世的变迁,王朝的更替等,则是"五德转移"的结果。其目的在为当时的社会变革进行论证,但却陷入了历史循环论。公元六世纪,中国的阴阳五行学说混和了道教咒术与密教占术,传入日本。在日本登陆后,又渗透了很多当地文化,于是便形成了独特的“阴阳道”。(四)代表人物1、战国时有公梼生、公孙发、南公等人,但以邹衍最为著名(《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附有邹衍小传)。2、周朝(1)姜子牙(姜尚)不但是一位精通道术的奇人,而且对阴阳五行的推演颇有建树。传说善于运用奇门遁甲。辅佐周武王,推翻殷商,建立了周朝。(2)周文王后天八卦的发明者,周易的创始人,善于占断。3、春秋战国(1)邹衍春秋时阴阳家的代表人,主要有“大九州说”和“五德终始说”。善于以天象和五德演化的变化,推演朝政的兴衰。(2)楚南公战国末楚阴阳学家,楚国贵族,南公著《南公》二十一篇,可谓为阴阳学派中之大家。曾认为楚国将灭掉秦国。4、汉代(1)董仲舒,创立了著名的“天人感应”学说,其学说主要有两个要点:祥瑞、灾异说董仲舒认为,天下有祥瑞的现象出现时,是因为君主有德,人心向善,而感动了天地;天有不详之兆时,例如大的自然灾害发生,必是人们做了对不起上天的行为,上天会以灾害的形式,来警告人们,要人们赶快自醒。“天人同类”说。(2)东方朔汉代人,饱读经书、精通易理。善射覆,深得汉武帝喜爱。(3)焦延寿汉代,著名的易学家,著有焦氏易林一书,将六十四卦所有的变化,编入书中,极大地方便了人们对易学的运用。(4)京房汉代人,焦延寿的学生,著有火珠林占法,将六十四卦配以纳甲,形成了新的预测系统,直到现在,人们仍在采用。“天有阴阳,人亦有阴阳,天地之阴气起,而人之阴气应之而起。人之阴气起,而天地之阴气亦宜应之而起。(5)诸葛亮汉代。通天文、识地理,精通太乙神数,善布八卦阵。是中国人民心中的智慧化身。杜甫: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5、唐代李淳风唐高宗李治时代。精通天文历算,代表作有《法象志》《推背图》,流传千年,至今人们还在进行研究破解。还准确的预言了武则天篡位。6、宋代邵康节宋代。精通阴阳及易理,开创了化时代的八卦体用学说,使八卦的运算开始规律化,对后世影响最大,同时,也流传于日本。陈抟,修道者,隐居华山,喜易。道术高深莫测。预言赵匡胤得天下。7、明代刘伯温明代,善于八卦卜筮,著有《黄金策》一书,流传至今。此外,还有《烧饼歌》,据说也是刘伯温所作。在中国古代的王朝中,都要设立一个部门,叫做司天监,专门负责观星象,测算国运的工作,为维护统治者而服务。在这个部门工作的人,必须是精通星相学、数术学的阴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