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准备去滨海

  郑佳琪和姜姐的小酒馆初十开业,初九小高就得回阜新,初八这天赵姐打电话叫我到她家去吃饭,说小高和李艳华在她家,小高打算请我吃饭,赵姐说在她家吃,正好人多热闹。

  于是就去了赵姐家。

  赵姐家今天人多,小高、李艳华、还有她家的一对双胞胎女儿,外加老吴和我,赵姐、赵姐母亲。老太太今天很高兴,主要是看赵姐和老吴俩人处的挺好,心里的一块石头算是落地了。

  当老的都这样,都希望自己儿女好。赵姐有自己的童装店,生活是无忧,现在又有了老吴,后半生有了依靠,当妈的也放心了。

  李艳华的一对双胞胎女儿非常活泼,长得漂亮。主要人家基因好,爹妈长得都好看。

  我问李艳华过年回老家没,她说没有,现在她爸她妈跟着他哥都搬到省城马三家了,初二的时候她们一家四口去的马三家。

  吃饭的时候赵姐母亲很高兴,要我陪着她喝白酒。老太太精神头不错,喝了二两白酒,还不时的给老吴夹菜,整得老吴挺不好意思。

  “妈,你吃你的,不用管他,他那么大人了还不知道夹菜。”赵姐对老太太说。

  “我看他都没咋吃啥。”赵姐母亲说。

  “我吃不少了。”老吴说。

  “多吃点,你们开出租车的吃饭不应时,也吃不到好上,以后到饭点儿回家吃饭来,家里饭现成的,热乎儿。”赵姐母亲说,对女婿的关心溢于言表。

  老吴点头道:“嗯,嗯。”

  李艳华打趣道:“我说老吴,打你进屋大娘就开始招待你,又给你找烟又给你找水的,挺怕你渴着饿着,比对亲闺女都好,我也没看你叫一声妈,你还想不想娶人家闺女了?”

  李艳华说的老吴满脸通红。

  老吴嘴拙,说不出话,那求助的眼神看着赵姐。

  赵姐笑道:“瞅我干啥?让你叫妈你还不愿意呀?”

  “愿意,谁说不愿意了。”老吴小声道。

  “愿意倒是叫呀,我们可都瞅着呢。”李艳华看热闹不嫌事大。

  老吴的脸更红了,看样是想叫,动了动嘴又不好意思开口。

  看着老吴的囧样,赵姐母亲解围道:“叫啥妈,叫阿姨就行,小华就在那闹。”

  李艳华嘻嘻笑。

  “妈——”

  就在大伙儿都以为老吴叫不出口的时候,老吴叫了一声妈,给大伙儿镇住了——

  这声妈叫的亲切、憨厚、实在。

  一声妈叫的老太太满眼泪花------

  一声妈叫的老太太笑逐颜开------

  一声妈叫的赵姐满眼的笑------

  这此时场面充满了温馨,还有着感动。

  “这才是一家人嘛!”李艳华笑道:“来,大娘赶紧把你激动高兴的眼泪擦擦,咱们大伙儿一起喝一个。”

  大伙儿共同举杯。

  正月十三省城下了二零零七年的第一场大雪,这场雪非常大,新闻说整个高速公路全部封闭,飞机停飞,除雪车顶着雪开始在大街上除雪,就连公交车都开始爬行了。

  外面下着大雪,出不去,只能在屋里头猫着。

  李哥一家三口初十回来的,这大雪天也没啥事,做了几个菜开始和李哥喝酒。

  “这雪得成灾,看着吧,周边扣大棚的都得压塌了。”李哥说。

  我说:“差不多吧,下的太大。”

  “这雪没停呢,停了之后上班第一件事就是扫雪。”李哥说。

  “不但你们扫雪,整个省城都得扫雪。”我说。

  这时嫂子说:“这是我来省城这些年下的最大的一场雪。”

  “没听新闻说,这要是还不停,就是省城五十年来最大的一场雪。”李哥说。

  我说:“九六年的那场雪就挺大,也是过完年下的,那时候我在盛美干呢,酒店前面全是雪,找推土机推的。”

  李哥说:“对,那年的雪就挺大,但没这场雪大。”

  我刚要说话,电话响了,一看是陌生号码,不知道是谁。

  按了接听键,电话那边传来声音:“老谭吧?”

  没听出来是谁,显然对方认识我,我说:“您是——”

  那边笑了,笑声有印象,但想不起来是谁。

  “我是滨海老爷子。”

  想起来了,是滨海青花阁的老板严总。赶紧说:“您好,老爷子。”

  “上班呢还是在家呢?”老爷子问。

  “没上班,在家呢。”我说。

  “休息呀?”

  “没,现在没上班,正找活呢。”

  老爷子听我说正找活呢,问道:“准备在省城干呀?”

  我说:“想在省城。”

  “来滨海发展吧,滨海这两年发展的不错,餐饮业做的也挺好,省城挺多厨师都在滨海发展,咱家厨师大部分都是省城过来的,那个你介绍来的小陈(陈刚哥哥)做的不错,在饼店当厨师长呢。”

  “那挺好,滨海餐饮业发展的比省城好。”我说。

  “咱家你也干过,啥样你都知道,小陈也在这,你过来挺好。”老爷子说。

  “现在咱家缺厨师?”我问。

  “也不缺,这不过完年了,有两个厨师要走。”

  “哦,现在生意挺好吧?”

  “咱家生意行,一直挺好,现在咱家三家店,上回你来的时候不是在粗粮了吗?粗粮现在一个月能卖一百二十万。”

  “那生意相当不错了。”

  “来滨海发展吧,咱家有发展。”老爷子发出邀请。

  我说:“老爷子,我考虑一下,明天答复你。”

  “行,你考虑一下,考虑好了告诉我一声,然后把家里事处理了,直接过来。”

  和老爷子通完电话,李哥问:“你在滨海干的老板找你?”

  我说:“是,叫我上他那干去。”

  李哥说:“看给多少钱呗,给的多就去。”

  我说:“上回在那给的三千五。”

  “那要是在省城呢?”李哥问。

  “三千。”我说。

  “要我说宁肯在家挣三千也不去滨海挣三千五,撇家舍业的,把老婆孩子扔家也放心?”嫂子说道。

  我说:“那倒是,主要现在省城的活不好找,我属于高不成低不就那伙儿的。”

  李哥说:“能多挣五百是五百,总比在家待着强,主要是你去别再和上回似的,钱没挣着病着回来。”

  我说:“上回属于倒霉,正赶上肩周炎爆发。”

  嫂子说:“是,上回你就算没挣着啥钱,挣那点钱全看病了。”

  我笑笑,心想去是不去呢?

  李哥说:“先去干干看,林燕现在也上不了班,在家带孩子,今年不是不用带她弟弟家孩子了吗?”

  “今年不用了。”我说。

  “家恒就算上幼儿园也得下半年的,你和林燕你俩儿咋说也得有个上班挣钱的,不挣钱那大儿子拿啥养?现在省城没找着活也不能在家呆着,三千五行了,去干吧,别在家呆着了。”李哥说。

  李哥说的确实是这回事。

  我说:“去干也行,那里能干长。”

  “能干长更好,干上两年,攒点钱,以后不买房子呀?再说家恒上幼儿园、上学都得钱,你这还没啥依靠,趁着年轻赶紧挣钱。”李哥说,然后道:“滨海离省城也不远,坐火车四个小时就到了,省城去滨海的车次还多,想孩子了晚上坐车回来,第二天陪孩子在家玩一天,晚上坐火车就回去了,啥事不耽误。”

  我说:“那倒是。”

  “林燕能干,自己在家带孩子也行,俩孩子都带了,现在带一个孩子还不轻松。你们俩儿现在就一个目的,挣钱。”李哥说道。

  我说:“那可不,得挣钱了,不挣钱都活不了。”

  李哥说:“现在干啥不得用钱,你家用钱的时候在后头呢,赶紧挣钱吧。”

  这时不赞成我去外地的嫂子说:“老谭你这也是没法,要不去滨海也行,看看能干了不,要是身体没啥事,在那还能干长就在那干,挣钱要紧。”

  我说:“我走了林燕和家恒就得麻烦你们多照顾照顾了。”

  嫂子说:“那麻烦啥,就搭把手的事。”

  李哥说:“净扯那没用的,咱们两家还说啥,关上门就是一家人,这和一家差哪去了?你该走走你的,家里事不用你管,有我和你嫂子呢,你放心得了。”

  说实话李哥和嫂子对我家确实好,就和亲哥嫂子一样。

  有这样的邻居知足。

  决定去滨海青花阁工作。

  给林燕打了电话,和她说决定去滨海工作,林燕说可以,表示支持,只要每个月把工资打给她就行。

  这要命的婆娘,就认钱。

  我问她什么时候回来,她说现在想回也回不去,大雪封路,什么车都不通,叫我不用管她,该走走我的,等通车了她就回省城。

  她一时半会儿回不来,想在去滨海之前见见儿子,和儿子在一起待一天再走,看来是不可能了。另外也挺想和林燕亲热的,两年多没在一起办过事,搁谁都受不了。

  夫妻之间长期不在一起,也会生疏,感情也会变淡。

  既然决定去滨海了,开始买火车票。由于正值春运期间,加上这场大雪,飞机不能起飞,高速公路不能上道,所有出行的人都开始选择铁路,火车票也买不着了,去滨海的火车票五天之内都没有。

  和老爷子说了这个情况,老爷子说不急,啥时候买着票啥时候来都赶趟。话是这么说,但心里还是挺着急,早一天上班早挣一天钱。

  正月十六周晓梅到我家来了,和她吃了顿饭,她说如果今年她那里不干的话上我那去,也去滨海发展。我说等我在滨海稳定之后再说,如果我在滨海稳定不了她去了也没用。这就是带人的好处,得负责。

  在家等车票的这两天还接到家里百货商店老板娘的电话,说她家丫头准备出来打工,上省城来找我,我说我准备去滨海,不在省城工作了。她说去滨海也行,让她丫头跟着我去滨海。有点哭笑不得,但老家人求的事不能不办,跟她说我问问那边缺服务员不,如果缺就带过去。然后给老爷子打电话说准备带个服务员过去,老爷子说可以,店里正缺服务员呢。

  我买的是正月二十去滨海的火车票,于是叫百货商店老板娘给她家孩子也买这趟去滨海的火车票,这趟车是从赤峰到滨海的,途径省城,我在车上找她孩子。

  正月二十,我踏上了去滨海的列车。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