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三章 殿试(二)

  殿试考的是策问,一般会有四道题目,顾诚玉看向了第一题,是《论帝王之政与帝王之心》。www.x23us.com

  第二题是《安国全军之道》,第三题和最后一题是关于“筹集军饷”和“河防方略”。

  殿试考策问不仅仅要有见识,而且还要有胆量,既要直抒己见,又要针砭时弊,势必得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见才行。且熟读经史,引经据典必不可少。

  顾诚玉看完试题,低头沉思。殿试只有一天,日落就得交卷,时间紧迫,他也不敢托大,得抓紧了时间写。

  将草稿纸铺开,顾诚玉用毛笔蘸饱了墨汁,这才开始书写。他刚才已经构思了一个大致的框架,先将其写下,而后再润色一番即可。

  提笔写下,“臣对:

  臣闻帝王之临驭宇内也,必有经理之实政,而后可以约束人群,错综万机,有以致雍熙之治;必有倡率之实心,而后可以淬励百工......”

  四周静悄悄,只有礼部的官员在一旁走动监督,贡生们不是在冥思苦想,就是在奋笔疾书。顾诚玉做第一题就花了约一个时辰,洋洋洒洒写了二千字左右。

  顾诚玉答完一题,没有立刻撰抄,而是马不停蹄地做下一道。

  《安国全军之道》让顾诚玉想到了《孙子兵法》,孙子认为应把握大方向。

  第一,“修道保法”,说的是修明政治,确保法制,才能掌握战争胜败的主动权,从而达到“安国全军”的战略目标。

  第二则是“富民”、“固国”。当然,顾诚玉不可能就这么照搬全抄,还得加入自己的理解和建议,并指出大衍朝实行安国全军中的种种弊端。

  考生对于实事和政策必须一清二楚,否则殿试策问时,根本无法奏答,毕竟谁也不知道考题会出什么。

  这些考题都是内阁官员联合拟定,才呈给皇上,最后钦点出来的。所以,投皇上的喜好十分重要。

  顾诚玉知道皇上喜欢辞藻华丽,却又不失实用的文章。对于大部分考生来说,想同时做到这一点不容易。有的考生不了解实事,作得文章空有其表,乍一看之下,花团锦簇,好似一篇锦绣文章。

  可只要仔细研读,就会发现根本没写到实处。而这样的文章,恰好就是皇上最讨厌的。即便你文章做得平实,可只要写到实处,皇上也会给个好名次。

  等到午时的时候,顾诚玉迎来了他的午饭。早饭也是在保和殿用的,就在考试前吃了,每人馒头四个,汤一碗。这会儿午时了,饭菜和早上的差不多,只是馒头换成了饼,每人饼四张、梨二个、茶一巡。

  顾诚玉在心中腹诽,他连汤水都不敢喝,就怕想上茅厕。考殿试,你就是憋不住了,也得憋着,殿前绝不容许失仪。

  所以顾诚玉只抿了一小口茶,润润喉咙,梨子是不敢吃的。梨子水多,吃了没准一会儿就要上厕所。顾诚玉偷偷抬眼看了旁边一眼,发现其他考生也没动那梨子。

  只看了一眼,顾诚玉就收回视线。他是第一名,坐在第一张桌子,前面并无遮挡物。只要东张西望,立刻就会被监考的官员发现。在这保和殿,顾诚玉还不敢造次,否则被评为作弊,那真是哭都没处哭的。

  他本来就够显眼了,那些官员每次经过他面前,都会似有若无的看他几眼,有的从旁经过,还会看他的草稿纸。

  当然,也就是瞄几眼,毕竟他们也怕被人误会成和顾诚玉联合作弊。前面那次舞弊案,让那些与科举相关的官员人人自危,谁还敢越雷池一步?

  顾诚玉知道,他大小也是个名人了。不管是因为才华,还是因为首辅夏清。看了眼右手边的闵峰,他同样惹得那些官员关注,因为他是夏清的关门小弟子。

  一道明黄色的人身影进了保和殿内,正是慧明帝。众官员见了皇上立刻行礼,皇上摆手制止他们的喧哗,这会儿正在殿试,自然不能发出大的动静扰乱贡生的思路。

  皇上一进保和殿,就看见了坐在第一排的顾诚玉。他将顾诚玉打量了一番,随后绕到了后头,一边走,一边扫视着旁边贡生的考卷。

  此时已经是下晌的申时,大部分人都做到了第三题,离交卷的时间不远了。

  有的贡生余光看到明黄色的衣裳下摆,就有些惊惶失色,差点写错了笔画。皇上摇了摇头,往前走去。

  顾诚玉已经做完了第四题,正要开始撰抄。将考卷摊开,顾诚玉提笔写下工整的馆阁体。皇上轻轻踱步至顾诚玉的身后,看向顾诚玉的考卷。当看到才开始写的时候,脸色有些难看。

  最后又见其草稿纸上已经写得密密麻麻,四题策问的答案跃然纸上,皇上才缓和了面色。好歹是会试头名,若是不会写,岂不是要打自己的脸?

  将目光投向了顾诚玉的草稿纸,字体秀润华美,大小均匀整齐地排列,涂改痕迹很少,可见是一口气写下来的,看来是胸有成竹了。

  接着又看向了其中的内容,渐渐地,皇上被吸引住了,在顾诚玉身后站了有小半柱香的时间。其实顾诚玉早就知道皇上站在他身后,但他并没有回头。此刻正在殿试,他用不着起身行礼。

  再说,后两题的策问,他花了些时间。未免有意外发生,他还是快些将试卷写完才好。顾诚玉写得专心,皇上也看得专注。

  在一旁的礼部官员都面面相觑,大殿之内不得喧哗。他们交流了个各自都懂的眼神,而后继续巡视。礼部尚书于正,看了眼全神贯注写考卷的顾诚玉,不由得心思百转。

  这个顾诚玉他当然认得,他家夫人为了嫡次女,差点酿成大祸,他也是后来才知道的。也幸好他的弟子与他谈及了此事,不然他还要被蒙在鼓里。想在科举上舞弊,那简直是愚蠢至极。

  要想收拾一个人有无数种办法,为何一定要选风险最大的?上次的舞弊案,竟然让顾诚玉逃过,算他好运。后来佟周易改名次那事儿,他也在后头推波助澜,只可惜又让顾诚玉逃过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