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四章 驰援
杜如方几个老臣,在此刻都是没有开口说话,在一旁沉默着。
他们跟随着陆尘笙比较久,知道陆尘笙的一些想法,这会儿还是安静的看着就好。
其余几个还不怎么熟悉陆尘笙的大臣,这会儿也都一一站了出来。
“臣附议,此地地处荒凉,若是派兵前去,易与女真族起争端不说,还得不偿失。”
“是啊大人,这本来就不是星汉城的领土范围,也没有必要派遣士卒前去,更何况
几个大臣们都是感觉,这反正也不是星汉城的领土,何必要去理会?
陆尘笙坐在桌案前,原本的怒气在此刻却是消退了不少,仿佛是被这些大臣们给劝说动了一般。
“你们意见如何?”
陆尘笙扭头,看了看一旁一直没有怎么开口的几个尚书大臣。
杜如方几个人对视一眼,杜如方率先站出来开口说道。
“大人,燕然城虽然并非星汉城领土,但那也只是迟早的事情,城中的百姓也是星汉子民,理应救之。”
“星汉城虽与承周国并不对付,但天下黎明百姓无辜,既知道我大汉子民受难,若不救之,星汉之名又有何颜面立之?大人注定是要君临天下,岂能够在这事上不闻不问?”
“蛮夷犯我大汉子民,岂能袖手旁观?”
几个大臣一一开口说道,这些算是老一辈的大臣,这会儿开口都是颇为的默契。
在其他的事情上面,他们可能会有分歧,会有不一样的见解。
但是在这个事情上面,他们都知道陆尘笙的意思,无论如何都不会坐视不理,所以他们也很干脆就没有想着要反对。
实际上,以眼下的情况来说,他们的反抗是无效的。
兵权到了现在都是掌控在陆尘笙手中,或者是说一直掌控在白依手中。
手下的大将,都是白依提拔上来的,虽然白依现在不怎么去军营了,但她做为大将军的位置没有人可以撼动。
这样的情况下,陆尘笙要是想要动兵也只是一句话的事情罢了。
他们都是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很识趣的开口要发兵。
一旁还开口反驳的几个大臣,此刻闻言都是愣了愣。
大约也都没有想到,这些平日里好像都是不怎么对眼的大臣们,居然在这个事情上面,有着极为惊人的默契,这可就让他们感觉到惊讶了。
不过反应过来后,他们也感觉到了一点不对劲,为什么他们都是答应了?
不等他们多想,陆尘笙直接拍着桌案起身说道。
“说的不错,蛮夷犯我大汉子民,岂能不救?王朝建国之初若是不为保护天下百姓,那这王朝存在的意义又在何处?
承雪?”
“末将在!”
承雪出列拱手应道。
“令你率五千骑兵火速驰援燕然城,击退来敌。”
“末将领命!”
承雪应和一声,转身出门而去。
片刻之后,一道沉闷的鼓声开始响起,这是校场的集合令。
一旁新来的大臣们,在此刻都是面面相视,他们这会儿也有些发懵。
这好像和他们说想的有那么一些不一样啊。
朝廷上议论事情的时候,决定之前不都是会经过深思熟虑么?
但是这会儿也不过只是议论了一下,就直接拍案决定了。
看这个样子,这个事情似乎是从一开始就不需要商议的样子。
稍后,今天的朝会算是结束了,大臣们开始纷纷离开。
一旁的给事中有些不大清楚刚刚是怎么回事,拉住了杜如方想要问个明白。
“杜大人,刚刚这是?”
给事中有些不解,在他看来既然有事情的话,那不是应该群臣一起商议么?
刚刚好像也没有什么结果,陆尘笙就拍板定下来了。
其余人闻言,都是微微驻足想要听一个明白。
杜如方停下脚步,见着不少人在此刻都是将自己看着,当即一笑。
“你们若是多与大人相处些时日就明白了,但凡是对外作战这一点,无论是什么时候,只需要支持就好了,哪怕是你们不支持也没有用,大人是不会理会你们的。
甚至因为你们的不支持,很可能会让大人记上你们。”
“啊?这...”
众人一听这话,顿时都是一呆,大约都没有想到会是这样的一个回答。
“大人曾经也是书生,当知仁与礼,如何这般崇尚战争?”
按照对方的回答,大人那是彻头彻尾的战斗狂人了,这可是一点也不符合儒家思想。
杜如方摇了摇头,“既知大人是书生,那岂能不知仗剑书生之号?今后诸位的儒家思想却是要改改了,其余之事都可以讨论,都可有自己的意见,但对外的战争你们只需支持就可。
反正不管你们答应不答应,大人也不会改变的。”
说完,杜如方直接走了。
言尽于此,这些人实在不听的话,他也不会勉强什么。
这就好像是他说的一样,陆尘笙询问他们意见,只是意思意思一下罢了,当真要说起来,其实就是压根就不会在意他们的意见。
这是他对于陆尘笙的了解。
不过想想也都可以知道,陆尘笙乃是造反起家的,又如何会这般避讳战争?
杜如方走了,其余的大臣们都是驻足想着,彼此看了看后无奈苦笑一声。
按理来说,就今天的这个事情,他们是真的不建议出兵的,毕竟出兵有什么好处?
那个地方就是塞外,一眼看去差不多黄沙,还远离星汉城,拿下来后一点好处也没有。
而出兵之后就要面对女真族,眼下国内还不是十分的稳重,这简直不是明智的选择。
只是听着杜如方这么一说,他们也知道今后得改改了。
他们的劝谏压根就不管用,劝谏了反而容易上名单,这么一想,一群人心中也有了一点主意。
看样子,有些东西还是不能够胡乱劝谏的。
大人喜欢对外作战,只要不会伤及国本就随着大人去吧。
有了这样的决定后,大臣们纷纷离开了正堂。
他们还有很多事情要处理,这事情既然已经决定下来了,就没有必要在去多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