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肖家往事
按说老子是村支书,家里又有钱有粮,娶个儿媳妇应该是不成问题的。但就是胡传业太不成器了,没人愿意把自家女子给他。
当时肖桂英家实在是困难,饭刚能吃饱,衣裳刚能穿着不冷。肖老汉自从老婆去世后,心情苦闷,染上了酗酒的恶习。喝酒喝的疯疯癫癫的,平时吃饭连碗都拿不稳,更别说握着撅头在地里劳动了。
母亲去世一年后,肖桂英就辍学了,那时她还差半年就初中毕业了。肖桂英学习好,上个好高中甚至是上个好大学都是极有可能的。
但为了把家庭维持下去,肖桂英不得不退学。肖启文也打算退学,但被肖桂英死死阻拦住了。
肖桂英狠狠骂了肖启文一顿,说她就是卖血卖身子也要让肖启文把学上下去,骂完姐弟俩抱在一起痛哭了一场。
眼泪还没干,肖桂英就挑起了家中的重担。小到担水做饭洗衣裳,大到砍柴种地收庄稼,肖桂英俨然就是家中的女主人,就像她死去的娘一样操持着这个家。
实际上这么多年来,他肖家这一门就是肖桂英在当家。
然而肖桂英毕竟是个姑娘家,也没有经历过什么世事。虽然肖桂英在很努力的维持着这个家,肖启文也在学习之余尽量帮着做些农活,肖老汉却基本是摆设了。
只靠肖桂英一个主要劳动力来过日子,显然是不行的,故而肖家的日子一直过的恓惶。
胡承嗣在给胡传业择妻的时候,就相中了肖桂英,他认为这女子勤快,会持家,性格也厉害,能管住自己的浪荡儿子,是个不错的人选。
虽然肖家穷了一点,但那是跟胡家过日子,嫁入他们胡家还是她肖桂英的福分。肖家穷家烂舍的,肯定不敢提什么过高的要求,说不定还能少出点彩礼。
胡承嗣就把这话说给老伴胡王氏听,传业他娘听了还老不乐意,就是嫌肖家穷。但前后给儿子说了几个媒了,都没有成,老太太也是心焦的不行,也就答应了,心想肖家这下可是捡着宝了,没有不成的。
胡家如意算盘打的挺好,哪知请了媒人过去一提说,肖老汉当时就拒绝了,他也是看不上胡传业当他女婿,肖桂英更是直摇头。
看来肖老汉虽然喝酒喝的有点傻了,心里还是精明的。
媒人本来是打了包票的,但说烂了三寸舌,肖老汉就是不松口。回来跟胡家一说,胡承嗣倒是感到很意外,传业他娘更是气得跳脚骂,说懒蛤蟆不配吃天鹅肉。
之后胡家又到处说媒,还是没着落,没办法又跑到肖家来了。这次让媒人带了重礼去了肖家,许诺只要肖桂英嫁过去,彩礼随便要,要啥给啥。
骡马的腿,媒婆的嘴。条件提的好,加上媒人一顿天花乱坠,就说的肖老汉心动了。
肖老汉收下了礼,还预收了五百块钱的彩礼。现在听了有的人会笑,但那时候的五百块钱,可以算是一笔巨款了,何况还只是“订金”。
媒人高兴地回去汇报了,等着吃猪头肉,吃馃馅。
陕北的风俗,媒人说媒成了,男方家要给媒人送猪头和馃馅作为谢礼。
至于馃馅,是陕北的一种特色吃食,用枣泥做馅儿,白面做皮儿,类似于月饼,只是比月饼大。
然而,肖老汉同意这门亲事的事被肖桂英知道后,她坚决不同意,当时就把胡家送的礼全部扔到了院子里,并说要想把她嫁给胡传业,除非她死了。
说着,肖桂英就又跟肖老汉要那五百元钱,肖老汉不给,父女两为这个竟然打了起来。
当然,最后肖桂英还是要到了这五百元钱,并托人还给了胡家。
肖老汉有看法没办法,这家确实是肖桂英当着的。
胡家知道了事情的本末,也没有什么办法,都婚姻自由了,人家女方不同意总不能强抢呀。
这事就这么搁腾下来了。
一晃两年过去了,胡传业还是胡吃鬼混,也没娶上个老婆。
然而,事情却在这时候出现了转机。
这一年,肖启文参加了高考,一下子考中了省城西安的一所名牌大学。
在农村,这本来是一件很是荣耀的,值得大大宣扬的好事情,然而这却让肖家陷入了喜愁参半的境地。
喜的自不必说,愁的就是肖启文上大学的学费。
那时候哪里有什么助学贷款,农村学生的学费都是靠父母一点一点从地里扣出来的,一毛钱都要砸成八瓣儿花的。
那时农村人都说,培养个大学生要穷三代的。这话固然有些夸张,但确实是有不少家庭为了供大学生,而欠下一屁股债的。
肖启文看到家里的状况,心里就萌生了不去上大学的念头。
肖启文的这个想法,肖桂英无论知不知道,她绝对是不会赞成的。
肖桂英当时就说了,肖家世代贫农,祖上还估计都是文盲,好不容到这代出了一个能上名牌大学的子孙,那就是砸锅卖铁,也要让肖启文上大学。
实在不行,就把家里的几孔窑洞都卖了,他们父女两个搭草棚睡也不说那话!
毕竟,在农村来说,卖祖产供大学生的事也不是没有。
然而对肖家来说,这话也就是说说。别人先不说,肖启文肯定就不会同意。要是把家里的宅基地卖了供他上大学,那他肯定是不会去上的。
肖桂英为了这事急的直上火,四处求告人,虽然不至于是求告无门,但效果也是极其有限。
亲戚朋友处转了一圈,倒是借来了一点钱。有的甚至不提借字,是直接给的。
然而蛇大窟窿粗啊,这点钱对于肖启文的学费来说,就是杯水车薪,更何况还有他的生活费呢!
事情似乎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了,然而这时候却最能看出一个人的为人和决断来。
肖桂英和谁也没说,竟直接上胡承嗣家去了。
进了门,胡承嗣一家正在吃饭。肖桂英也不客气,没等人家推让,自己去拿了碗筷,就舀了一碗烩菜吃了起来。
肖桂英一边吃一边还说话:
“我肖桂英以后就是你胡家的人了,只要你们把我弟四年大学的学费出了。”
肖桂英面色平静祥和,语气舒缓自然,就像是平时跟人拉家常一样。
胡承嗣老两口听了还好,那胡传业正蹲在锅台上喝菜汤,听了这话,一口汤差点喷了出来。好不容易咽了下去,又好像吞了空气了,直打嗝。
这其实是胡传业激动成那样的。
要知道,肖桂英可是个美人胚子,十里八乡谁不知道!
当时知道家里要给他说肖桂英的媒,兴奋的胡传业一宿一宿地睡不着了觉。
后来听说肖桂英不同意,胡传业还和家里闹过几次。
这次肖桂英主动送上门来,胡传业能不激动?!
听了肖桂英的话,胡承嗣倒是很沉得住气,没说行也没说不行,只说这个事要双方父母谈,急不得。
肖家就是肖桂英做主,跟她父亲肖老汉谈其实就是跟她谈,不过是走个过场罢了。
肖桂英心里明白,也就不多说话了,静静地吃完了饭,把碗放在了锅台上。
整个过程,肖桂英都没看胡传业一眼。
胡传业他娘胡王氏还紧着让,让肖桂英再吃一碗。
其实胡王氏很不认同肖桂英的这种做法,一个姑娘家家的,随便跑到人家家里,端起碗就吃饭了?也太没家教了!
但为了儿子的婚事,她也不好破脸,心说话:
等过了门再拾掇你,还有好饭等着你哩!好饭不怕晚么!
肖桂英听胡王氏让她再吃,却摆摆手,说她吃饱了,然后便出门扬长而去。
胡承嗣看着肖桂英离去的背影,心说话:
这女子比她父亲厉害多了,不是个简单人物!就是她那小兄弟,别看还没出土,也不是个一般人!自己的儿子怕是镇不住啊……
正想着,却听见锅台上“哗啦”一声响,原来是儿子传业把碗掼在了锅台上,把个好好的瓷碗摔了个粉碎。
别看刚才胡传业静悄悄地吃着饭,那是因为肖桂英在,等人家一走,胡传业就发作了:
“大,你这是啥意思嘛!人家都送上门来了,你干啥不答应?以前上门求都求不来的!你老糊涂了?是不是想让我打一辈子光棍啊!叫老胡家绝后呀?!”
其实胡老汉何尝不想一口答应了,他只是在心里算一笔账。他不知道肖启文上四年大学的学费是多少,合适了还行,太多了他肯定也是不会答应的。
胡承嗣估计这笔钱不会是个小数目,所以就没敢当时应承,他要找个懂行的人问问。
这本来也是胡承嗣为稳妥起见的良苦用心,奈何胡传业这个糊涂蛋体会不到。
看到儿子不开窍,胡承嗣也不好明说。但他看到儿子又在那里胡搅蛮缠,又把个好好的碗摔了,胡承嗣却生气了。
这碗是当年从胡承嗣他父亲那里继承来的,东西倒不是很贵重,但却是个老物什,用了几十年了没用坏,反而被这个败家子给摔了。
胡承嗣又是心疼碗,又是急他儿子不明事理,气的也要甩碗过去打,又舍不得。
胡承嗣放下碗刚挣扎着要起来教训胡传业,喉咙却又涌上一口老痰,胸口一闷,一口气差点没上来!
这里胡王氏又揉胸又捶背,半天才把胡承嗣“抢救”过来。
胡承嗣老汉吐了一口痰后,开口就骂:
“忤逆子啊忤逆子!羞你先人呀!端起碗来吃饭,放下筷子骂娘!我没有你这号儿……”
看到父亲气得够呛,胡传业也不敢说啥了,点了一支烟又出去浪了。
后来,胡承嗣还是到镇政府找人问了一下。果然,肖启文要上的那个大学的四年学费,确实不是个小数目。
胡承嗣就亲自到肖家去谈,说他最多只能出两年的学费,多了就没有了。
但肖桂英口咬的死死的,说她只能通过这个办法给弟弟筹措学费了,不然就只能卖窑卖地了。
胡家不行她就去张家、马家、拓家、赵家……总之,不管谁要娶她,谁就要出他弟上大学的学费。
不仅要给,而且要一次性给完!
看到肖桂英不松口,胡承嗣只能松口了,他说这学费可以出,但一次性给不了四年的,可以一年一年的给。
但肖桂英不同意,讨价还价了半天,最后终于达成了协议:胡家出肖启文上四年大学的全部学费,先一次性给两年的,后两年的再一年一给。而肖桂英嫁入胡家,做胡传业的媳妇,没有任何陪嫁。
为了防止两方有人变卦,胡承嗣专门找了个可靠的保人,并立下了文书,双方也都签了字,摁了手印。
当然,这一切都是暗中进行的,他胡承嗣堂堂一村的书记,为了给儿子娶个婆姨,竟花了这么大代价,好说不好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