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压岁钱
转眼到了新年这一天,本来这一天徐德善还要起来晨跑去的,可是没有想到,自己五更起来,而两位主母起的更早,听说徐德善今天还要去跑步,死活拉着徐德善不让去,把徐德善拽到屋里,给徐德善拿出来一身从上到下的新衣服,叫徐德善换上。
徐德善拿着手里的衣服,感觉有些尴尬,因为自从徐德善开了学堂教课,起早贪黑,于是便从张氏这里搬了出去,有了自己独立的房间,而现在当着两位主母的面,叫徐德善脱光了换衣服,先打实在有些不好意思。
徐德善比较纠结,偷眼看着两位主母,张氏王氏一开始还有些奇怪,后来看徐德善的眼神不对,这才反应过来,王氏笑道“你这个小东西,刚搬出去几个月,就知道害羞了,你小时候洗澡穿衣服,还不是我们给你洗的,你身上有什么,我们还不知道吗。”
张氏王氏说着,倒是也没有再难为徐德善,把衣服给了徐德善,叫他回自己屋里去穿了,徐德善摸摸鼻子,赶紧抱着衣服跑开了,回到自己的屋里,徐德善有心不换,但是看两位主母的意思,好像自己要是不穿的话,他们两人就要下手给自己扒了的样子,徐德善还是乖乖的给换上了。
过年的衣服和平常的就是有些不太一样,平常徐德善喜欢穿着素色简单的衣服,可是到了过年的时候,再穿这样的衣服便显得不够喜庆热闹了,你看徐德善现在的这一身,大红大绿,就像年画上的童子一样,徐德善感觉穿上之后,自己都不知道该先迈哪条腿了。
再出门的时候,徐府上下已经都起来了,眼看着天还没亮,于是在徐府上下挂起来了红灯笼,过年的气氛一下子就烘托出来了 ,徐德善粗略数了一下,不禁有些咋舌,这全府上下不得要几十个灯笼,光是耗费的蜡烛也不是一笔小钱,什么时候徐府变得这么有钱了。
很快,徐德善就知道为什么今年过年全府上下都这么兴师动众,而且还乐呵呵的了,就在徐府打开了大门不久,外面就有人前来拜年了,这也正常,过年嘛,互相拜年是正常礼节,往年过年的时候来徐府拜年的人也不少,可是一开始看着来的人都是徐家的亲戚或者富平乡里的乡亲,可是这些人才有多少,他们走了之后,前来徐府的人丝毫不见减少,仔细看,都是那些学堂的学生来的,手里或多或少都还拿着些礼物,这也正常,中国人讲究三节两寿嘛,过年到老师家看看,也算是尊师重道的表现,值得提倡。
而这些人走了之后,还没有结束,以马长青为首,高阳县城里只要是有些名气的商户,士族,皆都派来了人,而再晚些时候就更了不得了,州知州刘贤判官李定两位大人也派了人来,有了这两位大人带头,州州一级的官员,也都派来了人前来拜年。
直到现在,徐德善才开始佩服两位主母之前做出的英明举动了,要不是之前准备充分,否则今天就连来的人平均每人喝碗茶水恐怕都有困难了,而来的人太多,徐才正一个人实在是招待不过来,于是徐德善想了一个主意,于是马长青自从来到这里之后就被徐德善扣在了这里,从宾客变成了迎宾,帮着徐才正打理前后,即使这样,这一天也差点让徐才正跑断了腿,累折了腰。
其实这一天最累的应该是徐德善,来到这里人都知道,为什么今年徐府能够有这么大的动静,还不是因为徐家出了一个徐德善,这小家伙,可是和安抚使贾昌朝大人对席而坐,秉烛夜谈的人物,将来以后,前途不可限量,但是徐德善什么都好,就是不喜欢麻烦,一看来的人太多,还都是奔着自己来的,在这个过年的关头,自己虽然有了些名声,可无奈最大的缺点就是年纪太小,见了谁都要装孙子,这逢人鞠躬的话,一天下来岂不是要把腰都给弄折了,于是徐德善干脆找了个机会,藏起来了,谁也找不到,就这样把一天给消磨了过去。
徐德善是藏起来了,可是来的客人见不到主角,心中哪里能够不着急,于怎么解决这个难题便落在了徐才正的身上,徐才正一边心里暗骂徐德善坑爹,一边还要给徐德善想辙搪塞,也亏的徐才正脑子快,宣称徐德善出去拜年去了,自己也不知道跑哪里去了,不定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这个借口很蹩脚,但是却很有道理,来到这里的人也都是体制内混的,哪里还不知道背后是什么意思,这是徐德善不想见自己呢啊,这要放在官场之中,绝对是大忌,要不得的,可是谁叫徐才正找了一个好理由呢,于是众人纷纷告辞,拜托徐才正转达自己家大人对徐德善的敬佩之意。
当然,客人来的人多了,家里就乱,这么多人一起来了,谁来谁没来的,也就没人记得住了,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人们早有规矩,那就是递上拜贴,这样一来主人家日后清点的时候,才能分门别类,算计谁的好坏不是。
你看大过年的,若是偌大的一个拜贴,上面就写了一个名字多难看,所以在拜贴下面,还要再写些。内容充数,写什么好呢,自然是写写礼单最好,这样才显得更有诚意些嘛,为此,徐府里专门找来了四个身强力壮的从门口往后院抬东西,偌大的一个后院,竟然被各种东西占的严严实实,没有了空隙。
这还不算什么,过年送的东西嘛,总要应景才行,要不然会被人说别有用心的,所以这些礼品大多都是米面肉等吃食,可是人家说奔着徐德善来的,徐德善才四岁而已嘛,按照中国人的习俗,见了小孩的话,过年是要给压岁钱的,虽然没有见到徐德善的面,但是该给的钱,众人可是一文都没落下,县里
,州里,甚至还有府里的红包如雪花一样堆在了桌子上,里面最少的,也是一两银子起步,两位夫人帮着徐德善总了总,光是这红包,这一天就收了不下千两银子之多。
当晚上客人走完了,徐德善钻出来的时候,看见一天时间徐府里这翻天覆地的变化,眼睛都瞪圆了,再看见已经放在他屋里小山一样的红包,徐德善可终于真正体会到大宋朝的繁荣富裕了。
之前徐德善长在徐府,就算不是富贵人家,好歹也应该算是中间阶级了吧,徐才正每月有退休金,家里还种着几十亩地,每年的日子过得悠哉悠哉,丝毫不用为温饱问题发愁,徐德善以为这样就是很好了,大宋能有这样的生产力,已经是前朝无法想象的了,但是直到今天,徐德善才知道自己错了,而且错的很彻底,自己坐井观天,低估了大宋朝的财富,什么徐府,什么中产阶级,跟今天来的这些人相比,徐府顶多也就能算是一个饿不死的贫下农差不多。
看看人家的手笔,徐德善找到了高阳县本地几个大户的红包,拿出来看了看,有六七份吧,清一色的包了二十两银子,应该是商量好的数量一起送来的,看样子要不是事前商量好,恐怕有人送来百两银子也有可能。
对比一下,想当初徐才那么敬仰范仲淹,叫徐德善去祭拜范仲淹的时候,也不过只是给了一两银子,就知道人家真正的大户有多么阔气,有多么好爽,多么拿钱不当钱了。
人有时候就是这样,手里没钱的时候,总想着自己有钱了以后会怎么样,可是当真的有钱了以后却发现自己不知道该干什么了,徐德善就是这样,在把这些银子都倒出来堆在床上守着睡了三天以后,徐德善就开始嫌弃这些银子嗝屁股了,通通交给了张氏王氏保管,然后自己则又去准备新一年的课程了。
新年开学的时间定在了正月十六,既然过了春节,那么距离春天也就不远了,这些人能够呆在学堂里的时间也就不长了,徐德善分外珍惜这一段时间,绞尽脑汁,把自己认为有用的知识都传播了出去。
又过了半个月,便几乎到了播种的时候,上学又不能当饭吃,每个人家里都还有自己的生活的,于是在徐德善的主持下,高阳学堂进行了第一期学生的结业考试,然后,大家便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去了,偌大的一个高阳学堂,剩下的都只有那些士族子弟在这里学习了。
学生少了,徐德善自然也就轻松了下来,他有了更多的时间可以呆在家里,或者看书,或者想事情,或者什么都不做,静静的坐在那里发呆,当然了,徐德善还会偶尔的和徐静一起玩耍打闹,世界好像突然之间又恢复了之前的平静,可是突然有一天,徐德善发现,原来危机,在不知不觉之中,已经来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