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一章,英国鱼塘

  相当于二百九十公斤黄金的奖金,这在整个的欧洲都引起了轰动。有关这件事情的讨论一下子就将其他任何新闻都驱逐到第二版上去了。就连《太阳报》这样的假新闻媒体,也忍不住跳出来装出一副正儿八经的样子讨论起这个问题来了。

  不过《太阳报》毕竟是《太阳报》,才讨论了两句,就不知不觉地歪楼到了有关太阳的问题上去了。话题很快就变成了:“哪一位可能中奖的英才,才是广大女性朋友最愿意与之共赴巫山的对象?”

  不过在欧洲各国,这个新闻引起的具体的情感却并不太一样,在法国,大家已经习惯性的开始为科学院叫好了。每个人都觉得,这体现了法兰西追求科学和进步的精神,而巨额的奖金,也体现了法兰西的繁荣和富饶。

  至于可能的获奖者,法国人大多都认为,医学奖肯定会给爱尔兰人卡罗尔。不过大家并不因为他不是法国人而感到有什么不满意的。反正卡罗尔的老师是法国人,而且他也是在法国才取得这样的成就的。另外,数学奖,应该还是有很高的可能会发给法国人的。当然,那个叫做高斯的莱茵联盟的小伙子的呼声也很高,考虑到他更年轻,当然看起来也更帅气,所以在法国还是有不少的姑娘更愿意支持他。

  至于莱茵联盟那边,大家的注意力都放到了高斯的身上,大家都在猜测他们这位小老乡会不会得奖,不过考虑到这个奖毕竟是法国人发的,大家觉得,法国人得奖的机会应该还是要更大一点。

  “不过不要紧,反正高斯还年轻,而且考虑到法国人一向表现得还是很公平的,嗯就算这次得不到,两年之后也还有机会,就算两年之后……四年之后也该轮到他了。”很多关心这个事情的北德意志人都这样想着。

  但是英国人那边,在看到这个新闻之后,情况就不太一样了。他们先是觉得新奇和兴奋,但很快他们就发现了一个令人尴尬的现象。在这次评选中,似乎竟然没有英国人什么事。

  医学倒也罢了,英国的医学,从传统上来说。虽然不算落后,但也没先进到哪里去。事实上,在那个伟大的突破出现之前,全欧洲的医生,基本上都是蒙古屠夫。所以这个拿不到,那也没啥。反正,没看到这个评选当中,到现在为止,大家提名出来的候选人还就只有卡罗尔医生一个人。所以这个奖项和英国没关系,这个真的不寒碜。

  但是数学这个奖项可就不一样了。想当初,牛顿爵爷还在的时候,爵爷一个人,就压住了整个的欧洲大陆。(当然,爵爷的手段多少有点那个什么)甚至,牛顿爵爷最重要,最伟大的作品是什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呀!如今英国的数学家竟然连入围都做不到了,这就真的是很tm的寒碜了。

  当然,明年还有物理和化学的评奖,但是,英国人盘算了一下,除非牛顿爵士复活,否则,物理奖真是一点悬念都没有,推动了电气化时代到来的约瑟夫只要参加,那这个奖就肯定是他的;至于化学,如果拉瓦锡先生参加,嗯,那也是一点悬念都没有。而英国呢,还是只有看的份,甚至都没有底气说,这个评奖太偏袒法国人。这真是寒碜,真tm的寒碜!于是在一些报纸上,立刻就出现了这样的灵魂拷问:

  “这个国家怎么了?为什么我们在短短的时间之内,就从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沦落至此?只一定是……”

  这当然不是体制问题。在这一点上,英国的媒体是相当的自觉的。无论是托利党,还是辉格党,还是新托利党,都很清楚,无论怎么斗,都不能真的把这个台子斗垮了。不能吃饭砸锅,所以在这一点上,他们还是非常有底线的,这底线就是:联合王国的体制是世界上最完美的,乃是历史的终结,是终极的真理,绝不允许怀疑。

  既然体制没有问题,那就只能是体质的问题了,说得更明白一些,就是——这一届的人民不行,居然一个数学天才都没有出!

  于是各家报纸自然就痛斥英国的年轻一代,说他们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你看看人家高斯,再看看你们,你们不脸红吗?然后这些报纸进一步指出,他们再不好好悔改,再不努力学习,马上就要被法国的后浪拍死在沙滩上了知道不?

  英国的大学生们自然是不服气的,他们觉得,自己其实也是很认真的,而且你拿谁比不好,你拿高斯这种变态来比!这家伙在去巴黎大学之前,就已经很牛很牛了好不好?再说了,高斯的老师是谁?约瑟夫·波拿巴!再看看咱们这里的老师,哪一个赶得上他的?

  对了,你们看过《柳叶刀》上的那篇划时代的论文的前言部分没有?啊,你们肯定没看过。在英国,做记者的普遍没文化,哪里会去看这样的东西?嗯,卡罗尔医生在那里承认了,整个构想和研究方向都是波拿巴院长提出来的。说把高斯的那个位置换成我,那我也行,这话我们不敢说;但要说把卡罗尔的那个位置换成我们,那我们还真敢说,我上我也行!可是英国有这样的好老师吗?波拿巴院长将这样的荣誉都让给了自己的学生,换了在英国,就算有了这样的一篇论文,说不定,卡罗尔的名字也会被丢到不知道什么地方去了。所以,完全是你们这些前浪不行呀!

  既然大学生们认定,英国在科学上落后了,主要是因为前浪不行,那么最好的,最合乎逻辑的事情当然是干脆去法国求学好了。医学就不说了,自从“《柳叶刀》论文事件”之后,学医的人,不到法国去学习一下,都没有病人敢让他们看病了。而如今,在细细的一讨论之后,大家发现,不仅仅是医学,就连数学和其他自然科学,也已经没法在英国学了。

  “如今在英国,也就能学学‘莎士比亚’和‘弥尔顿’了。至于自然科学,完全就没法学了呀!”

  随着英国的大学生们对英国大学的水平的质疑,法国人的报纸也立刻加入了进来。他们向有意去法国留学的英国学生们介绍起了法国各个学校的情况。在介绍这些学校的情况的时候,法国人的报纸拿出了一个非常有说服力的排名,那就是基于各个学校在法兰西科学院的官方期刊《自然》上面的论文,以及论文被引用的数量,按照一定规则计算出来的一个排名。这个排名相当的细致,既有各个学校整体的排名,也有各个学校单个学科的排名。对于想到法国留学的学生来说,这个排名实在是太好用了。

  “咱们英国怎么就没有这个排名呢?”很多英国学生都忍不住问出了这么个问题。

  这个问题自然又带出了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如果英国的大学也参加这个排名,那么它们能排到什么位置?还真有好事者按照这个模式算了算,因为最近一两年,英国的不少学着,在完成了论文之后,也是更愿意优先投稿给《自然》的,因为法国人虽然在审核的时候很挑剔,但是给起钱来却相当大方。

  最后计算出来的结果却不太让人满意,剑桥居然都要排到法国的某个高等师范学校后面去了。这真是……当然,这不能完全说明问题,因为毕竟英国人不像法国人,什么论文都往《自然》投。所以牛剑的水平应该还是比什么高等师范要强的,大概,可能,应该和巴黎大学差不多少吧。嗯……最多就差一点点,真的,就差那么一点点。

  然而虽然有这样的强行解释,但是大批的英国青年前往法国留学,却成了潮流,而这,还顺带着带来了另一个抱怨,那就是:英国的客船太没良心了,又贵又不舒服!完全没法和欧洲的比!“航海条例”把那些船东都养成懒虫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