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千古奇功 第三百八十四章 沾了安福系国会的光

  爱国,不单单只有操刀而上牺牲自己警醒国人这样的行为,还有徐徐图进忍辱负重翻云覆雨。于东北边防军统帅的王茂如而言,他绝不做那热血青年操刀而上了。匹夫一怒血溅三尺,但君王一怒血流百里,他若是轻举妄动,受影响的并非自己,东北两千多万百姓也会跟着受累。

  议员以及嘉宾众人们笑过起来,王茂如又朗声说道:“今天受邀在国会演讲,鄙人心存忐忑,诚惶诚恐,因为我知道,站在这里的每一句话我都要负责,因此生怕说错一言半语。但是,就像这个古老而沉重的国家一样,下面的诸位精英们已经把拉动这个国家复兴的纤绳拴在肩上,为之贡献毕生,小子我岂敢落后。前辈们,你们为中华文明古国的复兴之精神,让我敬佩,晚辈在此向诸位前辈敬礼!”便敬了一个军礼,面向四周,一时间闪光灯大作,听的下面政府人员和参议员们心生感慨,这王茂如别的不说,上来先是拍了诸位一个马屁,倒还真是会做人。

  王茂如又道:“赴欧参战一早开始决定,我也积极筹划准备出兵,从三年之前便着手准备,可是世事无常,如今终于率兵赴欧,晚辈倍感荣幸和沉重。荣幸的是,此举开创中国远征军之历史,也开创了民**人御敌于国门之外先例。♀总裁,偷你一个宝宝”王茂如见他身材中等,一袭灰色长衫,手持文明棍,怀揣金表,堪堪一副民国绅士风度,变拱手道:“请问前辈是……”

  “刘恩格,字鲤门,奉天辽阳人,奉天省议员。”这人说道。

  一直陪同在王茂如身边的交涉使张奎安笑道:“现在没有奉天,只有辽宁。”

  刘恩格忙说道:“是,是,是,辽宁省辽阳人。”

  等刘恩格走后,王茂如问张奎安这人是什么人,张奎安笑道:“这人如今是安福系大将,原来是民党的议员,后来民党失势投奔了张作霖,做了原奉天的议员,现在张作霖战败偏于一隅他又投奔了皖系,给段祺瑞摇旗呐喊,上蹿下跳的颇为卖力。”

  “那他刚刚说话是什么意思?”王茂如问。

  张奎安笑道:“这人就是墙头草随风倒,他这是试探您。要是您有意思他肯定又投靠于您了。这人就是三姓家奴,谁强大了投靠于谁。”随即王茂如等人笑了起来,张奎安又笑道:“这人人品虽然不好,但是却能联络别人,在国会议员之中颇有关系,秀帅或可利用。”

  王茂如笑起来,拍拍他的肩膀,道:“你帮我搞定他,我也需要一些议员在某些时候的支持。”

  张奎安道:“您是袭成自袁大总统衣钵,职下分析旧交通系的议员们都会支持您,这一点无需担心。而且在您来之前,进步党党首梁启超通过总统府外交事务委员会主任林长民自荐,想要拜访于您。”

  “进步党?”王茂如停住脚步,很惊讶地说:“他们找我?说起来这个梁启超颇有人望啊。只是我只在京三天,恐怕是没时间吧。季秀(张毅伟字),行程安排上有没有时间?”

  秘书长张毅伟说道:“等一下拜见过大总统,将会与大总统进行交流,晚上举办宴会。明天上午于参战处进行谋划模拟以及交流,估计要到下午。晚上是段祺瑞的生日宴会,您必须参加。后天您上午要进行演讲,下午要进行授勋仪式,后天晚上有时间,只是不知道这几天能决绝多少人邀请。”

  王茂如点点头,道:“这样,后天晚上所有邀请一律拒绝。”又对张奎安说:“定国,替我答复林长民,后天晚上我想见一见梁启超梁先生,我私人宴请他们。”

  “其实倒是林长民私人宴酒邀请您。”张奎安道。

  王茂如问:“何原因?”

  张奎安道:“林长民之女林徽因小姐十三岁生日,他邀请您在六国饭店吃顿便饭。”

  王茂如点点头,心中一动,居然是林徽因,这可是民国奇女子啊,没想到她是林长民的女儿,便道:“替我准备一下生日礼物吧。”

  王茂如不是没有见过冯国璋,在袁世凯当政的时候,他曾有幸见过北洋一等上将冯国璋,只是当时远远地看着,没有与之交谈,反倒不像与段祺瑞交涉深一些。看面相他的确是像后世的某个相声演员,只是此时更加苍老一些,更加威严一些。冯国璋倒是没有与他交谈过甚,聊了一下东北的政局,并且对王茂如在东北大力发展基础教育和提升妇女地位做了表扬,同时他又表达了对日本和俄国的担忧,日本对于中国方面一直心存不轨,而俄国的动乱导致了大量难民和战事滋扰中国。

  王茂如一一禀报,并且详细解答,两个人聊了许久,便像一个老师在提问学生一样。与冯国璋详细交往之后,才觉得这人给人一种长者之风,态度和煦,对人极为真诚。冯国璋之所以能够拥有庞大的直系,也和他的人格魅力有关。尽管两人曾有争执(冯国璋反对袁世凯称帝,王茂如欲带兵平叛),但当时也只是政治需要。

  不知不觉,日落西山,冯国璋秘书官廖志鹏敲门走进,说道:“大总统,尚武将军,即将到宴会时间,我们去六国饭店吧,车辆已经准备好了。”

  冯国璋笑道:“秀盛,我们走吧。”

  “总统阁下请。”王茂如鞠身道。

  王茂如走在冯国璋身后,出了总统府,乘坐汽车车队抵达北京六国饭店。此时的六国饭店早已经灯火通明,金碧辉煌,而得之民国政府派兵赴欧参战,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大使们也积极地参与宴会,携带家属友人参加。()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