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八章 大婚!
一下子,玉儿的俏脸就是通红了起来,就连脖子都红了,至于付麟跟她说了些什么。
自然就只有付麟两个人知道了,而付麟如此的一弄,就让玉儿即害羞又期待,留下也不是离开也不是,但是,女儿家的心思,谁又能够明白呢。
还没等付麟说点什么,来打破尴尬的时候,就见玉儿,垫脚抱住了付麟,就在付麟的脸上亲了一口。
接着,玉儿就头也不回的离开了付麟的寝宫,等玉儿也离开之后,付麟这才唉声叹气的说道:“哎,脸皮真薄,不过我喜欢!”
王妃和玉儿都离开了,付麟也没有什么,反正他这段时间,都在全力的修炼呢,哪里有时间,去理会这些男女之情。
于是,付麟在接下来的这段时间里,仍然是全力沉浸在了修炼之中。
付麟的修为依然还是三流武者,但是,付麟的功法和武技,都已经十分的纯属了。
付麟并且,还适应了,用内力吹动古武术,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让古武术的威力更加的强大了。
在付麟的手里,什么形意拳、太极拳和八极拳的威力,则是威猛异常。
而突然出现在付麟脑海之中的戟法,付麟也是练的十分纯属了,现在他欠缺的,只是在战场上适应这些武技,还有把内功和武技都结合的更加熟悉,从而增强付麟的武力。
扬州是华夏的一个州,从上古时期,就有扬州的存在,而有确切记载,是从春秋战国开始。
在东汉末年,三国乱世的时期,扬州是江东孙权的底盘,而在大隋朝的天下,扬州是杨林的封地。
但是,这里面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扬州,因为他的富足,也是让杨广他非常喜欢,他经常来到扬州游玩,杨广爱去的地方,那也就是扬州的治所江都。
本来江都城是杨林的老巢,在那里有杨林的王宫,可是,杨广经常就溜达到了扬州,最后杨林一想就把江都的王宫,献给了隋炀帝杨广。
并且,杨林出钱出力,把自己的王宫修建成了,富丽堂皇的皇宫!
那么,杨林把自己的王宫,改建成了皇宫,送给了杨广,而杨林他自然不能再住在这里了。
所以,杨林就把自己的王宫和靠山王的属官和部将,都搬到了丹阳城。
而丹阳城是隋朝的城池,他在三国时期,是建康这个做城池,而现在的江都,就是建康的新城。
他们在后世有一个响亮的名字,那就叫南京!
我们今天不是研究,什么南不南京的,也不是说那个是新城那个是老城的。
付麟他现在所在的地方,就是丹阳,丹阳称城也是扬州的重镇,是扬州的第二大城池,是扬州的经济中心。
这里有南来北往的商人,在此交易,也促进了丹阳的经济发展。
十天后,整个丹阳城都是一副喜气的景象,因为,今天,是靠山王杨林,嫁女儿的日子,也是靠山王世子大婚的日子。
这没有什么,说白了,就是靠山王杨林的义子,迎娶他靠山王亲女儿的日子。
不说了,越说越绕嘴,而付麟的婚事,早在半年前,就有专人开始准备。
王爷的世子大婚,自然要有一定的气派,什么纳彩、纳吉等等规矩礼法,都是数不胜数!
婚姻六礼,那是华夏传统嫁娶的礼仪。为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这些礼法都是起源于周代。
纳采:男家请媒人向女方提亲。
问名:女方答应议婚后男方请媒人问女子名字、生辰等,并卜于祖庙以定凶吉。
纳吉:卜得吉兆后即与女方订婚。
纳征:又称纳币,男方送聘礼到女方家。
请期:男方携礼至女方家商定婚期。
迎亲:婚期之日男方迎娶女子至家。
这些礼法和规矩,自然从半年前就开始进行了,只不过,有人去办,不用付麟他亲自操心。
只不过,有需要付麟他的地方,有人只会找他,婚礼的当天,付麟就被婢女月儿早早的叫醒了。
一群婢女老妈子,都是房里房外,忙前忙后的处理付麟的婚事,有的给付麟更衣,有的则是,拿着各种东西,给付麟送来,有的则是,告诉付麟他在婚礼上应该怎么做。
付麟真想说,有必要这样吗,不就是结个婚吗,但是,付麟还是忍住了。
我们长话短说,从早上开始,付麟就没有闲着,好不容易,忙活完了各种礼仪之后,就是接亲了。
好在,不管是付麟还是杨玉儿,他们都是住在靠山王的王府,所以,就算是接亲,也只是把玉儿接上,在城里的街道上,转悠了一圈,就回到了王府。
接下来,自然就是婚礼当天的礼仪,什么拜天地,答谢宾朋,把新娘子送入洞房。
当然了,这里面玉儿虽然也是十分的辛苦,但是,需要她的地方,基本就完了,剩下的就是在洞房做账,这是十分乏味的事情。
但是,封建年代的女子,还必须要这么做,否则,就是对新郎和两家长辈的不敬。
而付麟则是在王府的大堂,招待宾朋,说实在的,现在付麟他还没有什么势力。
一切构架,还都是杨林的,什么兵马,部将和谋士,都是杨林手下的。
而今天是付麟大婚,所以,作为靠山王这个义父和岳父来说,他自然是非到不可。
不过,有一点让付麟他十分的怀疑,那就是靠山王杨林到底在忙着什么,因为,等需要杨林的事情做完了,他就跟王妃还有付麟交代一声,又是披挂整齐的离开了王府。
而付麟的婚礼,也算是成功了一大半,等到华灯初上,夜幕降临之后,王府的宾朋也都是各自散去了。
当然了,闹洞房的这件事情,也是取消了,这是付麟的强烈要求,既然世子都这么说了,他们谁又敢反对呢?
而付麟在婚礼的现场上面,见到了杨林手下的十二太保:大太保罗方,
二太保薛亮
三太保李万,
四太保李祥,
五太保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