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三十三节 出兵方向
苏联人的要求,其实已经到了不答应不行的地步了,苏联人力资源的枯竭现在是个严重影响到对德战争大局的问题,如果苏联人不顶杠了,对德战争中的主力势必会落到中国的头上,这不是什么推托就能推的掉的,除非德国的领导人突然明智了起来,希特勒肯在中国边境悬崖勒马,然后大家友好相处,建立战略合作伙伴什么的。
但这可能吗?那么做了,希特勒还是希特勒吗,他不就变成张伯伦什么的了吗?
即便存在这种可能xìng,但是没人敢冒这个险,所以苏联还是得保住的,这不关于民族情绪之类的因素,一切都是冷冰冰的政治算计。要保住苏联,就得保证他们的人力,而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几百万俄罗斯籍居民,就必须送到苏联去。这不仅仅是苏联人的意思,美英也觉得十分有必要。当然对中国是利弊参半,好的一面是,那个地方将完全归于中国掌控,以后的民族问题基本上不用考虑了,弊的一方面是,中国恐怕必须下大力气,才能补充几百万俄罗斯人离开后的空当,让这块地方不至于变成荒漠。而当初为了开发这里,沙皇到苏联,用了上百年时间。
中国得短时间内就完成,俄罗斯人上百年时间经营,造成的空当。这个,很难。
但是有句话说得好,只要中国人想做的,就没有做不成的。君不见两千多年前,中国人就能修万里长城了。一千多年前就修建了京杭大运河了,这两个工程,直到现在也没人超越,而且以后被超越的可能xìng也不大。
一面跟苏联人提条件。要求很简单,要他们必须签署书面的文件,承诺十年内,不会对盘踞在乌拉尔山以西的俄罗斯帝国采取军事行动,同时也要俄罗斯帝国保证,不会对苏联采取不友好的行动。当然这显然是对俄罗斯帝国有利的,实际上他们那里有什么能力对苏联动武呢。这个要求的背后,明显是塞北要保护复辟的俄罗斯帝国。而这个期限是十年。如果十年后,他们还没有自保的能力,也就没有支持下去的必要了。
苏联人此时此刻的心思,也已经不在对付这个叛逆身上了。只要这个叛逆不给他们搞事,让他们安心的对付德国,不至于被灭,那比什么都强。当年列宁还能答应割让大部分苏联富饶领土给德国呢,更何况现在这种情况下。不过是承诺十年内不对俄罗斯帝国动武而已。苏联领导心里清楚,即便这次打败了德国人,那么战后不经过长时间的修养,恐怕他们也经不起太大的折腾了。
这个要求对双方来说。可是说都是有利的,都是可以接受的。塞北提这个要求倒也不是强人所难。只是让苏联在面子上有些不好看而已,因为他们一直都不肯承认这个所谓的俄罗斯帝国。当然也不能承认了,承认了之后,自己算什么,岂不是非法的了。为此在谈判中,塞北还答应了苏联,他们不用直接跟俄罗斯帝国签订什么协议,而是对塞北进行承诺就好了,跟塞北的协议内容中写明,苏联人承诺把军事力量用于对德,塞北保证苏联东部的安全,任何苏联东部的侵略,都将受到塞北的坚决打击,期限是十年。显然这样写,很照顾苏联面子了。
塞北之所以如此迁就苏联人,也是因为实在是离不开苏联的样子,其实此时形势的发展,已经容不下,塞北在拿俄罗斯籍人口问题跟苏联僵持不下了。德国人已经进入中亚,占领了许多重要城市,切断了国际上通过中亚到xīn jiāng的通道。
于是,协议达成了。
塞北开始了动员,疯狂的动员,动员塞北居民到远东,到西伯利亚定居,动员塞北的工人到哪里的工厂中行动。
动员不仅仅局限于塞北地区,还包括河南河北、山东山西、东北三省等塞北军控制区,另外通过报纸还扩散到整个中国。
全国的报纸都在疯狂的报道着:
“塞北zhèng fǔ承诺,担负前往的路费,保证基本的生活供给。”
“塞北zhèng fǔ承诺,愿意到西伯利亚进行农业的个人,没人将分到五十亩的熟田,达到三口之家的家庭,举家搬迁的还将额外分配一百亩土地,并分配耕牛两头。”
“塞北某企业招聘,有机械技能的技术工人,在西伯利亚地区工作的,可以免费提供住房一套,五年后产权无偿转让。另,招聘初中毕业学生,工资待遇从优,提供七十平米住房一套,十年后转让产权。”
“塞北zhèng fǔ将无偿赠与远东地区十三座大型农场,接收者必须保证耕作十年以上,时限不到将收归zhèng fǔ。”
“塞北zhèng fǔ无偿赠与远东地区大型航空工厂三家,接手者必须保证工厂能够正常运行,**负担运行费用,自行招募工人,保证运作该工厂五年以上,时限未到而停工者,塞北zhèng fǔ有权回收。”
“塞北zhèng fǔ欢迎企业界朋友到西伯利亚、远东地区投资,税收优惠,免税十年。无偿提供土地,十年后产权无偿转让给企业。”
??
各种优惠,各种承诺,在报纸上疯狂的转载,有的报纸是出于对新闻的执着,有些大报甚至还向塞北zhèng fǔ收费,把这当做广告来做了。
效果是惊人的,虽然对塞北地区的百姓来说,到更北方去的诱惑不是很大,他们现在有稳定的生活环境,不太愿意折腾。但是对中国其他地区的老百姓来说,还是颇有诱惑力的。不但对老百姓,对那些有钱人的诱惑力也不小。
蒋价石光复了自己的地盘后,zhōng yāng军势力范围内始终没有安定下来。物价飞启,投机倒把盛行,百姓苦不堪言,甚至有的报纸上甚至打出了。还不如rì治时代,这真是让zhōng yāngzhèng fǔ蒙羞。可是降价谁却没办法,起码他自己认为没办法,他想打击投机分子,可倒头来发现,真正的大投机者,无不是关系通天的。跟四大家族有关系的,跟高级将领有关系的。甚至还发现跟他夫人有关系的。如果通通打到,那他的统治基础也要散了。此时蒋价石才发现,原来他的zhèng fǔ已经烂透了,可是还得维系。那是他的根本,是他权力的基础,不能动的。
所以塞北的优惠政策一出,大量的在国统区混不下去的商人、企业家、金融家,都生出了心思。但是打听政策的多。付诸行动的少,毕竟他们都是有家有业的人,不像普通老百姓,说走拖家带口。拎几个包袱就出发了。
于是一时间,真正踊跃到西伯利亚、远东地区的。大多是些一贫如洗的贫民。他们在自己的家乡也没有什么资产,经过rì本人和zhōng yāng军的双重洗劫后。基本上家徒四壁,甚至有的人干脆无家可归了。于是他们怀揣着梦想北上了,开始是小股小股,都是那些最惨的,在战争中家破人亡孤家寡人的百姓,接着开始扩散,甚至有不少小家族,在战争中饱经摧残,战后又被没收了家业,他们举家,甚至举宗族北上。对这些祖宗塞北更是重视,给他们分配的都是成片的苏联公共农场,连农场里的机械也交给了他们。因为塞北认为,这些人一旦安居下来,他们是不会轻易离开的,他们将构成西伯利亚、远东地区稳固的定居民,同时也是塞北北疆最坚定的守护者。
可是尽管总人数不少,可是据缺口仍然很大的,塞北zhèng fǔ认为,要维持那些地区,俄罗斯人走后留下的缺口,至少需要五百万中国人填补,可是计算下来,招募的和有可能招募到的,只有一百来万人。战后大多数老百姓,尽管生活无着,但是还是想在家乡安居,哪怕苦点,在他们看来,反正战争已经结束了,未来是美好的,总会好起来的。
没有足够的人口,意味着远东地区、西伯利亚的农业势必要萎缩。
无奈之下,塞北开始给与居民更多的优待,同时鼓励他们从事大规模的现代农业作业,贷款给他们购买拖拉机、收割机等机械设备,同时也期望用这样的优惠在吸引一批人。
相对于农业的捉襟见肘,工业的情况稍微好点。
定居的农民不好招募,可是流动的工人就容易多了。毕竟他们无牵无拌,不想干了随时可以走。更重要的是,这里的工资颇高,即使是刚从学校里出来的毕业生,也比在南方一个技术工人的工资高。这对那些青年的吸引力尤其大,他们才是真正的无产者呢。但是总量上,招募的工人人数还是偏少,跟需要的两百万人差距至少一半。
在塞北疯狂移民的同时,那些俄罗斯人的血泪才刚刚开始。苏联人派来了大量戴眼镜的官员,来做政治工作,鼓动、激励他们回归伟大的苏联的怀抱,后面又有塞北zhèng fǔ的通知,限期俄罗斯籍百姓离境。尽管一拉一压下,俄罗斯人无奈的只能坐上西去的火车。可是从各种情况来看,他们是不愿意的。火车站上愁云惨淡,哭哭啼啼的声音不绝于耳,让人听了伤心,见了落泪。在塞北整府统治这短暂的时间,这里的俄罗斯百姓,算是体会到了,什么叫做zì yóu。他们不用每天固定的被组织起来劳作,像机器,或者说像牲口一样生活。不用每天必须激昂的喊各种口号,不用表现的很狂热,不用说假话,不用违心的活着。可是现在这一切都结束了,他们必须回到苏联,就想当年他们必须来到这里一样,然后走向战场,为了苏联奉献自己已经为苏联奉献了大半辈子的残余生命。
当然也有积极者,他们恨不能立刻拿起枪保卫伟大的苏联,这部分以十四岁一下的年轻人居多。也有不少过去一贫如洗的贫民,他们在苏联建立的过程中,得到的好处最多。过去他们像是奴隶一样在资本家的工厂里劳作,到头来却养活不了幼小的孩子。是苏联的建立让他们可以活下去了。对苏联的感情,无疑他们是十分深厚的,他们不忍心看到苏联的灭亡。任何一个朝代的更迭,总是有大多数的拥趸的。否则他是建立不起来的。所以还是有为数不少的人是自愿离开的,另一半不自愿的也没办法,在一个从来没有任何mín zhǔ的国家里,他们早都习惯了被强权左右,在强权下他们习惯了顺从。
塞北把主要jīng力放到了迁移居民上,这让英美着急不已。
对中国人的出兵问题,英美一向是很积极的,因为他们始终觉得中国人的态度始终不是很积极。随时有反悔的可能。于是在塞北一面移民的时候,他们不听的催促。甚至主动答应,帮忙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让塞北的移民工作进行的顺利一些。比如美军就派出了他们的运输舰队,从南方运输移民到海参崴下船。还打着人道主义的旗号,送来了大量的物资,帐篷、粮食、药品等,又派出医务人员。打着红sè的十字旗在移民中活动,说是义务医疗,可是这些家伙却从不放过鼓动对德出兵的宣传。
其实他们倒是瞎担心了,对德出兵。可能蒋价石有犹豫,可是赵书礼是绝对不会犹豫的。打败了德国意味着。中国将在德rì两条反法西斯主要战线上,承担起来决定xìng的任务。中国将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最大的主力。这样的中国,在战后要求一些利益,是不是就合情合理了,是不是就没有借口阻止了,是不是就震慑万邦,不敢敌对了。毫无疑问到了那时候,中国的国际地位将如rì中天,加上庞大的势力,这世界将进入两极时代,一极是美国,另一极就是中国。
这是赵书礼为之奋斗了几十年的梦想,加上前世幻想的几十年,加起来有五六十年了。
只是时间还没有到,越好的是,结束对rì作战三个月,现在还不到九月,而rì本投降是在六月十三rì。
只是这期间,塞北一直拒绝跟英美直接关于出兵问题对话,就是赵书礼刻意拿捏了。他很享受英美两国的着急,享受他们有求于人时候的孙子样,享受他们把中国捧上极高的位子,享受他们戴的高帽子。尽管赵书礼明白,这两国是个什么德行,他们捧你的时候绝对不会安好心,就像后世那样,说中国威胁目的是为了自己扩充军力,不想中国买武器,就说中国的武器都是渣滓。既然一个国家的武器都是渣滓,那何谈威胁之说呢。
现在英美的奉承,显然也没安好心,尽管他们在报纸上整天叫嚣,只要中国出兵,三个月内打败德国不是空话,只要中国出兵,联军将有能力在四个地方同时登陆,等等言论,无非是忽悠中国人,你们很强,打吧,一打就赢,没有难度。赵书礼不是傻子,打德国没有难度,凭什么苏联人到了这样的凄惨地步,战斗民族俄罗斯可不是吹出来的,西方国家过去最惧怕的不是德意志,而是俄罗斯,称他们的士兵为黄sè牲口。打德国没有难度,那为什么美英两国早早不打呢,非要等中国,英国人不是号称rì不落吗,美国人不是说自己是创造奇迹的民族,美国什么都是最优秀的吗。
说一千道一万,打还是要打的,但是怎么打,从哪里打这个很讲究。
终于在英美的反复交涉下,赵书礼跟他们会谈了,当然不是赵书礼本人跟他们谈,除非丘吉尔和罗斯福,不,现在是杜鲁门了,亲自到中国来。
现在英美两国算是看透了蒋价石zhōng yāng的嘴脸,在英美看来,蒋价石这个人,只要援助,却不具体行动,完全是想谋大事却惜身,太没有魄力了。当然只是他们这么看,蒋价石看来自己是在玩权谋,用最小的付出,换取最大的收益而已。
英美始终明白,要中国出兵,只能指望那个过去他们认为,好事、无断、不按规矩出牌的坏小子赵书礼了。
可谈判进行的却不顺利,英美希望塞北立刻马上从东线,跟苏军一道开始向德军反攻。但是塞北方认为,大规模从东线反攻的时机还不成苏,塞北希望塞北军出兵的方向,应该是跟英美一道从意大利登陆。
英美希望塞北军承担陆战的主要责任,但是塞北希望,跟上次对rì总攻一样,三国同时集中自己最大的力量,不遗余力的发动反攻。上次那个昙花一现的合作,确实有种桃园三结义的味道,大家都不保留。可是英美怕了,上次为了那次猛攻,在太平洋上,美军不计伤亡的求速度,损失几十万士兵,已经让国内批评不断了,他们实在是不想跟德国人这么干。
英国人更是如此,他们倒是不在乎牺牲些殖民地军队,可是那牺牲成本太高了,物资是美国给的,可是效率低下到了,让美国人想撞墙的地步。他们可再也不想,一头把物资运进英军军营,转头那批物资就出现在了黑市。
还是得看中国,得看塞北军。
时间已经到了九月,塞北军已经结束了休整,可是仍然拒绝立刻发动大规模的对德正面战争。塞北的底线是,跟英美同时出兵,如果要发动正面对德战争,必须英美已经开辟了新的战场,塞北军愿意跟他们并肩作战。并且承诺,出兵数量,可以跟英美联军等同。
不管英美同意不同意,塞北军一百万军队,开始从青岛,大连,天津等地上船。船是美国提供的一批运输舰,护航的主力是挂上了中国国旗的rì本海军,当然舰上有大批的中国新招募的海军士兵和一些老军官。
中国人出海了,目标是地中海,战斗的对象是意大利。(未完待续。。)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