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四十七节 日军的计划
说rì本战局不利是言过其词,毕竟战争才开始,战斗力没有爆发出来很正常。&&
这是一次全面战争,也是一场持久战,好的开始自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能跑完全程。
rì本在国内已经进行了总动员,rì本有17个常备师团,十余个dú lì旅团和骑兵旅团,加守备部队一共60万人,而经过训练的预备役则由3万余人。经过动员,他们的兵力将近150万人,在rì本高层看来,显然不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扩军了,光是这些军队就足够把中国灭亡了。他们对外宣传中,虽然也不把中rì之间的战争称为战争,而叫做冲突,他们对动员军队的解释是要教训中国整府。可是对内的宣传完全不同,军部已经叫嚣三个月灭亡中国了。
当然这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言已经被打破了,现在已经到了十一月了,从七七事变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四个多月了,可是rì军不但没有灭亡中国,甚至在总体战局可以说是互有胜负。尤其是在东北战局他们极为不利,只能被迫采取防守。
这样的情况是rì军始料未及的,他们没有料到塞北军的进军速度如此神速,而且作战似乎颇没有章法,根本不按规矩出牌。仗着他们坦克的优势,狂飙急进,当他们的坦克军团抵达郑家屯的时候,rì军在洮南的阵地甚至还没有完全被塞北军攻占,这让rì军实在是看不明白这是一种什么战法。在疯狂的他们看来都疯狂无比,可这就是闪电战的jīng髓,讲究的速度带来的冲击力,一旦慢了下来也就是失败的时候了。
面对东北的不利局面。rì军不是不想改变,可是他们有更重要的作战部署。
——————————————————————
宋哲元这个冯玉祥的老部下,西北军的悍将、元老,现在则是老西北军的唯一代表了杨虎城那是新西北军。而经过忍辱寄人篱下苦苦经营,西北军终于又有了一块地盘,还是河běi jīng津这样的比较富庶的地盘。但是他的rì子并不好过,běi jīng现在叫做北平,虽然失去了首都的地位。但是这里并不太平,rì本人三天两头的找茬,他却不敢搭理。
宋哲元现在的军队组成多数人都是河北本地人,加一些山东和河南的士兵。但是大家都认为他是西北军,并不完全是因为宋哲元是老西北军将领,而是这只军队继承了西北军的xìng格,那就是顽强刚硬。试想这样军队的军人,怎么可能容忍一而再再而三的欺辱呢。可是面对rì本人的挑衅。他宋哲元只能忍,且不说他不敢不敢打,想不想打,就说他打的结果。第一是rì本人自然不肯放过他跟他来个死磕,损失惨重是必然的结果。第二蒋价石恐怕也不会放过他,挑起事端这样的罪名压下来。西北军真的要在他手里结束了。
况且宋哲元还真的是不想打,打仗他倒是不怕,打了这么多年了,早习惯了。但是把西北军打没了可就是千古罪人了,心存保存实力心思的在这个时期的中**阀中不乏其人,因为没了兵就没了权没了权也就没了势没了钱。!。在这乱世里,没兵就没有荣华富贵。因此即便是淞沪会战一结束,中rì间的大战不可避免的时候,在不用担心蒋价石会处罚他跟rì本人冲突的宋哲元依然不是很想打仗。但是这时候蒋价石一反常态,开始严厉的电令他,向rì军采取果断的攻势。在宋哲元理解,这即便不是蒋价石想借rì军之手排除异己,那也是要让他西北军吸引rì军兵力,替他蒋价石分担一些压力。
可要说这主动进攻rì军,宋哲元以前还真的没有想过,他的想象力还达不到这种程度,即便是有这个想象力,那么主动打rì本人这也是一句很好笑的玩笑。但是现在却是一个事实了,各方势力,不提现在急了的蒋价石,和自己名义的级张学良,塞北军这个中国第二大势力也是支持自己对平津rì军发动攻击的。不用说蒋价石、张学良和赵礼给他的外部压力是很大的,因为这三个人出面,换成谁压力都会大。
此时rì军在天津驻扎重兵,在běi jīng附近,铁路沿线也有500多人的军队,而且这些军队挑衅不断,他尽管弹压着,可是部队的怨气却是压不住的,反而呈越来越大之势。他担心长久下去,会发生不能预料的变故。因此宋哲元面对的内部压力也很大,加rì本这个外敌给的压力,他真的有受不了的倾向。
但是能不打他还真的是不想打,尤其是现在rì本人尽管已经在南部两个方面跟中国的两大势力,zhōng yāng军和塞北军同时交火了,但是还在跟他接触,希望说服他跟rì本人合作。和平宋哲元是欢迎的,但是rì本人提出的条件太苛刻了,要他宣布脱离zhōng yāng,组建dú lì的整府,这不是分裂国家吗,这不就是汉jiān吗,这个骂名他背不起啊。
而这时候塞北军也派人来反复游说他,到最后他已经看到赵礼很不耐烦了,在张家口集结重兵,然后给他传话说,他宋哲元现在有两个选择,第一是立马向平津的rì军发动攻击,与全国同胞一道抗rì,要么是立马做汉jiān,然后跟塞北军决一死战。这显然是最后通牒的口气,宋哲元想了想还是抗rì的好,但可不能这么随便就出兵啊,打的是rì本人,确实是为国家打的,看损失的却是自己的实力。于是他派人亲往塞北跟赵礼沟通,表示抗rì不是不能考虑的,但是29军有自己的困难,军火粮饷都十分缺乏,要是能得到支持,卫国抗rì不在话下有死而已。
赵礼对宋哲元是放心的。前世的历史,宋哲元都没有接受rì军的诱惑,更何况这个时代中rì间对比中国可比那个历史更有优势,宋哲元没道理在这样的情况下反而投向了rì军。他的目的就是逼宋哲元尽早做打算。在他看来西北军可是一股不弱的战力。这只军队从来都是以艰苦为标志的,武器装备极差,因此也养成了十分重视士兵作战素质的训练,以士气和顽强闻名于世。开玩笑!拿大刀冲锋机枪阵地的能没有气势才怪。
而且熟知历史的人都知道,西北军是最早开始抗rì的,不管是冯玉祥沽名想要为自己博得名声也好,想借机重新崛起也罢,总归他们是敢打rì本人的。纵观另一个历史。整个抗rì中,西北军中的烈士是最多的,当然他们也保持了另一个最多的记录,那就是汉jiān最多。甚至一方面是坚决抗战的英雄。转身就投降做了汉jiān。像台儿庄大捷时候,苦战,以及其弱势严重缺乏弹药不惜冷兵器作战的孙连仲部队,最后却投降了汪jīng卫。原因很简单,西北军太困苦了。所以能耐苦战,在武器落后的情况下,从来没富过的他们一点都不觉得不习惯。但是正是因为太穷了,也更容易受到荣华富贵的诱惑。再加作为杂牌军又没有地盘,受到方方面面的歧视也是让他们做出错事的原因之一。因此在收到了宋哲元向他要物资援助的条件后。赵礼是一点犹豫也没有就答应下来了,甚至他很乐意这么做。甚至都有只要西北军抗rì主动给他们物资补给的打算,因为东西给了西北军让他们更强点多杀几个鬼子,有什么理由拒绝这样的事情呢。
而且赵礼也不会歧视西北军,塞北军跟西北军的渊源也不浅,军中多有西北军旧将领,同时塞北的移民中西北人也占了相当的数量。于是赵礼不但答应给宋哲元援助,而且给他们的军事补给按照塞北军二线部队,也就是傅作义等人带领的六到八军的军火物资标准来补给,而塞北的二线部队的火力配备比起其他军阀的jīng锐部队也不差,甚至跟zhōng yāng军中的一般军队比起来也要强很多。
得到赵礼这样的答复后,宋哲元也有了底气,果断的打发了rì军的说客,然后立即调兵遣将第一时间先攻打丰台大营,消灭了rì军后,当即就把俘虏的汉jiān白坚武就地正法了。相对于痛恨rì本人,他更恨白坚武这个这段时间蹿下跳给他添了太多麻烦的汉jiān了。
接着宋哲元清扫了铁路沿线和běi jīng附近的所有rì军,集结兵力逼近天津。
————————————————————————
尽管已经动员了150万人的兵力,但是能立刻战场也不过就是那60万,因为战争不是招募了士兵装备武器立马就能打的,尽管那些人都是受过训练的预备役,但是短暂的训练还是需要的。在加要给这些新师团配备后勤,医务,甚至慰安人员,再加调派他们需要的运输工具的征调,短时间内这些人还形不成战斗力。
而那60万人,其实也有相当多的新兵,要知道九一八的时候,他们的一个常备师团也就一万人左右,总共三十多万人,现在翻了一番正是因为补充了大量的预备役兵力,能短时间形成60万的战斗力已经证明了rì本人的动员机制很成功了。
但是这60万人洒在茫茫的中国战场,rì军在兵力就真的有些捉襟见肘了。
首先是东北这个地区,五十万东北军,加一直在备战备战的六十万塞北军士兵,就算把他们这60万人都填进去也未必能胜利。不说塞北军未必就像赵礼自信的那样可以比拟德军,但是战斗力确实实实在在的,起码比起rì军来说,做不到一比一的战力,相差也有限。
可是rì本人也不可能把自己的全部能用兵力都投入到东北去,甚至东北并不在他们优先投放兵力的计划之内。
rì本人号称三个月灭亡中国,确实是狂了点,但是也不能说他们说的完全没有道理。战前的实力对比让他们有这个信心,而且他们参考的‘灭亡’标准,并不是东方式的灭国亡种,而是西方人所谓的灭亡标准,就是攻入首都逼迫对方投降,就像德国人灭波兰那样的程度。如果按照东方的标准,rì本恐怕在狂妄也不敢说三个月灭亡中国,因为别说占领了,参见长征的情况,就是让他们在中国的土地武装行军一次,怕也不止三个月。
目标既然是攻破首都逼降中国,那也就是说,rì本人的第一作战优先是南京,他们的目的是三个月之内占领南京逼迫中国整府妥协。
而第二优先也不是东北,不是说东北不重要,这里有rì军需要的大多数资源,从粮食棉花到钢铁煤炭应有尽有,甚至更有能让rì本人眼里冒出血的石油资源。可是这些都不是短时间内能得到的,哪怕他们短时间内动员一切能动员的力量,全部投入东北,并且占领了东三省,那他们也未必能立马得到东北的资源,因为战争的破坏,尤其是现代战争的破坏力是惊人的。要把战争的破坏全部修复到能让东北继续为他们提供资源的程度,恐怕每个几年时间都不行。
因此rì本把第一优先级放在了南京,而第二优先级则放到了华北,准确的说是放到了běi jīng。
běi jīng虽然改名北平了,但是历史摆在那里,影响力是足够的。占领了这里比之占领了南京影响差不了多少,尤其是如果能同时攻占中国的新旧两京,对中国人心里的打击那肯定是很大的,更容易逼迫他们妥协。
而中国整府一妥协,加他们在施加强大的压力,那么不怕他们不把东北交给rì本。这样的话,可以尽量减轻给自己将来必将得到的东北造成大规模的破坏。
所以rì本才在战前对宋哲元进行了极力的拉拢和诱降,可是宋哲元拒绝了,rì军只能针对采取行动了。既然不能和平拉拢,那么就武力攻占好了,而且时间要快要短,最好能在攻占南京的同时,攻占这里。
所以宋哲元一开始抗rì,rì军的增援部队立马就开往天津,其中几只部队本来是计划调往东北的,可是现在只能先调到华北来,甚至他们还在计划从东北战场调集一些军队增派华北战场呢,在他们看来留在东北的二十万rì军,尽管不是jīng锐,反击或许无力,但是防守却绰绰有余了。
在这种情况下,于是中国另一个战场,华北战场,围绕běi jīng却首先要在天津打响了。宋哲元的抗rì其实一定程度减少了东北的rì军,给塞北军和东北军反攻东北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但是宋哲元的压力是很大的,rì军对华北战场的重视程度超过了他的预料,战争还未打响,天津已经聚集了五万rì军。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