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九节 军事秘约(1)

  德意志第二帝国已经崩溃了,现在德国正处于魏玛共和国时期,当然这个魏玛共和国不是正式名称,德国的国名并没有改,仍然称呼德意志帝国,但因为战后的zhèng fǔ在魏玛这个小城通过了一部宪法,废除了帝制,后来的史学家为了跟德皇时代的德意志帝国区分开来,才称呼从战后到黑特勒建立第三帝国之间的这段德国政权为魏玛共和国,这就是俗话说的史称。

  此时的总统是一战英雄保罗·冯·兴登堡。赵书礼没想到,尽管德国帝制和贵族制度已经消失了,可是高星桥“冯”这个便宜贵族头衔竟然那么有用,上次他来这里的时候就因为一个‘冯’姓而受到各方的礼遇。这次他不过代表了中国一个地方zhèng fǔ访问,没想到竟然获准觐见了德国总统保罗·冯·兴登堡将军,并且他还说服兴登堡在赵书礼到德国后,接见赵书礼。

  赵书礼已经见过了苏联的史太林,按说见兴登堡这个跟史太林地位对等的人物不该意外,可是要注意的是,苏联跟赵书礼势力之间可是有着外蒙问题的,而德国跟赵书礼之间则没有任何瓜葛,因此兴登堡愿意见赵书礼,让赵书礼以为全是靠着高星桥的关系,心里对这个人的评价顿时又上升了一大截。

  兴登堡有着德意志式的傲慢,虽然答应接见赵书礼,但是却让赵书礼在客厅等了足足有一个小时,这让陪同的高星桥万分抱歉,反倒是赵书礼非常自然,没有任何不悦,因为他心里知道他来自一个三流的国家,不受礼遇也很正常。有生气的空儿,还不如多做点有利于国家的实事呢。

  终于有秘书来通知赵书礼可以去书房见总统了,在书房见面这说明了对方对这次会面的态度极度不重视,仍然在表现着他的傲慢和对赵书礼的轻视。

  “你好啊,伟大的德意志总统,一战中的英雄兴登堡将军!”

  一见面赵书礼热情的问候道,仿佛丝毫没有受到对方轻视态度的影响。

  高星桥担任翻译,他还没有把这句话翻译完,兴登堡已经伸出了手要跟赵书礼握手。

  主动握手这不是热情,恰恰相反是因为他把自己摆在一个更高一级的位置,因为在西方礼仪中,上级是应该主动跟下级握手的,而下级是不能在上级之前伸出手的。

  赵书礼同样没有在意,伸出了手紧紧的握了一把,然后他语出惊人的说了一句能让兴登堡吓一跳的话——

  “阁下,我听闻德国跟苏联有军事秘约,双方合作研究军事科技,成果共享,我国【整府】也希望能跟贵国合作!”

  兴登堡虽然也是一个国家的领导人,但是毕竟是军官出身,搞【整治】跟史太林那种人就不是一个档次的,他脸sè顿时就不对了,接着生硬的否认:“你听谁说的,这是污蔑,我们伟大的德意志绝对不会跟苏联那种国家合作的。所谓军事秘约根本就是对我国的侮辱,你不应该相信这些东西。”

  赵书礼笑道:“或许吧,我也只是听说,您知道在一战中虽然贵国失败了,但是这完全不是军事上的失利,因为直至停战勇敢的德意志军人仍然在别国的领土上,而德意志领土上没有一个敌人士兵。加上我国一向都推崇德意志的军事力量,所以就有各种消息乱传了,并且在我国像高先生这样的德意志忠诚的朋友是非常多的,而且很多在过去都是能够跟德皇通信的,所以我也就相信了他们那里来的消息。”

  赵书礼的话既有恭维,又有忽悠,既让兴登堡这个军人心中不承认失败的情节得到满足,又暗示中国人对德国是抱有好感,对他们的失败持有同情和不平的。

  果然这句话效果不错,兴登堡的脸sè舒展开来,笑道:“赵良悟我的朋友,您说了句真话。不错,德意志是铁打的,他永远不会失败,总有一天德意志还会崛起的。”

  “我始终相信有这么一天!”

  “对了你刚才说什么军事合作?”

  “是的,我相信中国和德国之间有广泛的合作前景,其实并不仅仅局限于军事领域!”

  兴登堡点点头,但是却推脱过去了,说以后再说。两人又随意的说了些个人对国际形势的理解问题,交流了些意见之类的公式化的形式后,就结束了这次会晤。

  虽然会晤没有达成什么实质xìng的结果,但是赵书礼看明白了两点,第一点是兴登堡跟史太林那样的专业整治家不一样,这个人更加情绪化,或许一高兴什么都做得出来,第二点是这个人不像史太林那么专权,有些事他不能或者不愿意一家言。

  会晤结束后,当晚赵书礼受到邀请跟高星桥一起参加了兴登堡在家中举办的晚宴,接下来一些天里,接二连三的都有德国人宴请赵书礼,当然每次都少不了高星桥,让赵书礼分不清哪些人主要是为了请谁。但是赵书礼耐得住xìng子,此后虽然有机会但是他一次都没有跟兴登堡在提起军事合作的事情。

  反而开始不断的回请德国各界政要,也接二连三的举办宴会邀请工业界人物,像他们推介绥远的优势,煤炭资源丰富,各种矿产品类多样,面积广大加上外蒙一起是三个德国还多。最重要的是告诉他们,中国有巨大的人口,这意味着庞大的市场,但是却极度缺乏技术,如果德国人去那里投资一定可以获得巨额的回报。而且zhèng fǔ提供极大的优惠政策。

  “那我们为什么要选择在绥···远,那么一个内陆地方投资呢,我想贵国沿海相比阁下主政的省份更有优势,也更适合我们去投资。”

  赵书礼正在推介优势,忽悠德国人的时候,突然一个留着小胡子的德国工厂主挑刺道。

  赵书礼笑道:“没错沿海交通更加便利,但是请记住,一战过后德国的船运力量受到了致命削弱,而我国历来都是一个海运弱国。可是如果通过苏联的西伯利亚铁路,那么从德国到中国最近的路途恰好是外蒙,而外蒙跟绥远一体,目前都是由在下主持【整府事务】。所以说绥蒙地区跟德国在交通上不但不是劣势,恰恰相反是绝对的优势。另外,绥远外蒙资源丰富,却又没开发,正适合德意志先进的技术去嫁接。还有一点我要强调的是,在整个中国,甚至在整个世界上,你们都找不到一个地方可以提供那么优惠的政策给各位企业主的。”

  小胡子沉默了,想了想又问道:“先生可以在说说你们的政策优惠吗?”

  “我们的政策是,对于特定的行业,比如机器制造,飞机制造,汽车制造等行业,给予三年免税期,三年到五年税收减免一半,并且优先解决道路电力和用水问题。”

  “我的工厂是搞管道焊接的,请问可以获得免税政策吗?”一个偏瘦的德国工厂主受到吸引,问道。

  赵书礼回答:“具体的行业目录,各位会后可以找我的秘书领取,谢谢。不过我想说的是,这些政策能否实行并不在我们绥蒙zhèng fǔ,而在于贵国zhèng fǔ的态度。我刚才说过,只要我国跟贵国签署了互惠的经济协议,那么各位绝对是可以享受到最优惠的待遇的,对有些企业甚至可以说是超国民的。”

  这样的推介会赵书礼几乎每隔几天就搞一次,虽然花费不菲,但是他对此是不惜工本的,此次带来了两百万银元,其中一百万就是搞招商的经费,并且还可以视情况无限增加,赵书礼的一个信条就是花大钱办大事。如此不惜代价,收获自然是有的,很快就有心动的大企业主开始主动的联系赵书礼,并且自发的去游说兴登堡zhèng fǔ去了,这就是赵书礼要的结果。对付不同的zhèng fǔ他有不同的策略,对于苏联那种,必须跟金字塔顶层的人物直接对话,而对于德国这样的西方国家,民间的声音还是很大的,哪怕是军国主义气氛浓厚的德意志也不例外。

  除了搞经贸推介会,赵书礼还招待了很多留德的学生,他希望能把这批高级知识分子都招揽到自己的地盘上去。赵书礼没想到的是,自己在这批学生中还挺有名气,原因吗自然是收复外蒙的功绩了。他的这些功绩,平时自己都没有时间去关心的,因为他要时时刻刻的盯着那里会不会发生变局,但是在国人尤其是年轻人,热血的学生中间,他的名声却是非常响亮的。因此招揽留学生的计划也很顺利,不少学生表示立即就愿意跟赵书礼回去,可是赵书礼拒绝了,要求他们好好学习完成学业,并且对学生们说,要是在德国遇到什么困难,可以找绥远zhèng fǔ解决,绥远zhèng fǔ决定在德国设立一个商业事务处,以后可以兼做留学生在德国的活动中心。

  赵书礼还参观了德国很多的企业,他发现跟过去相比,德国的企业已经完全变样了,各种设备几乎都是新的,旧设备据说战争结束的几年里不是生锈就是当卖废铁了,真是可惜了。但是新设备有新设备的优势,这些采用最新技术生产设计的机器设备,采用的也是最新的工艺,生产效率非常之高几乎是苏联同类工厂的一倍以上,在国际上竞争力也非常强。

  1926年3月,赵书礼到德国已经一个月了,终于他又得到了兴登堡zhèng fǔ的约见,这次非常正式,他们想跟赵书礼进行商业上的合作谈判。但是一谈论具体事宜,赵书礼却拒绝了,他要求单独面见兴登堡。

  这次跟兴登堡的见面,赵书礼再次提出了军事合作的要求,并且表示合作中产生的经费由中国一方全力承担,而技术则双方共享。同时他再次提出了德国跟苏联的军事合作,要求按照跟苏联合作的模式建立中德合作。

  兴登堡这次没有否认德国跟苏联的秘密合作,同时表示他会考虑赵书礼的要求。然而不久赵书礼就又跟兴登堡会晤了一次,这一次他说服了兴登堡,只用了几句话而已。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