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盐商

  第四十三章盐商

  “如此真的好吗?”张轩皱眉说道。

  “陛下,在短时间凑够供应全国的盐。恐怕只有这个办法了。”姚启圣说道。

  此刻的姚启圣脸上有一分风霜之色。

  短短一两月之间,姚启圣从浙江到广东打了一个来回,将三省所有的关于盐业的文书都查了一个遍。所有盐场都视察了一下,虽然这种视察,只能说是走马观花一般。

  但是也让姚启圣对大夏境内的盐业有了充分的了解。

  所以他在回来的路上,他就提出了自己的盐政方案。

  他这个户部尚书,要解决的问题,有三个,第一产盐太少,因为中国产盐最多,价格最便宜的就是两淮盐,号称两淮盐,天下咸。虽然明代盐政划分销盐区,但是两淮盐常常有跨境销盐的举动,就可见是两淮盐业产盐最多,成本最低。

  第二盐课太少,虽然盐乃是大明朝廷最重要的一项收入,但是这一项收入,比起宋,比起清来得并不多。甚至要少了不知道多少。而且就朝廷来说,最重要的是两淮盐,浙江盐,福建盐,广东盐,山东盐,河东盐,四川盐,一般都是被压制的。

  河东盐与四川盐,还好,并不是海盐。但是其他地方的海盐,朝廷的投入也不够,收入自然也不多。

  当然了以明朝烂成一团的政事,想来真正入朝廷手中的盐课,未必比得上官吏上下其手所得的多。、

  姚启圣作为户部尚书,虽然很多权力被张轩侵夺了。比如清丈田亩,整顿赋税,这事本该是户部尚书来做,却被张轩分给了阎应元。但是并不意味着他并不为朝廷的财政问题负责。

  故而姚启圣也一心想办法,为朝廷多征一些赋税。

  故而保证并扩大盐课,是他一心想做的事。总就不可能,为了百姓吃上盐,朝廷不征税,反而倒贴好多银两。

  第三,就是投入太少了。

  上面所说的,这三地的盐场,比不上两淮盐场。之前投入不多,在气候,天时上,比不上北方盐场优越。在之前,朝廷有更好的选择,自然也没有想往这里投钱的意思。

  而现在张轩手头捉襟肘见,恨不得预征钱粮,向清廷学习。但是张轩也知道这万万不可。一个劲的压缩开支,全国范围之内清理胥吏,未必不是为了弄钱。哪里有钱往里面投。

  其他小问题,还不知道有多少。不过姚启圣要解决

  的就是这三个。

  姚启圣给出的方案,可以用两个字来形容,就是承包。

  将各地盐场包给商人,并划分片区,限定食盐的价格。限定各盐场的赋税总额。不管生产多少盐,总是要交这么多的税。可以说是包产包税。

  张轩之所以皱眉,是因为他对失去食盐的控制权,感到不舒服,但是细细想来,这个办法,或许不错。

  首先,投入扩建盐场的财政支出可以省下来了。其次,张轩夹带里面的人物,还是有些少,手中虽然有一些人才。但是应对而今庞大的朝政,张轩依旧感到人不够用。昭武元年的恩科,也在筹备之中了。

  既要清理盐场,又安督促盐业生产,又要清正廉洁。这样的人才,放在什么地方不行,一定要放在盐场之上。

  第三,也能从商人手中收一大笔钱,来支撑朝政开支。

  想来也知道,不谈盐税,单单说这些商人想平白无故的从朝廷手中得到盐场,并专卖之权,不大出血怎么可能啊?而且正制定盐税的时候,也可以提高一些,最少要比明代的盐税要高出不少来。

  但是并非没有弊端的。

  首先,这样一来,就好造就一大批暴富的盐商。自从管仲提出官山海之后,盐几乎是一直是朝廷控制的,盐税其实不仅仅是对盐征税,还是一种间接对人征税的办法。

  因为很多时候,朝廷不可能调查清楚到底有多少人,即便现代的人口普查,到底有多少水分。都不好说,更不要说那个时代了,但是人可以不在官府登记造册,当黑户,但是他们不能不吃盐。

  所以不管张轩对这些承包盐场的大盐商,怎么压榨,他们只要沾一个盐字,将来就可以富可敌国。

  而且为了销盐顺利,并打击私盐。这些盐商都是挂着官衔的。当然了,这个官大多是虚的,只要在打击私盐这事上,有权力。但是人有了富可敌国的财富,这本就是一种权力,而在某种意义上,他们也是权力场之中,会做出什么事来,张轩心中也是有些预料的。

  更不要说,这些人商人是私人承包,也就是说他们是世业。

  张轩目光的余光看向姚启圣,心中还有其他想法,比如说这一件事,姚启圣是不是会拿去做人,比如将朝中一些权贵引入承包盐场上面。对于某些人,张轩是许他们富贵荣华一辈子,但是富贵荣华一辈子,与富可敌国是两个概念。但很多人并不这样觉得。

  这又是一个

  麻烦事。

  “陛下。”姚启圣说道:“这仅仅是权宜之计而已。将来国家收复两淮,此策就可以废弃了。”

  张轩长叹一声,说道:“说得容易,做起来却不容易了。”

  真以为皇帝就可以一言九鼎,言出必行了?放开口子容易,将来将收起来,却不容易了。但是事已如此,张轩也不敢求什么十全十美的政策,先过了眼前的难关吧。

  “你且将准备好方案,几后,内阁会议上再看看。”

  姚启圣听了,就知道张轩同意了。

  张轩虽然不是开国君主,但是在权威之上,与开国君主,并没有什么差别。从某种程度上,在国家大事上,张轩有一言可决的权威,但是张轩有自知之明。他从来不觉得自己是什么天纵之才,不过是一个卷入这个时代的可怜人而已。

  张轩见识广博一些,但是在很多时候,正确的未必是合适的。

  所以他的任何行政方案,都要与一位尚书商议,然后在内阁会议上提出来。让所有人讨论。

  甚至为了方便人说话,他甚至很多想法都是告诉其他人,让他们代为提出来。

  虽然六部尚书,未必不知道。但是缓过这一层,他们也就装着不知道。

  毕竟反对同僚,与反对陛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是一般来说,他们也能看出来,那些方案是本人提出来的,那些方案是张轩借人之口说出来的。

  一般来说,一个方案说服了张轩,剩下的事就好办多了。姚启圣有办法说服别人。

  张轩说道:“姚卿,你见过这些东西吗?”张轩一摆手,让小太监送上来一个托盘。

  托盘上面有着大大小小的金银币。

  这些金银币,都是西人的货币,不过金银乃是硬通货,故而百姓也用。

  姚启圣所在的会稽与宁波,也是海外贸易也是相当发达的,也是大明对外贸易的窗口葡萄牙人初来的时候,就在宁波外面的双屿岛与当地商人贸易,后来被大明朝廷围剿了。但是这种氛围还在,而且张轩在澳门开港之后,更是有大量的这种钱币流入,姚启圣岂能不知道啊?

  姚启圣说道:“可是夷人的钱币。”姚启圣伸手在托盘之上捏过一枚,摊在手上,说道:“这是双柱。”

  这种银币大多都是西班牙银币,从万历年间流入中国,在清代大为流传,甚至后来的大洋,就有仿造这种银币。

  提示:浏览器搜索+可以快速找到你在本站看的书!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