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襄阳与南京十六
第七十五章 襄阳与南京十六
清军是这么坐以待毙的人吗?济尔哈朗是这样眼睁睁看着夏军攻城,而不做反应的人吗?
当然不是了。
济尔哈朗这个郑亲王的爵位,也不是白给的。
他大开四门,清军几乎倾城而出,开始清扫战场之上的夏军。
夏军为了躲避火炮的轰击,分得都比较散,故而形不成合力。清军一出来,就陷入混战之中,他们就好像是打扫卫生一样。
一直坐镇不发话的张轩,此刻再也坐不住了。
在桂林之败后,张轩做出了很多改变,最大一个改变,就是培养将领,不再插手一线战事。不是张轩不打仗了,而是他明白,到他这个程度,最重要是将将,而不是亲自上阵。
罗玉龙就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反面教材,而朱元璋能算得上一个正面教材。
朱元璋刚刚起势的时候,也是一仗一仗打出来的。朱元璋本人也是一个相当厉害的将军,但是到了后来,几乎不再征战了,全部托付给下面的人,这才有徐常之辈的大名。
张轩现在或许还没有到这个地步。但是已经像这方面发展了。
他有意培养下面将领独当一面的能来,希望能与这些老兄弟,善始善终。比如这一战,就是由邓和指挥的,虽然整体上来说,邓和指挥的这一战,只能说中规中距,按步就班。没有什么出彩之处。
不过,这种协调几个作战单位的经验,本身就很重要。
只是他知道,而今这局面不是邓和能应付过来的。
清军的反击相当胆大。一般来说,有城池,谁会贸然出城决战。可见清军在守城这一项业务之上,并不是太熟练的,也是,清军很少被人打着需要防守的地步。
反过来说,济尔哈朗所为,堪称正合兵法。
为什么?守城之战,在兵法之中,从来不是单单守城墙的。济尔哈朗依城而战的做法,正是一记妙招。
如果说张轩没有将济尔哈朗的反击,计算在内,是不对的。但是张轩没有计算在内的是,济尔哈朗反击规模会这么大。让张轩不禁有一种,还牌还有掀完,就哈梭了。
这个时候,张轩的决断,是大举压上。既然他想要决战,那就决战。
张轩这个决断,是基于几个判断的。
第一个判断,就是张轩全军而来,在数量之上占据优势。再加上樊城周围场地并不是太大,没有骑兵转战迂回的空间。张轩征战越多,越明白一件事情,为什么古代兵家,称骑兵为离合之兵。
从骑兵是冲击步兵方阵,从来是愚蠢的极致的行为。
骑兵的冲击力是不错,但是张轩并不是太担心的,因为他信得过麾下将士,他最担心的是骑兵的行军能力,担心骑兵大穿插,大迂回。如果硬碰硬的混战,骑兵在张轩看来并不可怕。
第二个判断,是基于时间。
这个时候,张轩还没有接到南京之战的消息,只知道清军与郑军已经交上手了,但是打成了什么样子,却不知道。张轩担心,南京之战随时会结束,到时候,南京清军就解放出来了。
他们会做什么?
张轩不敢多做揣摩,所以他宁可多伤亡一些士卒,也要这一战尽快结束。
第三个判断,就是清军做保决战的准备了吗?
张轩虽然不是济尔哈朗肚子里的蛔虫,但是他依常理论断,他觉得济尔哈朗决计没有做好准备。
交战以来,济尔哈朗的作战思想,已经很明显了,就是拖,将战事拖下去。
应该不会,突然之间,改弦易辙。
既然济尔哈朗的准备不足,张轩自觉自己的准备要比对方多一点。自然要逼战。
张轩起身立即下令,说道:“各军立即出击,让清军不能有片甲回城。”
张轩一声令下,就接管了邓和的指挥权。
在张轩的命令之下,大队的士卒,鱼贯而出,一是樊城之外宽数里的战船,一下子变得狭小起来。不是地方忽然缩小了,而是有大批的人群,硬生生的塞进这个战场。
要知道,包围樊城所有夏军士卒算起来,早已超过十万了。
因为樊城城池是以要塞的规格建造的,城中的百姓并不多,所以城池也不大,战场根本没有承载十几万人会战的可能。但是即便如此,这黑压压的一大片,让人看着也心中有些胆战心惊。
“好一个张轩。”济尔哈朗重重一拳砸在女墙之上,一时间鲜血直流,一句话,在他喉头之中转了一个圈,最后又咽了下去了。这句话,就是:“你以为我不敢吗?”
他之所以不说出来,因为他发现一件事情,那就是他真不敢。
并不是济尔哈朗,年纪大了,勇气减退,也不是济尔哈朗怕了张轩,而是济尔哈朗知道,他麾下将士现在的情况,不适合与夏军决战。他很明白,他军队底细,他是一支偏师,主力乃是他本部人马,再加上一些汉军,还有一些当地征召的军队。
这一战打下来,济尔哈朗推算,战败的几率会大一些。
济尔哈朗可不愿意赌。
一个将军不管心中再愤怒,也不会影响他自己的判断。
“当,当,当。”樊城之上的鸣金之声响起,清军士卒都放弃了眼前的目标缓缓的退入城中。
而夏军大部分都是步卒,从出营列阵,再投入战场,是需要时间的,更不要说,几乎所有的夏军都出列,更是需要指挥,这都需要时间。清军大部分都是骑兵,在行动之上,要快夏军一拍。
骑兵想要撤退,夏军追不上。
当然了,清军突然出击,并非没有结果的。
不少攻城的士卒都击杀了。如果再给他们一些事情,攻城的士卒,估计一个也回不去了。
夏军可以说损失惨重。
“当,当,当。”这鸣金之声,是夏军的。
张轩见清军撤退,倒是有逼战的想法,但是思来想去,最后还是放弃了。毕竟张轩虽然觉得可能是一场大胜,但更可能是一场惨胜。
而如今的张轩,已经承受不住一场惨胜了。毕竟夏军在南京失陷之后,兵力不足的问题,就一直伴随着张轩,而今虽然广东,湖南,江西,湖北,几个省都在拼命的征召士卒。
但是一时间也补充不了,那些作战经验丰富的军队。
所以,张轩最后放弃了。
既然放弃了,也就顺便鸣金收兵了。
一场大战打下来,而今已经是下午时分了。攻城的士卒,已经士气挫动的差不多了,指望他们今日有什么进展,也近乎不可能了,故而张轩就让他们下来了。
随着叮叮当当的鸣金之中,滞留在战场之上的夏军,都如蒙大赦,立即缓缓的撤了回来。
大约半个小时之后,战场之上都撤的干干净净的,大炮的声音也没有了。
夕阳西垂,暮色的光辉斜照着整个大地,将如同黑布的影子,挂在一个个物体身上。就如葬礼上的黑纱一样。
还有一些士卒在战场之上活动,他们身上挂着白旗,他们是大夏医疗营的郎中,还有一些征用的将士。
他们是来收尸的。
尸体如果不及时掩埋的话,恐怕会有瘟疫产生,两军阵前收尸,双方不的攻击,已经算得上惯例了。虽然这个惯例很多时间,是在势均力敌的对手之间产生。
否则就是胜利者收拢,掩埋尸体。
而此刻济尔哈朗,站在城头之上,遥遥的看着这些收尸的夏军,也不知道再想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