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地府
有什么感想吗……
老人看着四周,他看着落满了哀嚎灵魂的河水,他看着那一个个原本眼神中带着哀伤的灵魂喝下那汤水之后双眼逐渐迷茫。
他看着那些原本依依不舍的灵魂们逐渐变成木然,他看着那些在奈何桥上被烧成灰烬的恶鬼。
也许这样还不错?
老者这样想着。
周云笑了。
只见三人身上同时出现了不一样的服饰。
老者身上出现的是一身官服,云雾缭绕之间,只见他手中突然出现了一本厚厚的书籍以及如尖刀一般的毛笔。
老者惊讶地看着自己浑身的变化,将眼中的疑问投向周云。
“这是判官笔以及生死簿。”
周云笑着,那六个漩涡的本源被他引动一丝投入这书本以及毛笔之中,当即那厚厚的书籍加上毛笔充斥了难以言喻的气息。
如同是整片天地一般的威压,压得人难以动弹。
“这生死簿根据人生前的善恶来进行判断下一世寿命长短,而这判官笔则是用来修改寿命的。
你可明白?”
老人面色惊讶的看着手中的笔墨,随后缓缓点了点头,作为神灵最真诚的仆人,作为永恒的信徒,他自然知道神灵的意思。
神明是想要他用这笔以及这书去宣告信仰,去宣告死亡,去给真诚的好人以及那些虚伪的坏人,一个真正的判决。
作为神最真诚的,最真心的仆人,他一定会牢记这一使命,将自己的使命进行到底。
老者双手紧紧的握着那书本,以及那如同尖刀一般的毛笔,似乎只有这两样东西才是他的一切,似乎只有这两样东西才能代表他最真心的信仰。
但突然的,他好似想起什么,脸上突然流露出一丝为难的神色。
讲真的,他不想用这些烦心事去打扰神的安宁,因为这些琐事都是仆人所必须要做的要事。
但是他又不敢代表神去做出决定。
终于看出了老者脸上的犹豫不定,他笑了笑,缓缓说道。
“说出你内心的犹豫以及不安,也许我会给予你一个最正确的决定。”
老人定了定心神,眼中闪过了一丝坚定,他看着周云缓缓说道。
“是的,尊敬的神,很抱歉,会因为这一点小事而打扰您,希望您能饶恕我的过错。
这奖励善人处罚恶人自然没什么过错,只是那些为了民众而背叛他人而图谋他人的间谍,那些在战场上厮杀的军人们,如何计算?
还请尊敬的神圣示意。”
老人脸上带着惊讶的看着周云,希望他能给予一个回答,周云皱了一下眉头,是的,这些也是一个不好界定的区域。
你说那些间谍是好是坏,为了民众的幸福,为了国家的安定,他们是坏人吗?
再者而言,那些抓捕间谍的又是好是坏呢。
他们也是为了自己国家的安定和谐。
周云无奈的摇了摇头,良久之后终于说到。
“为军者,不计入处罚!只以为是否杀戮良善,是否滥杀无辜,是否祸害百姓作为惩罚的标准。”
老人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了一丝若有所思的神情,他朝着周云跪拜了一会儿,随后站立于一旁。
老妇人身上的服饰也逐渐发生了变化,她一手拿着碗碟一手拿着尺子,浑身上下流露出了慈爱以及博爱的气势。
但是却格外的引人尊敬,周云看着老妇人看了一会儿之后,闪过了一丝满意的神色,随后看着老妇人手中的碗碟以及尺子说道。
“你日后就为孟婆,可分化万千指引鬼魂,这手中之碗便是放孟婆汤的物品,不可丢失,只因普通的碗碟以及这地府之碗碟难以承受这孟婆汤的威力。”
周云眼中闪过了一丝凝重,毕竟这建立地府是众生功德,即使天道崩溃,那人道功德也会随着时间流逝而逐渐增加。
这是天地永恒的规矩,毕竟即使是蚊子腿也是一样要的,也总是肉嘛。
“而这尺子,打鬼一尺,可显露出他一生罪恶功过,如黑光胜于白光,那边代表这人一生过大于功,如白光胜于黑光,则代表这一人一生功大于过,以此来界定于鬼门关。”
老妇人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了一丝了然,她看着周云笑道。
“老妇明白,自当听从神圣阁下之命,以保护这一方百姓之安危,不使一名恶人落网也不当会使得一名善人受到意外的过错。”
周云点了点头,看着一直沉默一语,不发的两人的女儿,他有些犯难了。
给她安排个什么职位呢?
周云抬眼朝着周围望去,突然的他的眼神便停留在了那河水之上。
“你可成为这忘川河上打捞鬼物的人,无论是身怀大过或者是身怀小错的人都必须要在这忘川河底走上一遭,直到他们洗净一身功过,明白过往,你方可将他们打捞上来。”
周云停顿了一下,毕竟这打捞鬼怪的工作可不是一件好事,与其说不是一件好事儿,更不如说是一件极苦极难的事情。
毕竟这忘川河对于鬼怪本源伤害极大,即使他可以洗净一生功过,但是长此以往也会损害自身本源。
再者而言,虽然这地府还未开张,但是一旦这地府开张,那么需要轮回转世的鬼怪定当数不胜数。
这打捞鬼怪也就成了一件苦事闷事,没有人来进行解闷,永生永世的进行打捞,长此以往恐怕会神志不清。
周云无奈的叹了一口气,看着那满脸不知所措的女人,她一只手点化出一道清光,清光凝聚成一勺子,而与此同时,那青光勺子之外朝外散出的气体也凝聚成一个又一个人影。
周云满意的看着那勺子,同时又看着那凝聚成人影的气体,将勺子缓缓拿起,他转头看着女人说道。
“只是这打捞鬼物的工作过于繁重,赠与你一物,日后在这忘川河之上,你可令此物代替你打捞鬼怪,但是要记住。
这打捞鬼怪也是功德一件,必须长久坚持,方可成道也,于人于己也是一件善事,不可中途而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