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五十一章 火枪兵

  昨日还是朗朗晴天,秋阳高照,今天却是从开始就没见过太阳的一丝影子。天空阴云密布,暗沉的像是能滴出水来。

  守在前寨的王邵谊破口大骂老天爷不长眼之际,却也不得不让张世秀、张世凤兄弟带引着营寨里所有留守兵马全力向着二十里外的一道弯进发。

  只有三百五十人,除去山上的炮队外,前寨的留守人马只有三百五十人,虽然里面有一个完整的加强火枪队(五个分队,满编一百五十人)。凭借这些兵力,如果天不下雨,那么依靠诸多火器和坚固的防御工事抵阿尔哈图于寨外并不成问题,但是现在……

  王邵谊几乎敢肯定,今天一定会下雨,而且还是大雨。这般情况下,开花弹、手雷、火枪乃至大炮,一切的火器全都成了摆设,如此仅凭寨里的四百多人,想要抗住阿尔哈图部的进攻,纯粹是痴心妄想。

  前寨是不允许如此丢下的,在梁纲的计划它还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王邵谊要凭借着手的资本死扛阿尔哈图部的进攻,而且要一直撑到梁纲回师之后。

  因为南面来的曾攀桂应该会挥师直捣后寨,如果前寨过早失守,那么阿尔哈图部与曾攀桂部就能早早的合兵于一处,加上西面杀到的图部,到那个时候就凭梁纲现有的实力,想要击败或是击退清军,就太难了。

  所以梁纲只能开枪先打出头鸟,柿子先捡软的捏,集起来精锐先打掉阿克栋阿,然后再回师一击前寨下屡攻受挫的阿尔哈图,最后再来面对曾攀桂和图。

  只能如此了,除非他能不战而弃逃。不过要是那样的话,梁朝桂怕是在清兵捣毁了两处营寨之后会立刻下令他们各回各地,然后如铁桶一样将梁纲死死地围在山,如此最多一个月,梁纲手下的偌多部众就会烟消云散,分崩离析(粮食)。

  王邵谊通盘了解梁纲的计划,所以前寨必须守。张世秀、张世凤领着三百五十人一路赶至一道弯,在那里他们不需要死守硬顶,但是对阵必须显得刚强有力,信心十足,务必给阿尔哈图制造出一种山里在打阻击消耗的假象来。让他自己疑神疑鬼去。

  天刚还未过午的时候猛地刮起了一阵大风,很快天空就下起了雨。开始是小雨,不久雨是越下越大。崎岖的山路上张世秀以下三百五十人不时的有人摔倒在湿滑的山路上,“啪叽啪叽”的声音不绝于耳。

  “三哥,雨太大了!是不是要弟兄们先躲躲雨?!”风雨声张世凤凑到张世秀耳边用力叫道。“下这么大的雨,清兵是不会冒雨前行的,我们还有时间。”

  “不行!一刻都不能停,绝不能停。”张世秀大声喊道。扭头看向身后的人马,随即冲着左右跟随的那一小队小队长吼道:“去告诉弟兄们,让大家都加一把力!翻过这些山咱们就到一道弯了。为了打退清兵这点雨算什么?就是天上下刀子也要给我拼命赶路!”

  毕竟已经是秋天了,雨水打湿了全身,不仅是寒,更是冷。虽然他们上上下下装备的都有蓑衣和斗笠,可这并不能真的阻挡雨水的渗入。

  被雨水打湿的衣服贴在身上让人感到十分湿冷,而更让他们觉得不好受的就是山路的湿滑。泥泞溜滑的山路可不会管你是队长、分队长还是普普通通的小兵,在它面前就是天王老子也和叫花子一个级别。自己都数不清到底多少人摔了了,张世秀本身的身上也沾满了泥浆,黏糊糊的极为难受。

  事实上张世秀也很想休息一下,身上的衣服湿冷地让人打颤。等雨停了再走多好?那时候清兵要是还没有杀上来,他们甚至可以拍拍屁股转会山寨!可是不行,大雨之行军虽然困难,可谁又能保证阿尔哈图真就不会趁机强行?他能不知道大雨对火器会有什么影响?

  张世秀唯一能肯定的就是,如果自己是阿尔哈图的话,那么这个时候肯定要引军全力进行,并且还祈祷着——愿这场大雨下上个三天三夜!

  “张队!雨太大了!你看是不是先休息一下再走?弟兄们实在是太累了,都走不动了啊!”火枪队二分队长刘显龙也跑到张世秀这里来诉苦道。他们火枪队平日待遇虽然很好,可是地位上却很是尴尬,从开春时正式编练至今,半年时间了还没有正儿八经的开过一战,队长一职至今更是还在空悬。以至于虽是此次防守前寨的主要力量,出兵时却不得不听从于张世秀这个预备队队长的命令。

  “娘的,老子发的话你没听到?”张世秀脸色一阴,勃然大怒。“你这个分队长是不是不想干,就是不想干了就趁早说出来,老子立马让你回山寨。”

  “张队,不是我叫苦,你看看这弟兄们都啥样了?”刘显龙对于张世秀的话根本不予理会,他知道那些都是气话。“这个下雨天对我们是不利,可清兵也不见得就能撑下来!雨这么大,只要一直下下去,以清军的德性是万万不会持续冒雨前行的。阿尔哈图要是一意孤行,怕就是赶到了咱们跟前,人马也打不动。”

  “咱们歇一歇,避避雨不会碍着大事的。”

  四下里雨点响成了一片,张世秀不接一言,冷冷的看了刘显龙一眼,一言不发的转身就走了。双手一掐腰,刘显龙短吐了一口气,“弟兄们加把劲啊,走啊……”振作精神起精神来发狠似的喊道。

  五个分队,一百五十人的兵力,再算上炮队的一个火枪加强分队,梁纲手下的火枪兵一共就二百人(侦察分队和梁纲亲卫队不算)。

  王栋、王来元,在柳严辰的炮队声名大噪的时候,这对父子领导的火枪组却是没有片刻的空闲,二百多天如一日始终埋头苦干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

  西方的燧发枪早就被父子俩吃透并仿制了出来,但困于人力有限,最初时候的制造速度用梁纲的话来说,那就是和蜗牛慢的有的一比。

  不过随着后续时间的发展,尤其是在火炮组取得一系列成功之后,王家父子也开始对火枪的制作工序进行了改进。

  是相当大胆的‘进步’,完全是在以质量来换取数量。对于这次改进的效果,梁纲只能是如此评价。

  以批量规模铸造出的大量劣质枪管来替代手工捶打锻造而成的传统型枪管,众多细琐的零件也几乎全由铁模直接铸造出……

  统一的标准,一样的尺寸,一样的重量。

  如同是一条的流水生产线,让山内火枪的制作速度有了一次飞跃式的提高,但如此做的后果就是火枪(枪管)的寿命被大幅度缩水了。

  普遍打不到二百发就会爆炸或是报废,这是梁纲经过多次试验后得到的确切数据,以至于现在的火枪队,队员手的火枪每支只有一百五十发的寿命,可以负责任的说,现今的二百名火枪兵半年来每个人在靶场上都至少打坏了六七支燧发枪(包括突然炸膛的)。

  到了开春之后,火枪组相当一部分人已经从制作人员转变成了修理工、维修工。

  而也正是困于这种原因,王家父子捣腾出来的燧发枪虽然已经超过五百支库存,可是火枪兵的编制上梁纲却始终保存在二百人的规模。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