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桥夫子
我叫侯威,吉林人,今年二十八岁,高中文化,服过两年兵役。父亲是个做小买卖的生意人,母亲是人民教师。按说像我这种家庭背景的人,应该对鬼神一类的东西是嗤之以鼻的,原本我也是这样的。可偏偏我有一个在农村的二叔,总是会和我提起一些关于鬼啊怪啊的,还说的头头是道,尽管如此,我也只当是听故事,从来没有当过真。
记得那年我服完兵役回到家,被分配到了我们当地的煤矿。干了两个月,一来太累,整天在暗无天日的地下工作;二来又觉得这工作很危险,和家里说了之后,家里也觉得不妥,便让我离开了煤矿。没了工作,在家里闲着也无聊,就想找点事做,结果就去了天津,没想到这一趟天津之旅,竟成了我人生的转折点。
到了天津以后,随便找了份工作,干了两个多月,和周围的同事也混得比较熟了。有一哥们跟我关系还比较好,天津本地人,叫强子。
有一天他神秘兮兮的和我说:“想不想跟我出去转转?”
“去哪?”这家伙平日里就有股子说不出来的劲儿,总是和别人不太一样。
“我带你出去玩玩,有没有兴趣?”
听他这么一说,我才突然意识到,我都来了天津这么久了,天天就是上班,到了周日就在家睡觉,还真没出去逛过,如果能有个人陪我出去转转也好。
“行啊,那等周日咱们休息,就一起去呗。”
这时候他四周看了一眼,回头对我说:“我要带你去个好地方,周日不行。今天是周五,咱们必须得下周四早点去。”
我被他搞的一头雾水,也不知道他究竟要干嘛,就问他说:“干嘛还非得周四啊,那不还得请假吗?”
“不就一天工钱吗,我出。你去不去?你要不去,可别后悔啊?”说罢,他坐回了他的座位上,敲起了键盘。
他这么一说,还真把我给领上道了,这心里嘀咕半天,凑到他跟前说:“这叫什么话,就请天假,还提什么工钱,去就去。”
转眼到了周四,我早早的就起来了,简单收拾收拾就赶紧找强子去了。等到了地方,一看强子换了身行头,身上背着个挎包,带着墨镜。我们俩简单聊了两句就出发了,坐了快一个小时的公交车才到了目的地。
下了车以后,就见他大步流星的往前走,看他走路的样子,总感觉不像是陪我逛街呢。不一会儿的功夫就来到了一条热闹街道前,只见这里人来人往,没想到这么早,这里就已经聚集了这么多人。
在这街头有一座古式的小城门,城门上面写着沈阳道古玩市场。我这时候才恍然大悟,我被这小子骗了。他这哪是陪我逛街,分明是让我陪他啊。强子这人有一爱好,就是喜欢那些古玩啊,还有一些小玩意。上班没事儿的时候,动不动就从兜里掏出俩核桃让我看,说怎么怎么好。
不过既然来了,就陪他逛逛吧。我们俩在这条街上边走边看,他时不时的蹲在摊位跟前拿起一样东西,跟摊主聊上那么几句,我就在旁边傻站着,也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古玩这行给我的感觉就是水太深,听人家说过,他们基本上就是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想想都觉得这行深不可测。
就在我俩眼看着快把这条街逛到头了,突然强子拽了拽我的衣角,然后指着一个摊位一边笑一边趴在我的耳朵边上说:“诶,你看这个,卖假货的。”
原本我也是有一搭没一搭的就想着看一眼,这里卖的是什么对我来说没有什么意义。没想到这一看,却让我这心一紧。
只见这个摊主和其他人不一样,别的摊主都尽量把自己的东西摆的显眼一些,而且还经常和来回过往的人搭讪。而他的摊位在这条街的最末端,一个很不起眼的地方。地上铺着一块土色的布,靠外一侧放着一个碗,这个碗是倒扣在布上面的,里面像是扣着什么东西一样,露出一条红绳。在靠里的一边也同样放着的是两个碗,只是那碗都是碗口朝上。
就这三个碗,别说是强子,就连我这一个外行看着都知道根本不是什么古董,和自己家里吃饭用的碗没什么两样。
不过我此时心里想的可和这三个碗没关系,而是看了看那位摊主。只见那位摊主穿着简单,躺在一张躺椅上面,一顶草帽盖在了脸上,不知道是睡着还是没睡着。看这架势,压根就不是来这儿卖碗的。
这时候,强子走到摊位跟前,蹲了下去,打趣的说道:“大哥,您这宝贝在这条街我还是头一次见,不知道这是什么时候的货啊?”
一听有人说话,那摊主把帽子从脸上拿了下来,懒洋洋的看了看强子。这人看上去不到五十岁的样子,长得有点贼眉鼠眼的。看了一眼之后,又把眼睛一闭,帽子又盖在了脸上,懒洋洋的说道:“天无眼,地无耳,您说他是什么时候的就是什么时候的。”
听他这么一说,我心惊了一下,难道我二叔曾经和我说的那些都是真的吗?
我二叔叫侯占年,那年他四十五岁。二叔这辈子没结过婚,膝下无子,对我非常好,每次见到我,就像爸爸好久没见到儿子了一样。以前我二叔就经常和我讲好多关于跑绺子的事情,说我们侯家在民国以前就是靠跑绺子起家的,如今生活好了,再也不需要干这个了,祖上传下来的饭碗到了他这代就后继无人了,每每说到这里,都能看到二叔的脸上写满了遗憾。也正是因为这个,我还曾一度怀疑我二叔是不是精神上有问题。
不过当我听到这个摊主说道“天无眼,地无耳”的时候,我这心里更是有些激动了。难道这人就是二叔曾经和我提起过灵市上的桥夫子?
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跑绺子、灵市还有桥夫子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首先简单的说说跑绺子。绺子一词在东北原本指的是土匪,而我二叔是跑绺子的,也叫鬼绺子,或者叫蹚绺子,这鬼绺子直观一点说就是打劫鬼怪的。说是一些年份多的鬼怪身上有好多宝贝,这些东西要么能给人转运或者治病,要么能让人延年益寿等等。而这些东西又分为阳货和阴货,阳货指的是一些精怪身上的东西,而阴货则指的是鬼怪身上的东西。但不管阴货还是阳货,总是有一些有钱人愿意花大价钱买这些东西。
不过这些精啊怪啊的也不是好对付的,一定要有经验的人才可以。据二叔说,这行从开始到现在也不过三百多年的历史。到了民国以后到达了这个行业的顶峰时期,然而好景不长,到了解放初期就彻底的干不了了,那时候扫除迷信活动对这行的打击力度非常大,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这一行才又有了复苏的迹象。
但是之前那些跑鬼活的老“战将”到了这个时候,要么是过世了,要么就已经年过八旬了,就是想干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后来再干的这些人,基本上都是上辈儿亲传下来的。而且一开始也基本上都是纸上谈兵,只有理论上的东西,却没有实战的经验。
不过我二叔说他倒是跑了两趟绺子,虽然都没成功,但是却积累了不少的经验,总想着还要干下去,却苦于没有人手。因为我在部队待了两年,身体素质肯定是没得说,所以二叔就一直想让我跟他跑绺子。但由于我本身就以为二叔发神经,就根本没往这上搭。
没想到到了天津,居然还阴差阳错的来到了传说中的灵市。说到灵市,它的原意是指桥夫子等鬼绺子的地方。但实际上这个灵市并不是真实存在的,因为干这行的人相对来说比较少,不可能专门为他们腾出个地方来作为市场。所以一般桥夫子都会蹲在古玩市场上,拿着两三个碗,摆在那里,有一个碗是扣在下面的。那碗里扣着的东西通常是一些不值钱的小配饰。
外行人看着这些人好像是卖假货的,而且有点像神经病似的,但内行人一看就知道了,这不是来卖古玩的,而是来等鬼绺子的。所以严格的来说,这灵市其实是寄居在古玩市场上的。
那这桥夫子又是怎样的一个角色呢?其实桥夫子就是和买家联系,根据买家的要求,是需要阳货还是阴货,然后到灵市上等着鬼绺子来接活,他就是买家和鬼绺子之间的一座桥,所以叫桥夫子。换句话说,桥夫子就相当于是鬼绺子的经纪人。
一般的桥夫子总会和一伙或者两伙跑绺子的保持联系,但是跑一趟绺子通常少则十天半个月,多则一两个月也有。所以很可能桥夫子接了一个活,转手给了这一伙人,很快又接了一个活,但手里却没人了。所以一些桥夫子就得到灵市上再重新等人。
再回头说刚才那桥夫子说完那句话以后,我显然看到强子的脸上写满了问号,根本不知道这位大哥说的到底是什么意思。他刚站起来身来想要走,我就示意他等一下,我往前凑了一步试探性的说道:“天虽无眼,却分得黑夜白昼;地虽无耳,却分得春夏秋冬。小弟倒想知道那碗里的宝贝有多重。”这些话也算是桥夫子和跑绺子的暗号,证明我是干这个的。当然,这都是从我二叔那里听来的。
不想那人听我说完这句话以后,竟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起盖在脸上的草帽,一下子从躺椅上坐了起来,上下打量了我半天,随后一脸怀疑的看着我说道:“究竟有多重,提一下不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