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可惜,宫里从来不会真正对平王府放下戒心,对于谢珈的婚姻大事,更是十分在意。</p>

  葛家的家世在上京算不得什么,平王即使真的娶了葛家女为王妃,也不见得就对平王有多少助益。</p>

  但是人都有逆反之心,特别是小心了一辈子笑到最后的太后,葛太妃这般积极地要与自己娘家侄女亲上加亲,让生性多疑的她禁不住对平王母子俩的真实目的有更多的联想。</p>

  葛太妃很早之前便向太后略微提过一次想为谢珈聘葛家女为妃的想法,太后当时说葛太妃回京时间尚短,可以再多看看拣选一番,毕竟京中世家贵女数量繁多,但是能成为平王妃的却只有一个,再怎么慎重也不为过。</p>

  察觉到太后并不想在谢珈的婚事上操之过急,葛太妃当然不会不识趣地非要立时得到应允,反而顺着太后的意思,在后来各式各样的贵妇聚会中相看了不少名门闺秀。</p>

  倏忽数月已过,葛太妃与太后也将京中适龄的闺秀看了个七七八八,其中当然也不乏才情样貌出挑,身份高贵的世家嫡女,但是葛太妃似乎铁了心肠,话里话外都透露出谢珈也十分中意表妹的意思,想来是初心不改。</p>

  太后到底不愿将局面弄得太僵,因此一直也不曾说下定话来,两位娘娘便这般打太极似的周旋了几个月也没有个结果。</p>

  葛太妃在宫中时十分懂得伏低做小,保全自身,但是在平州做了十多年的女主人,她已经不是当年那个任人拿捏的小妃嫔了,对于选儿媳这件事,她不想让步。</p>

  看着月姑姑一脸担忧迟疑的表情,康太妃轻轻吸了口气,声音轻柔但坚定:“过两日我进宫一趟,这次定要将话说明,婚姻大事最好还是讲个两厢情愿,想来太后娘娘不会不问青红皂白便一定要拆散这桩姻缘,想必陛下那里,也会体恤臣子的心情。”</p>

  “主子说的是,这桩亲事既合情也合理,并无什么不妥之处,相信这一次主子将事情说明道白,太后娘娘也会乐见其成。”月姑姑恭谨地微垂着头,说的话让葛太妃十分受用。</p>

  葛太妃果然没两日就坐轿子进了宫,到寿宁宫的时候正遇上皇后带着各宫主位妃嫔在太后这里请安。</p>

  一屋子的妇人按礼节厮见过后,太后挽着葛太妃坐到自己的软榻上,又招呼一屋子的妃嫔留下来,陪着康太妃说说话,乐呵乐呵。</p>

  太后既然发话了,在场的皇后以及贤、德、淑三妃,玉、丽二嫔只得都规规矩矩地按席次坐下,有问有答的陪两位长辈说起话来。</p>

  葛太妃此次回京已经多次进宫陪太后小住,自然已经将这几位在庆禧帝面前最得脸,也在后宫最有势力的妃嫔记住了。</p>

  皇后是庆禧帝的结发妻,与庆禧帝年龄相仿,如今已是三十余岁,生的面端气俨,穿一身明烈大气的正黄色百福团图案的常服,外头是一件暗紫色纹绣遍地金的短袄,生就一副凛然不可犯的国母气度,只是眼下在婆母身边伺候,收了不少气势,面上挂着三分殷勤,看着比平时和气些。</p>

  贤、德二妃虽然看着年轻些,但也是潜邸时的旧人了,两人一位是开国功臣,世代守边的武将世家范家之后,一位是右相秦不屈之女,端的是出身高贵,风华无边。</p>

  玉、丽二嫔是三年前大选中屏雀当选的佼佼者,家世才貌也都是一等一的娇贵人儿。</p>

  至于最后一位,也是与葛太妃最为关系匪浅的一位,自然就是此刻姿态平和端谐地坐在在德妃下首位置上的淑妃娘娘葛清馥了。</p>

  太后与皇后同根同源,乃是一门同宗的姑侄关系,两人本家姓徐,也是随高祖征战定邦的开国功臣,在高、太二祖的时代,是唯二的两位异姓王之一。</p>

  后面虽然徐家先祖急流勇退,挂冠请辞,表达了归隐田园的愿望,但是念及旧情的太祖皇帝还是将徐家两位嫡子封作了国公。</p>

  为了表示皇家铭记开国功臣的功勋,每代皇帝的后宫皆有徐家女的身影,且大部分身居高位,十分尊贵。</p>

  一直长盛不衰到现在的一门两公徐家,说是虞国最为门庭显赫的世家贵族也毫不为过。</p>

  太后跟皇后有这般家世作为后盾,也难怪生就一副威仪无边的雍容气度。</p>

  如今葛太妃是宫中的客人,徐太后这个女主人带着儿媳招待她,虽然不会怠慢,但是葛太妃始终不会觉得自在。</p>

  好在她也并不需要长长久久地呆在这里,因此葛太妃恨不得马上就将进宫的意图告知徐太后。</p>

  徐太后跟葛太妃磨了几个月,当然能猜出来此次她进宫的用意,见葛太妃似乎正在打腹稿,徐太后不动声色地与葛太妃道了几句寒温。</p>

  葛太妃应了几句话,转脸看着面前各有特色的妃妾,一脸艳羡地对徐太后道:“看这一屋子乖巧端庄的可人儿,真是羡慕娘娘的福气,也不知我什么时候能得个可心人来陪着乐呵乐呵。”</p>

  徐太后面带微笑,也十分和气地看了看众人:“妹妹这话倒是没有说错,别看她们都是为了侍奉皇帝选进来的,其实倒是陪着我的时间多些,竟是我有福气一点儿,消受这么些美人恩。”</p>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