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6章 试探

  注:许允之妻阮氏女,是历史四大丑女之一,与黄帝之妻嫫母、齐宣王的王后钟无盐、梁鸿之妻孟光(举案齐眉的那个)齐名。

  四大丑女要么品行过人,要么才智过人,无论是命运还是婚姻都要比四大美女要好得多。

  命运最差的阮氏女,也能早料到自家丈夫晚年会因政治斗争而有性命之忧。

  但她在司马师和钟会的眼皮底下保住了许允的两个儿子,史上称钟会才智输于此女。

  以下是正文:

  阮氏女认为大魏两位辅政大臣相争,大将军必不如太傅,所以她建议许允提前投靠司马太傅。

  要说许允没有丝毫心动是假的。

  事实上,司马太傅的次子司马昭在洛阳的时候,因为许家是河北世家,所以也曾拜访过许府……

  但眼下天子与大将军同在许昌,说白了,就是大魏天子在大将军的控制之下。

  而太傅不过是有空有辅政之名,控制了一座有名无实的大魏都城罢了。

  无论怎么看,现在都是大将军占了上风。

  所谓的人心,实在是有些太过于虚无飘渺所谓人心难测,不外如是。

  再说了,谁又知道司马太傅在洛阳是怎么做的?

  万一他的所作所为,与大将军也差不多呢?

  正是因为有了太多的顾虑,所以许允这才没能立刻下定决心。

  就在许允有些患得患失的时候,许昌发生了一件大事。

  汉国降人杨仪供出了潜伏在大魏内部的细作。

  一时间,许昌刺奸四出,抓捕汉国细作。

  不过半月之间,就有十数人被处死。

  许昌街头几乎每天都有人被砍头示众。

  受到此事牵连而被抄家者,亦有十余家。

  其中不但有普通百姓,亦有官吏,更有军中校尉。

  一时间,许昌人人自危。

  这个时候,廷尉高柔看不过眼了,直接站了出来,劝说曹爽道:

  “清除细作,本是为了让大伙更安心。而眼下的清除细作的举动,却是引起了城中百姓的恐慌,此非除奸之本心。”

  “更兼有人借机牟取私利,不惜扩大罪名,又不经过廷尉,自行定罪名处死犯人,此乃扰乱朝廷法度之举是也。”

  高柔初随曹操时,就曾任过刺奸令史,乃是四朝老臣。

  从曹丕时就开始任廷尉,不但明于法理,而且极为坚持原则,到现在已有十五年之久。

  当年曹丕因对御史中丞鲍勋有宿怨,借有小过失而要枉法诛杀他,高柔据理力争,坚决不允许。

  最后曹丕不得不把高柔调走,趁机杀了鲍勋,这才又重新把高柔调回来。

  此时高柔看到不但刺奸被滥用,就连给犯人定罪名这个本属于廷尉的权利,都被曹爽的亲信剥夺,心里自是恼怒(www.ibxx.com)不已。

  莫说是先帝,就是文皇帝,想要杀个人,都要把老夫调走才能如愿。

  尔等小辈,居然如此胆大妄为,实是欺人太甚!

  曹爽正是收买人心的时候,他就算是再蠢,也知道这个时候,不能在明面上得罪像高柔这等声望极高的老臣。

  于是他接受了高柔的劝谏,并且道歉道:“是吾没有注意,幸得高廷尉提醒。”

  许昌的这一场风波,这才停了下来。

  只是许昌的细作抓完了,但在杨仪所供出的名单里,仍有一些人,没有被揪出来。

  这些漏网之鱼,不在许昌,而在洛阳。

  其中有一人,乃是汉国已故丞相亲自所派,姓郭名模,如今已官至参军,正在司马太傅麾下军中任职。

  曹爽为了示其能,同时也是为了耀其功,欲派人前往洛阳,特意向司马太傅通知此事。

  只是事到如今,朝中已经有不少明眼人看出来了:

  洛阳的司马太傅与许昌的曹大将军,两人似乎是貌合神离。

  在这种这让看不清局势的时候,一般人自然是尽量远离二人可能存在的纷争。

  而派去洛阳的人,身份既不能太低,而且最好还有一定的名气。

  有名气的人,又正是曹爽拉拢的对象,不好太过强迫。

  曹爽自己手底下的忠实亲信,如台中三狗,被他视为左右臂膀,不愿意让他们远离。

  万一到了洛阳,被司马太傅扣下,那乐子可就大了。

  故而前往洛阳这个事情,一时间竟是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

  就在曹爽寻思人选的时候,许允瞅准机会,主动站了出来。

  此时的许允,乃是尚书选曹郎,出身河北大族,年少就名传冀州。

  可以说,身份不高不低,名气也算不错,最是合适不过。

  更重要的是,许允不算是曹爽的亲信,但他又曾献计,让曹爽同乡桓范前往冀州。

  在曹爽眼里,许允也算是可信任之人。

  于是他立刻答应了许允的请求。

  许允接下出使的任务后,没有丝毫的拖延,回到自己的府上,与自家细君说了此事后,第二天就出发向洛阳而去。

  许昌距洛阳有近四百里,走陆路的话,就算是骑马,少说也要八九日。

  幸而许昌乃是魏国五都之一(即许昌、邺城、洛阳、长安和谯)。

  文皇帝与先帝更是经常往来洛阳与许昌之间。

  故而两地之间,非但有坦途官道,更是把连接两地的颍水开通成运河,作为御船航道。

  有了这条水路,两地之间往来,就方便了许多。

  待许允带着数名随从来到洛阳城外时,早有车驾在等候。

  远远就有人迎接上来,热情地打招呼:“许君,好久不见。”

  许允一看,此人正是在许昌里曾去自己府上拜访过的太傅次子,司马子上。

  “见过司马郎君。”

  许允看到司马昭过来,连忙行了一礼,“真是好巧,居然能在这里遇到司马郎君。”

  司马昭哈哈一笑:

  “当然巧,因为我在这里恭侯许君多时了。”

  许允一听,大是意外:

  “司马郎君竟是在这里等我?”

  “当然。”司马昭牵起许允的手,亲热地说道,“得知许君要来,大人早早就派了我等候。”

  “前面在许昌时,虽然曾拜访过许君,但却未能深入交谈。如今许君来到洛阳,那可好好多呆几天,也好让我多尽些地主之谊。”

  听到司马昭的这些话,许允不禁有些受宠若惊。

  司马太傅居然派了自己的儿子在城外迎接自己。

  再想起司马昭在许昌登府拜访时,自己也不过是与之泛泛而谈,没想到自己来到洛阳,对方竟是如此热情。

  “太傅实在是折煞允了。”

  “许君莫要客气,请。”

  司马昭领着许允进城,一直来到太傅府门前,举目看去,发现又有一人站在府门外等候。

  “子上,来人可是许君?”

  “正是。”

  司马师走下台阶,对着许允连连作揖:

  “哎呀,许君,你终于到了。大人一直在等着你呢。”

  许允又连忙还礼。

  在司马家两兄弟的热情拥簇下,许允虽然知道这可能是司马太傅故意做出的礼贤下士。

  但凡事就怕对比。

  想起许昌曹爽的种种作为,看似也是在收买人心。

  但收买的,不过是亲信的人心。

  许允不禁暗叹了一口气。

  再想起自家细君的建议,许允心里就更是有些动摇起来。

  一路走进太傅府,许允发现,虽然太傅控制着整个洛阳城,但是太傅府并不像将军府那样,极尽奢侈之事。

  反而是没有看到太多的奴婢,更显得府上清幽安静,颇有在洛阳大街闹中取静的意思。

  来到客厅,在拜见司马懿分主客坐下之后,司马太傅第一句话就是问道:

  “不知天子可还安好?”

  许允连忙又是站起身来:“有劳太傅关心,天子安好。”

  司马懿见此,伸手压了压,示意道:

  “坐坐坐,听子上说,他在许昌的时候,上府拜访他人,多有被人拒之门外,像许君这般迎接他进入府内的,可不多见啊。”

  “老夫在此,多谢许君对他的照顾。”

  “不敢不敢!”许允连忙说道,“太傅还是唤我士宗吧,二郎君在许昌里,其实并没有受允的照顾,允可不敢居功。”

  “士宗实乃实诚君子是也。”

  寒喧过后,许允这才把此行的目的跟司马懿说起。

  司马懿听完许允所言,脸上波澜不惊,似乎是早就料到了此事。

  但见他点了点头:

  “此事吾已知矣,大将军辅佐天子,实是用了心了。”

  许允闻言,嘴角一抽。

  大将军用心辅佐天子?

  或许吧。

  在最初两三个月的时候里,确实是用心了。

  只是……唉!

  “允自从城以来,看到城内士吏安居,百姓乐业,其繁华之象,与往昔并无两样,太傅坐守洛阳,那才是真用心了。”

  听到许允这句话,司马懿眼睛似有微光闪过。

  作为一只老狐狸,逃过了曹操的猜忌,又成为了曹丕的最信任的大臣。

  最后还能在大汉丞相与冯鬼王的夹击下,成功带领大军退回洛阳。

  同时抓住几乎不可能的一丝丝机会,在曹叡的眼皮底下成为洛阳实际控制者。

  许允话语里的那点破绽,或者说是话语暴露出来的心思,一下子就被司马懿听了出来。

  代表许昌前来,对方听到自己称赞大将军,非但没有接嘴,反过来称赞自己治理洛阳的效果。

  这说明什么?

  至少在许允心里,曹爽在治理许昌方面,似乎是不如自己?

  想到这里,司马懿却是叹了一口气:

  “士宗过誉了,难道吾在自己人面前,还需要这些虚言么?如今西边蜀虏兵威甚盛,洛阳比往昔可是少了不少热闹啊!”

  “反倒是听说许昌那边,大将军大胆革除旧(www.hao8.net)弊,破格起用名士,颇有新气象。”

  许允跟着叹了一口气:

  “大将军的本意是好的,确实是想要做出新朝新气象之心。可惜心太急了,难免用力过猛,却是让朝中的一些老臣心存疑意。”

  司马懿脸上绽出笑容,安慰道:

  “大将军的做法,吾亦略有耳闻,不过大将军年轻气盛,做法急了一些,也是可以解理的。”

  许允看向司马懿,以言语试挑之:

  “依允所见,这个时候,就要朝中老臣多加引导,而不是任由大将军任小人蒙蔽,乱朝廷法度。”

  司马懿听到这个话,脸上露出笑容:

  “大将军毕竟是先帝所托的辅政大臣,如今时日尚短,且先看看再说。若是士宗有心,回到许昌后,可问问朝中老臣是个什么看法。”

  许允的心有些嘭嘭地跳动起来。

  他深吸了一口气,努力地稳定住自己的情绪:“太傅所言甚是。”

  虽然没有挑明了说,但两人交情尚浅,说到这个份上,已然足够。

  让人把许允送下去休息,司马师司马昭两兄弟进入门来。

  “大人,没想到蜀虏的细作居然藏得如此之深,尤其那个郭模,要不要立刻下令,把此人抓起来拷问一番?”

  “拷问?拷问他什么?”

  司马懿有些奇怪地看向司马昭,反问了一句。

  “自然是拷问他关于蜀虏那边的情况。”

  司马懿古怪一笑:

  “若是吾记得没错,这个郭模,乃是太和元年来投的大魏,现在已经有十有一年矣!”

  “这么多年来,他一直在大魏军中,对蜀虏的情况,怕是还没有我们了解,你还想从他嘴里得到蜀虏那边的消息?”

  司马昭一听,这才发觉自己有些过于心急了,脸上不禁有些讪讪。

  倒是司马师,比司马昭稳重得多:

  “大人,那也当要把此人先控制起来才是。”

  司马懿点了点头。

  然后忽然又摇头:“子元,你去军中,把此人带来见我。记着,不要惊动太多人。”

  “子上,剩下这些人,你去把他们全抓起来。”

  “诺。”

  相比于许昌的鸡飞狗跳,大动干戈,洛阳这边抓捕细作的动作,显得有些波澜不惊。

  不过一日时间,就已经有了结果。

  “大人,许昌所说的那些细作,大部在两个多月前就已经逃离了洛阳。”

  司马懿似乎早就料到了这种情况:

  “杨仪来投之事,蜀人又岂会没有防备?这些细作,怕是早就得到了消息,怎么可能呆在洛阳等死?”

  “那许昌……”

  “许昌那边,说是抓到不少细作,但可说了从细作得到什么口供?”

  司马懿语气幽幽:“这不过是有人借机把事情闹大罢了。”

  “那这么说来,那郭模怕不是也逃走了?”

  “放心,他逃不了,郭模乃军中参军,普通细作,怎么能渗入军中通知他?”

  果然,司马师在傍晚的时候,就把郭模带了回来。

  郭模看起来还没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情,他这是第二次见到司马懿。

  第一次是他初来魏国时,向当时的魏兴太守说出孟达欲反的消息,司马懿得知后,曾亲自召见了他一次。

  “下官郭模,拜见太傅。”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