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回师路上
葫芦口前,正在进行着激烈的战斗。狭路相逢勇者胜,虽然李恒的亲卫很勇猛,但因为体力消耗过多的原因,使得战力大大的消耗了。而养精蓄锐多时的江东兵马精力旺盛,人多士众,自然是更胜一筹了。秋越看着眼前的惨烈的白刃战,看着勇猛如斯的勇士,不由的惊叹道:“败在这样的队伍下,我秋越无憾矣!”
这时一支箭从山上飞射而下,直中秋越胸膛。闷哼一声响,秋越倒在了地上。李恒见秋越倒下了,慌忙跑到他跟前,身手扶着他喊道:“先生,先生你不能死啊!我们还要在继续战斗啊!我们还有未来……。”
秋越这是奄奄挣开了紧闭的眼睛,口角也流出了血。秋越那无神的眼睛看着李恒,吃力的说道:“大帅,我、我不能在,陪你一起战斗了,你快走吧!记、记得不要在回来了,我们是斗不过沈鹰的。好好保、保重。”说完最后一句话,秋越看了看焦镬山方向,轻轻的笑了笑,回忆起以前的快乐时光来了,最后看了看那初升的朝阳,微笑的闭上了眼睛。死前的他明白了,明白了自己所做的以前只不过是一场云烟罢了,惟有死才死最后的归宿。
李恒抱着死去的秋越,惨痛的嚎叫着,“先生,先生啊!我们一起在战斗吧!”李恒看了眼前的倒下的兄弟,举剑自刎了。一个有着梦想,一个胸怀大志的英雄,就这样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山顶上的沈鹰,看着自刎的李恒,钦佩道:“真乃英雄也!把他和那位中箭的人一起好好安葬了,记的问清他们的名字,刻上墓碑。”
身边的传令兵,立刻前去实行了。郭嘉也叹嘘道:“可惜了一位勇士啊!”
田丰摇头道:“这是一个军人的节气,军人就要有这样的精神,才值得人去佩服。”
沈鹰看了看远方的天空,喃喃道:“军人的气节,军人是该有此气节啊!”
李恒部队灭亡了,同样三个方向突围的部队,也没有得到好下场。甘宁、徐晃,许楮三人早等候他们多时了,伏击一支没有士气的部队,是很容易的事情。可谓是天时,地理、人和全占了。经过几场战斗,很快就消灭了所有的突围部队,宣告了这次战斗的全面胜利。
此次战斗的大胜,主要还是越人太急了。首先他们突围前的举动就可疑,热闹的营地,突然安静了。自然是逃不过郭嘉等人眼睛了,如此大漏洞当然是要好好利用了。还有就是退守几条道路险要地方,要比死守营地更好。
留守营地,会让一心向突围的敌人,死命的拼杀,在说刚下山的敌人,体力和士气都是旺盛的,如此的战斗场面,自然会是一场恶战了。但退守其想不到的地方,战斗起来就是自己占尽了主要因素了,敌人经过逃跑后,自然是体力和士气早就磨尽了。这就是兵法上说的,一鼓作气,再而竭。
这次的作战方案自然是郭嘉和田丰两人的想出来的了,可谓是用最小的代价,赢得了最大的胜利。
战斗是胜利了,后续的工作还是有很多的。首先要解决这段时间,把损失补给农民,还要把深山里的一些越人妇女老人和孩子,说服他们下山,迁居新越郡,做到统一规划的系列中来。
沈鹰大军回归庐江城,把善后的工作全部交给了陆康,由他同一指挥调度。沈鹰把拟好的政策等条令给了陆康,部队在休整了三天后,立刻回建邺了。
行军路上沈鹰接到了很多信息,也下达了很多命令。郭嘉和田丰两人,按照沈鹰的意思,为新越郡设计了一座城市图,名字就叫新城。以后这座城市就是百越民族文化,商业,农业,工业的象征。沈鹰也下达了个百越会聚的命令,传达到扬州各地。同时也派出了潘临部的代表,前去各地说服越民,迁居的好处和必要的因素。
越人在扬州各地有不下几十万人,可是说遍布扬州的每一个角落之间。沈鹰的如此做法,给百越人带来了幸福,从此他们不会在受到欺负,不会有压迫,他们将受到江东律法的保护,同时他们也会受到一切优越的待遇,除了他们不能拥有兵权外,只要在律法内的什么都可以拥有。
新越郡可以拥有自己的五千卫队,如果超过这个数字,都视为叛乱部队,如经发现一律剿灭。每年必须派出两千青壮年参军,另外可以自愿参军。当兵的家属,可以享受多分一亩地的待遇,如在战争牺牲的,以后每月官府分给军粮。如发现判敌者,其家属一律视为判贼,家属连坐。另外还有等等条令法则,这些都是经过荀彧和几部尚书推敲出来的,也是得到潘临同意,沈鹰并任命潘临为新越侯、新越郡太守,其领地除了每年交若干税收给建邺外,其余官员任免等等全部由他统一调配。
沈鹰对他们的和议的条令还是很满意的,毕竟这些都东西他们比自己更内行。
郭嘉和田丰也表示这个条令还是很不错的,毕竟以前的越人不但没有不交税收,还要捣乱,如今可以得到兵员,钱粮等收入外,还安定了他们的不安情绪,可以说是一本万利的事情了。
建造新城的事情,让很多人反对。尤其是顾庸和刘晔,他们表示国库空虚,迁居七县百姓已经是闹了个赤字了,如今在投资上百万钱建城,那还不全部亏空吗?
最后自然是潘临,自己表示这笔钱他们愿意出,但工部必须指挥人才前来指导建城事宜。他们自然是满口答应了,现在沈鹰发现自己任命的文官们,人人都学会精打细算了。就连自己的作战经费,都要把嘴皮磨烂了,他们才勉强会答应下来,但仍然会拉着自己诉说一阵,表示他们的难处是如何,如何。
现在沈鹰看见他们都头疼的厉害,好像都掉进钱眼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