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天生是吃这碗饭的

  吃饭,对于八十年代的人来说是件大事。

  给去排队买书的几人解决一天的伙食,是大伙对他们的感谢。

  到了中午的时候,课堂又变成了食堂。讲台和黑板边上的角落里有一扇玻璃窗,每到饭点儿就会被拉开。

  大家在排队打饭,林为民打完了饭,转身瞧见王安仪手里攥着粮票在犹豫。

  他瞧了一眼,从兜里掏出一叠票子,“给!”

  所里给大家发的粮票是全国粮票,按照比例十斤全国粮票能换四斤米票和六斤面票。

  王安仪是南方人,从小到大习惯了吃米饭,每个月的粮票换成米根本不够她吃。上个月她强忍着吃了快半个月的面食,这个月再闻到蒸馒头的味道,胃里就开始泛酸水。

  她低头看着那一沓小小的票子,一分钱纸币大小的样子,跟牛皮纸颜色差不多,上面印着“米票”的黑色字样。

  “你这是干什么?”

  “这些米票我吃不了,你帮我消化消化。”林为民笑着说道。

  王安仪狐疑的看了他一眼,她才不信这年头还有连大米都吃不了的人。

  林为民见她不信,抓起她的手硬把米票塞进她的手里。

  “哎呀!你干什么?”王安仪红着脸挣扎。

  “给你你就拿着,别磨磨叽叽的。”

  说完也不管王安仪的反应,端着饭盒走了。

  他走之后,王安仪立刻被同宿舍的其他几个女生围起来。

  “王安仪同学,老实交代,这是怎么回事啊?”

  “什么怎么回事?我哪知道是怎么回事?”

  王安仪羞红着脸说了一句,赶忙去窗口排队打饭,逃离几人的逼问。

  吃饭的时候,她的眼神不时瞟向林为民,心慌意乱。

  下午上课,中间休息的时候张玉秋老师找到林为民。

  “晚上跟我出去见个人。”

  “见谁?”

  “龙世辉,他是《当代》的编辑。”

  林为民顿时有些紧张,长这么大,他还是第一次见编辑。

  之前发文都是通过投稿的方式,他问道:“怎么还得见编辑啊?”

  “怎么?紧张啊?”张玉秋调侃道。

  “那倒没有。”林为民嘴硬,“钱老都说了,觉着鸡蛋好吃也没必要见母***?”

  “别在这胡说八道了,人家那是针对读者说的,现在是要你跟编辑沟通沟通创作经历和稿件的选用、改动问题。”

  “那好吧。”

  下午下课,林为民还打算吃口饭,张玉秋拽着他,“人家编辑没下班在编辑部等你呢,你好意思吃饭?”

  林为民心说我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可他不敢,怕被打死。

  朝内大街166号,人民文学出版社所在地。

  临街一栋四四方方五层高的楼房,灰色的外墙看着就上了年纪,墙面上一排排窗户紧闭,是那种最早的铁窗,隔着老远就看的清清楚楚。

  人民文学出版社的院墙不高,是墙墩加铁艺的栏杆,张玉秋带着林为民登了记,走进大院。

  他最开始看到的建筑便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的主楼,穿越主楼的走廊的后门,两人来到后院。

  这里还有一栋红砖楼,看着比前楼可新多了,应该没盖几年。

  红砖楼是四层的,林为民跟着张玉秋上了二楼,跟这个年代的大部分办公楼都差不多,南北都是办公室,中间是走廊,墙面是白灰刷的,还用淡绿色的油漆刷了裙底。

  走几步还能看到走廊墙上的黑板,上面写着一些内容,看样子编辑部的工作时间表。

  编辑部的办公室是一间朝南的屋子,进了办公室,窗边和墙边摆放着几张桌子,每张桌子上都堆着满满的书稿,连地上也摞着一摞摞用纸绳捆着的厚厚的装书稿的牛皮纸袋,上边写着书稿的名字。

  此时办公室里人并不多,只有两个人,想来是都下班了。

  龙世辉正在埋头翻阅稿件,张玉秋道:“世辉,人我给你带来了。”

  龙世辉从一堆稿件中抬起头,他是个面相清癯的中年人,鼻子上挂着一副眼镜,笑着说道:“可算是来了。”

  “来来来,坐。”

  他起身热情的招呼两人坐下,顺便给两人倒了杯热茶。

  张玉秋正式给两人介绍了一下,龙世辉看着林为民,眼神中透露出几分欣赏。

  “这么年轻就能写出这么好的文章,难得啊!”

  “龙编辑您过奖了。”林为民谦虚了一句。

  寒暄了几句,龙世辉跟林为民说起了正事。

  林为民之前写了两篇稿子,张玉秋看过之后觉得把以《飞跃疯人院》为灵感的那篇小说《尤拉之死》推荐给《当代》。

  稿子拿来了四五天的时间,龙世辉看过了一遍稿子,相当于是初审,又把稿子交给了同事朱昌盛看了一遍,两人的审稿意见很一致。

  稿子很好,但整体基调过于黑暗,非常有魔幻主义色彩,不太符合《当代》主打现实主义的风格。

  他先是把稿子交给了编辑部副主任秦兆阳手里,让他终审,今天又特地让张玉秋把林为民这个小说作者找来,打算跟他好好聊聊。

  这一聊,龙世辉还真发现了点与众不同的东西。

  “这么说,这篇小说完全就是因为看了一次电影才写出来的?”

  “嗯。”林为民点点头,“相当于是张老师给我留的作业吧。”

  张玉秋欣慰的笑了起来。

  谈到创作时的想法时,林为民说的很简单,“当时故事的结尾已经有了,大家都劝我用这个故事结尾和基调来写。这就跟开卷考试一样,没什么难度。”

  “至于风格问题,确实是最开始就定调的,现在不太好改。灰暗是灰暗了些,不过我觉得这样可能更有力量一些。”

  林为民的口气轻描淡写,让人觉得写出《尤拉之死》这样一片小说,仿佛就是喝口水那么简单。

  龙世辉立刻不明觉厉,《尤拉之死》的风格与《当代》相不相符先放到一边,但以他多年的编辑经验来看,质量绝对是上乘的,而且写作方式也非常新颖,有点国外现在流行的魔幻主义的色彩。

  眼前的年轻人如此年轻,写出这样的文章表现的却毫无波澜,让他不自觉的在心里拔高了对期望和评价。

  他又想到了林为民的经历,之前张玉秋是和他说过的。写了一年的小说,正式发表还没几篇就能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龙世辉心里突然冒出了个念头,这小子天生就是吃这碗饭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