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尊老爱幼王不死

  面对不公平,不平等的事情我们要怎么做,举起旗帜,摇起双手,大声呼喊,:“我要民主,我要平等,反对压迫,反对欺凌”。

  额,好吧,这个世界是没有民主的,老老实实做个顺民才能活的长久,才能有饭吃。

  面对老不死,这么大岁数的人,也没几年活头了,仅仅是吃鸡的爱好,尊老爱幼又是我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老不死也是王不死唯一的亲人,就当是为了满足老头临死之前最后的愿望了。

  摇摇头,王不死很不情愿的向着墙角走去。原来墙角立着一辆自行车,如果你眼神好一点,可以看到生产日期还是顺朝初年的,不得不说古代的商人还是有些良心的,质量上还是有保证的,这都过去几十年了,这自行车还能用,着实不容易。

  这辆自行车显然不是用来赶路的。经过了一些改装,这应该也是出自老不死之手,不是有人说过吗,当过兵卒的人,除了不能自己生孩子,其他的事情就没有不会做的。

  自行车后面的轮胎被支了起来,然后连上一根电线,很简单的操作,自行车就变成了发电的机器。很明显老不死也对物理学有一点研究,知道如何把动能转化成电能。

  王不死很不情愿的坐了上去,胳膊撑在车把上,双手托着腮,眼神空洞的看着山下,左脚右脚有规律的上下交替。

  很快,老不死的笔记本就显示正在充电中,

  不大一会,王不死就出了一身汗,而且屁股也磨得很疼,这自行车坐垫太硬了,王不死已经抗议过很多次了,这样长此以往下去,对自己的传宗接代会有很大的影响,那可损失太大了。

  只是王不死抗议是无效的,因为老不死穷。为此,王不死不得不在车坐垫上又铺了一些杂草树叶,却也总是效果不大。

  屁股传来火辣辣的感觉,不由得王不死放慢了脚步,只是老不死那边不愿意了,:“喂,小子,速度匀速点,电压不稳,笔记本烧了咋办”。

  额,王不死无语了,王不死只能继续努力。

  六月天孩子的脸,更像是女子化妆前化妆后,说变就变,刚刚还是艳阳高照,恨不得把每个人都烤化,现在却是雷电交加,马上就要狂风暴雨。

  看到这种情况,王不死笑了,终于自己解脱了。

  老不死想哭,面对这样的天气,在没攒够换电脑的钱之前,只能是坑队友了,老不死急恼着骂道:“王不死,要下雨了,愣着干什么,还不快收东西”。

  虽然老不死对王不死很严厉,但也不至于虐待他,下着雨还在外面待着,吃药也是要花钱的,以老不死现在的经济实力,能省则省。

  王不死高兴的答道:“好嘞”

  然后老不死就抱着电脑进了屋子,

  “额,好吧”王不死只能是无奈的吐槽:“年轻人伤筋动骨一百天,老人伤筋动骨就只能是去阎王殿了”。

  其实也什么东西可收的,除了自己抄写的那些书籍,也就是现在屁股下面的发电自行车,这是老不死视如生命的东西,首先王不死把发电自行车搬进来屋里,然后就是那些书籍桌椅。

  老天爷还是很给男主面子的,东西收拾完,雨也下了起来,旺财也跑回来自己的一居室,伸出舌头喝着雨水,然后从一角拔出埋下的鸡骨头,话说这下雨天,狗吃鸡骨头很配哦。

  小庙不是很大,显然几百年前山下的百姓,也不可能有余钱再建一座灵谷寺,庙里的泥塑佛像,也因为岁月的侵袭已经只剩下半截身体,不知情的人还以为这是一具无头尸体。

  相比于几百年无人光顾的寺院脏乱差,这里除了建筑显得老旧,条件差一点,但还是很干净的,这也是王不死经常打扫的缘故,不大的小庙,被分成了两个房间,还有一间算是厨房。好在王不死和老不死两大老爷们,也没有那么多的衣服和化妆品,一人一间房子也已经足够。

  王不死回到房间,静静地躺在床上,看着外面乌云压天,一天的疲惫尽去。

  电尾烧黑云,雨脚飞银线。急点溅池心,微烟昏水面。

  这又是一场大雨。

  外面的天已经暗了下来,一道闪电划破天空的脸,然后传来巨大的轰隆声。

  只听隔壁传来老不死的骂声“尼玛,还让不让人活了”。

  王不死一笑,猜得没错,老不死还在那屋里依靠仅有的电量坚持,只是这天气,风雨雷电的,大明一号还是难以坚持多久的。

  看着远处的天际,王不死感叹:“不知道给自己一铁锅的里正,会不会被雷劈死”。

  只不过,王不死肯定是会失望的,老天劈死的的也都是那些无家可归,无依无靠,毫无背景普通百姓,达官贵人,商贾士绅,他们自有天佑。

  说到里正李保国,就要说说山下的这个村庄,下面这村叫五户村,估计为爷们山上建庙的那些人,因为战乱,或是贫穷,或是其他的原因,早就全村搬迁到别的地方,现在山下的这些村民,都属于新移民,刚开始的时候只有五户人家,这也是五户村村名字的由来,五户人家互相通婚,你嫁给我大舅,我侄子又娶了你姑妈。不得不佩服汉人的繁殖能力,短短百年,五户村就变成了三百多户,人口一千五百多人的村庄,基本上每一家都是四五口人。但是在大明帝国这样的村庄还只是小村庄,这也是大明帝国不得不在贫民阶级实行计生政策的原因。老百姓太多,是要出乱子的。如果他们也有天下将相宁有种乎,安雀安知鸿鹄之志的想法,朱熹洛估计会很头疼。

  里正李保国是世袭的里正,他爹是,他大父也是,而因为自己的姐夫还在上面当领导,李保国里正的位子更是稳当,如果不出意外,李保国还是打算把里正的位子留给自己的儿子李小国的,毕竟这也属于朝廷干部,有工资的。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只是这山是不长庄稼的,靠水也没啥收成,因此好多的年轻劳动力都出去打工,这已经成为一种时尚。

  所以五户村留下的都是老弱妇孺,还有一些太懒的闲汉,不用想,他们肯定是单身。揭人不揭短,嫁人不嫁懒。懒,注定贫穷孤独一生。

  在村中的正中央,是一块比较大的空地,估计也是方便全村聚集,传达朝廷上级指示的场所,空地后面就是里正李保国的家。

  不得不说,李保国对于自己的房子还是很上心的,无钱不卖粮,有钱不盖房,很显然李保国对老祖宗的这一观点很不赞同,房子是可以传给后世子孙的,必须要建好,而且还要建的最好。

  因此李保国大手一挥就把老爹留给他的房子推了,然后让周围的几十户村民搬迁,当然面对村里最大的领导,被逼着拆迁的百姓,还是不敢反抗的。

  山下平坦的土地并不多,但愣是被里正李保国划拉出三五亩,不得不说大明帝国的官员,只要是想干工作,还是很有办法和能力的。

  每年大明帝国都会为比较贫穷的村庄发一些善济款,虽然朱熹洛和尚出身,但也还是挺想着老百姓的,例数各朝各代,每年都会在捉襟见肘的国库收入中,拿出很大一部分银钱帮助百姓的皇帝的还是不曾有的。包括那些记入史册,被后世称为千古名君之人。

  只是,好吧,每一位统治者想法总是好的,也都是想要为老百姓谋福利,让老百姓的生活都能够得到改善,可是下面干活的人,却不会一丝不苟的执行,一层层的盘剥克扣,已经成为常例,而这些银钱,自然也不会送到真正需要的百姓手中,百姓还是百姓,那些得到朝廷善款的百姓也是百姓。只是换成了有背景的百姓。

  由于李保国的姐夫在上面做官,五户村的善济款被层层克扣的还少一点,只是到了五户村,就直接到了李保国的手里,为啥,地主家里也穷啊。

  而李保国的豪华建筑,就是靠着这些善济款建起来的,由于每年朝廷的善济款资金有限,为此,李保国不得不等了近十年,才攒够银两,把自己的房子建起来。

  远远看去,李家大宅已经成为五户村的标志性建筑,如果你长了翅膀飞上太空,不出意外李家大宅还是看不到的,呵呵,不过几十米的高空还是可以的。

  李家大宅的建筑风格,在乡下农村还是很少的,据说当初李保国为了能够与众不同,不同凡响,独树一帜,引领大明帝国的建筑浪潮,设计师是请的国外的。

  楼是三层小楼,门口一边是大卫的雕塑,嗯,没穿衣的那种,而右边却是世界史上最美丽的残疾人--维纳斯。嗯,如你们所愿,李保国也没给她穿衣服。

  小楼的两侧各有四根罗马柱,用以支撑楼沿的重量,柱子上还有雕刻,龙啊,凤啊什么的,李保国还是没有胆子刻的,想都不敢想,这些都是皇家专用,否则他那当领导的姐夫也保不住他。但是刻一些花草还是可以的。

  门帘是镂空的条形石块。仔细看,你就会发现,这一条形石块是整整一大块石板雕刻而成,每个镂空的位置,尺寸大小也都一样,丝毫不差,可见这雕刻的技艺也不一般。仅仅这一块石板的价格,就造价不菲,让很多人望而生畏。

  既然是西方设计师的杰作,自然就少不了他们的偶像,耶稣大神,永远的那十字架,永远的那一身衣服。以及那处理过的酷酷发型。

  耶稣被李保国摆在了楼沿上方,估计对于耶稣,李保国还不是很了解,总以为耶稣就能本土的神仙一样,一专多能,既能保佑平安,又怎能趋吉避凶,充当门神的角色。

  而楼沿接壤的建筑,就是主建筑,也是李家大宅的核心地方。采用的设计是哥特式建筑,中间是尖尖的高塔,塔尖的下面就是正方形的窗户,而在窗户上却挂着大大的时钟,这估计是李保国的擅作主张,或者说图纸拿反了。总之这一点,和纯欧式建筑还不搭配,更不搭配的还有呢,原本应该外围是塔楼,估计也是预防战乱时自卫的,可能是资金不足,李保国就取消了这一外围塔楼,毕竟现在大明帝国歌舞升平,也不可能发生大的战争。李保国只是在主建筑的周围建了一圈的围墙。

  也许李保国对自己的威望很有信心,对于自己治下的五户村村民人品也是相当的自信,只是这围墙应该也只是象征性的,因为围墙不过两米高,一位成年人只要抬起胳膊就能够着。

  李保国对自己花费巨资建造的李家大宅很是满意,这也是百八十里最豪华的建筑,李保国觉得面上很是有光。也是经常在此搞接待。

  只是现在李保国,对李家大宅也有了一些不满,围墙太低了,以前一个月也就丢三只五只鸡,可是最近,一个星期就丢了四五只,难道是附近的狼下崽子了,李保国很是郁闷。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