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九宫八卦
我仔细查看着这个墓室,墓室内除了正中央的这颗青铜树之外,其它地方则是空空如也。
青铜树有三层枝叶,每层有三根树枝,树枝的花果要么上翘要么下垂。
三根上翘树枝的花果上站立着一只鸟,鸟一共有九只。
神树的下部悬着一条像是龙一样的生物,它的头朝下,尾在上,且神树和这条类龙一样的东西相贴合,几乎融为一体。
而最上方则是一颗类似人眼一般的东西。
看到这颗树的时候,我脑海中想到了一个存在于神话中的传说,扶桑,若木。
在《山海经海外东经》里有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的说法。
传说扶桑生长在东方,太阳升起的地方,是两根同根生长的桑树,传说它有数千丈,树叶全是红色的,也是太阳的栖息地,每天太阳都在扶桑树上升起。
若木则与扶桑相对应,若木位于极西之地,在昆仑山的西面,大小与扶桑相似。
传说太阳女神羲和,每天带着太阳从东方的扶桑到蒙谷、虞渊。
这时,太阳会落在若木上,所以若木会发出红光,覆盖天空。
扶桑是太阳升起的地方,若木则是太阳落下的地方。
而在扶桑和若木的下方有一条龙,按照神话记载,扶桑的龙是头在下,尾在上,而若木的则是头在上,尾在下。
当然这仅仅只是一个神话传说。
但看着面前的这颗青铜树,一时间我也有些疑惑,从先前的壁画来看,这座墓极有可能是有人为传说中的应龙所建造的陵墓,为何应龙的墓中会要摆放一颗这样的青铜树。
突然,我脑中灵光一闪,盯着面前这颗青铜树上的这条龙,脑海中思索起来。
应龙。
传说中黄帝大战蚩尤,应龙受天帝之命下凡帮助黄帝助战,而扶桑若木也有可以通天的神话,毕竟这九只鸟在古时候被称之为金乌,乃是太阳的化神,而羲和则是金乌们的母亲,在四川等地被称之为太阳女神。
山海经之中,羲和是帝夋的妻子,帝夋和羲和生十日,既十只金乌。
种种看来,一个想法出现在了我的脑海中,那就是这条龙代表的可能不是别的,正是应龙。
应龙从一边神树上天,从一边神树下天,而神树则是连通天地的载体,甚至神树也可以用等级制度来形容,最下方的是地,上面每一层三只金乌则代表太阳,最顶端的这颗类似眼珠一样的物体就和前面一样,代表的是神。
而应龙则是神身边的使臣又或者说是手下。
有关帝夋的传说大部分都来自于山海经之中,山海经里帝夋是羲和的丈夫,即是太阳的父亲,同时也是常羲的丈夫,常羲生十二月,既是月的父亲。
如此说来,帝夋作为日月之父,那么就是神,而这颗类似眼珠一样的东西极有可能代表的就是帝夋。
毕竟在山海经之中,帝夋还给了羿一把红色的弓让其射杀不听话的金乌。
种种迹象表明,帝夋在这里完全可以代表神。
如果这颗青铜树代表的就是扶桑若木的话,那么这条龙极有可能就是应龙,而眼球代表的神明则是帝夋,帝夋派应龙下凡。
想到这,这也似乎能够解释得通,为什么这个墓室里要放一颗青铜树在这里了。
因为,按照古人修建陵墓的规矩来看,墓主人生前的人物传记,经历等都要写下,这便是墓志铭。
前面的壁画则是如此原因,而这颗青铜神树也可以理解为修建此墓者对应龙的崇拜,当然也可以理解古人对神树,太阳,又或者干脆点的说,古人对神明的崇拜!
想到这里,突然间,我想到了什么。
传说中,扶桑树是龙头在下,龙尾朝上,而扶桑树在地理上可以代表东方,因为日是从此处升起,前往西方若木处落下。
我刚刚一直在寻找可以用作定位的方向,现在看来,我大可将这颗青铜树做为方向坐标。
虽说青铜树在墓室正中央,但青铜树仍旧可以当做坐标,毕竟这个墓室并不是只有八门,而是九个门,因为我们从一门进入。
修建者不会不知道八门奇门不能多开一门,但这里多开了一门,我原本以为这就是八门奇门,但现在来看,它可能并不是简单的八门奇门,而是改进的九宫八卦。
以青铜树做为东方坐标,再将整个墓室平铺。
所谓九宫指的是一宫坎(北),二宫坤(西南),三宫震(东),四宫巽(东南),五宫中(寄于坤),六宫乾(西北),七宫兑(西北),八宫艮(东北),九宫离(南)。
现在中间青铜神树的位置代表东,三宫震也作为东的坐标。
随着我眼中开始出现墓室平铺的构造后,三宫震的位置正是我们进入这个墓室的那扇门,换言之它就可以代表三宫震既是东方。
而休门属水,乃是水神,在八卦之中属于坎,一宫便是坎,坎代表的是北方。
以东方为坐标,那么其余八扇门在我眼中开始按照方位排列而出,而有一扇门不在八门之中,在九宫之中,它属于没有方位的第五宫居中。
所以它就是出路。
想到这的我激动的扭头喊道:“我找到了,那扇门就是出路!”
说着,我急忙朝着那扇门跑去,假阿七听到我说找到了,急忙跟了过来。
“找到了?”
我看了眼假阿七:“嗯,就是这扇门!”
说着,我试探着用手推了推石门,石门并没有机关的迹象,只是轻轻一推,石门就被推开。
迎面而现的则是一条狭隘且又黝黑的甬道。
甬道不过一扇门的宽度,但很深,电筒光无法照到其尽头,不知通往何处!
不过,既然已然确定,那么这条甬道就必定是九宫八卦中唯一的出路。
假阿七没犹豫,似很信任我,迈步就朝着甬道中走去。
我则紧随其后跟了上去。
甬道的修建方式也采用的是蜿蜒盘旋而下的建造方式,走了约近五六分钟。
眼前的视野逐渐开阔。
随着我们走出这条甬道后,面前则出现了一个差不多七八米大小的墓室,而这个墓室之中凡是灯光所照之处,全是各种各样精美的青铜器具。
地上甚至有大量堆积而成的贝壳以及很多刺眼夺目的黄金,有些黄金已经泛黑,但大多品相极为完好。
我朝假阿七微微一笑:“看来我们找到陪葬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