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你还会这个
丁俊杰道:“我到江城后就参加了进修班,学习了两个星期才分配岗位,我现在仍是在秘书科。”
江晓白笑道:“你还是走老路啊,如果被哪位领导看中了,当上专职秘书,也是很好的啊。”
丁俊杰笑笑:“我刚来,哪有那么快!先干着呗,专门打电话给你说一声,以后来江城了找我。”
江晓白答应,记下丁俊杰的电话后,聊了几句就挂了电话。
想了想,他又拿起电话拨打出去。
没多久电话接通,里面传来一个陌生的声音。
“你找谁?”
江晓白报了名字,道:“我找张市长。”
那边的声音道:“原来是江老板啊,我是唐副市长的秘书曾小伟,张市长去了新办公室,电话是……”
江晓白记下号码,道:“谢谢曾秘书,过几天新开的鱼头泡饭餐馆开业,我请唐市长和你一起吃饭。”
曾小伟显得很高兴,答应下来。
江晓白挂了电话后,微微一笑,办公室的变动,无疑说明张副市长升为市长后,唐副市长接替了常务副市长。
拨出新号码,那头同样是一个陌生的声音。
“你好,我是江晓白,请问张市长在不在?”
那边听了江晓白的名字,立即道:“江老板好,我是张市长的新秘书,我叫陈先进,张市长在的,我马上把电话转进去。”
江晓白客气的道:“陈秘书好,电话不用转了,我准备过来拜访一下张市长,方便吗?”
“方便!江老板过来就是,我立即给张市长禀报。”
“那谢陈秘书了,一会儿见!”
“好,一会儿见!”
挂了电话,江晓白给林嘉音打了个招呼,然后去到市政府。
江晓白很快见到陈先进,二十出头的样子,一个很精神的小伙子,英俊的脸上始终挂着笑容。
两人寒暄几句,陈先进把江晓白引进张市长的新办公室。
“呀,消失了这么久,我还以为你归隐了呢!”
见到江晓白,张市长揶揄的说道,显得很高兴。
江晓白笑道:“您交给我的事太多,这段时间忙惨了,这不刚松一口气,就来报到了。”
“油嘴滑舌!”
张市长笑着招呼江晓白落座,陈先进泡了茶以后退出。
江晓白先道了恭喜,然后道:“店里推出新菜了,要不,下午去吃大闸蟹和香辣蟹?”
张市长嘴角抽动:“你要是上个月20号说推出新菜了还行,这都11月了,你跟我说新菜?”
江晓白讪讪的笑了笑,确实不太新了。
如今无论是清江油焖大虾直营店,还是清河油焖大虾加盟店,全城几十家小龙虾店都已经在主打香辣蟹和大闸蟹了,张市长也早就去吃过几次了。
江晓白道:“不管新不新,我是请您第一次吃,您要是不去的话,那等鱼头焖饭馆开业的时候,我再请您!”
张市长哈哈一笑,“你请客当然去,正好我也有事跟你谈。”
此时已离下班时间不远,两人说笑着一起离开办公室。
张市长主动说道:“还是去官坡路那家吧,方便你去接你老婆,又离你回家近。”
江晓白嘿嘿一笑:“领导关心,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两人各自上了车,江晓白回调料品厂办公室接林嘉音和江珊,张市长则让司机拐路去接人。
等江晓白到官坡路13号店的时候,没有看见张市长的车,就知道领导又去接人了。
他让林嘉音先进店安排菜,自己在店外等候。
没多久,张市长的车到了。
不出所料,又接的是付德正。
在青州市,能让张市长主动去接的人不多,但付德正绝对是其中之一。
“社长好!”
江晓白笑着打了一个招呼。
付德正道:“你最近很忙啊,一天人都见不到人,我几乎怀疑自己把广告部承包给叶光斗了呢。”
这段时间,《青州日报》上刊登了不少广告,但都几乎是叶光斗一手操办的,江晓白根本没在报社露面。
江晓白递过去一支华子,笑道:“那说明我慧眼识英才,培养出一个能独当一面的人才。”
付德正接过烟,嫌弃的道:“别得了便宜还卖乖。”
三人说笑一阵,抽完手里的烟,才一起进了店里包房。
没办法,张市长和付德正都知道林嘉音怀孕了,进了包房就不能抽烟了。
包房里,酒菜早已齐备,几人进来后就开动。
江晓白仍是没喝酒,张市长和付德正两人对饮,三杯过后,张市长对江晓白道:“你之前说办学校的事,批复已经下来了,你打算办在哪里?”
江晓白心里一喜,立即道:“张市长,之前我给您说把栖凤山打造成青州的地标中心,吃住游娱都有了,文化底蕴还缺一点,不如就把学校建在栖凤山下。”
张市长想了想,道:“那就在你那块地旁边,正好有一块三百多亩的空地,你要的话,按上次的价格出让。”
江晓白立即答应,表示明天就去办理。
张市长点点头,道:“另外就是今年青山、七里坪、鹿苑坪等乡的黄豆大丰收,豆制品厂在各乡收黄豆,让这几个乡的农民得到了实惠,我问下你,明年豆制品厂的销售究竟如何,如果我们政府明年在全市推广农民种黄豆,到时候能像今年一样的都收了吗?”
江晓白略微沉吟,道:“我不太了解农村现在的情况,但如果政府愿意推动的话,不仅黄豆,还有辣椒、姜、大蒜、向日葵、花生、南瓜这些都可以大量种植,我可以和农民签订回收合同,保证价格,同时传授农民大棚种植的技术,像大蒜、白菜等蔬菜,一年四季都可以有新鲜菜吃,不受季节影响。”
张市长和付德正都是一惊,两人互看了一眼,付德正道:“你还懂这个?”
江晓白道:“国外早就在采用大棚种植蔬菜了,多看点书就知道了。”
张市长撇了撇嘴,江晓白的这套说辞,他耳朵里都听起茧来了。
他关心的不是这个,而是江晓白愿意跟农民签订回收合同,以及大棚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