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实在有些离谱

  刘欣雨去津市是因为王嫚丽的一句话,当然只是去碰碰运气,不过刘欣雨的运气一向不错,津市之行还真让她淘到了合适做羽绒服的面料。

  虽然没法与几十年后的面料相提并论,却是这个年代国内最适合做羽绒服的面料。

  面料有黑、红和藏青三种颜色。

  刘欣雨拿出包包里的三丈津市布票,这是来津市之前托人花大价钱买的,正好三种颜色的布各扯一丈。

  从商场出来,刘欣雨神清气爽眉开眼笑。

  张洪亮则化身跟班随从,肩上背着装着水和干粮的双肩包,手上拎着打成包袱的面料。

  有了合适的面料,刘欣雨就有些迫不及待了,要不是还有些需要在津市购买的东西,大概会直奔火车站坐上火车回京城了。

  “张大哥,要不要去尝尝津市的包子,老有名的!”当刘欣雨终于将要采购的东西采购齐全,时间已经近中午,于是看着张洪亮提议道。

  刘欣雨当然吃过津市那个有名的包子,事实上当她不断是辛雨的时候,不计其数地来过津市,当然也没少吃这个品牌的包子,说真的性价比一般,因此并不喜欢。

  考虑到张洪亮肯定还没吃过,好不容易来一次津市,当然要让张洪亮品尝一下津市的特色。

  虽然包包里带着干粮,既然刘欣雨有此提议,那就去尝尝吧。

  刘欣雨点了一笼猪肉包一笼三鲜包,发现价格十分亲民。

  包子端上来之后,刘欣雨拿起快子品尝起来,发现这个年代的包子与她吃过的面子有着很大的不同,眼睛不由地亮了亮。

  包子的味道确实不错,皮薄馅多,食材十分新鲜。

  可惜的是几十年以后,包子的用材没现在这第新鲜,做馅的肉用的都是冷冻肉,口味不尽人意,价格却高得吓人。

  一笼八个包子最便宜的也要九十二,最贵的三鲜包一个就是三十五,一笼三鲜包的价格达到了二百八,实在有些离谱。

  从津市回来,刘欣雨就开始缝制羽绒衣。

  大概是看到了收益,宰鸭场开始积极收集鸭绒,前几天主动打电话联系刘欣雨,每个月可以提供两斤鸭绒,问刘欣雨要不要?

  只要鸭绒符合她的要求,刘欣雨当然来者不拒,不过她也提出了自己的要求,那就是鸭绒需要进行清洗并晒干,经过清洗和晒干的鸭绒每斤加价五元,并提供清洗和晾晒的方法。

  有了鸭绒,可以给家人每人做一件羽绒服,还可以给自己做一床羽绒被,刘欣雨越想越兴奋,兴奋之后却又头疼不已。

  让刘欣雨头疼依然是面料,她没有那么多的布票采购面料。

  有过一次教训,存折上又有了一万多,现在刘欣雨倒不是那么着急赚钱了。

  如果得不到合理的收益,刘欣雨暂时并不打算把羽绒服、羽绒被的制作转让出去,不如等两年,等到私人可以办厂的时候,让陈招娣办个厂子自己生产羽绒服、羽绒被。

  嗯,这样的话,与宰鸭场的关系不能断,最好能多联系几家宰鸭厂提前做准备。

  不过现在嘛,还是先把自己要穿的羽绒服先做出来。

  为了保证羽绒有质量,在清洗晾晒之后,刘欣雨又将这些鸭绒放在蒸屉时进行了高温消毒,然后暴晒最后烘干。

  虽然条件有限,但是能用上的基本都用上了,经过处理的鸭绒质量几乎可以与辛雨时期的鸭绒媲美了。

  经过几个晚上的努力,第一件羽绒服终于完工了。

  外形款式与盛华出品目前正在热卖的棉袍有些相似,不仔细看还真看不也有多大的差别,最多就是面料不一样。

  考虑到京城冬天的气温比较低,加之宰鸭场能给刘欣雨提供更多的鸭绒,因此这件羽绒服的充绒量将近三百五十克。

  这个充绒量已经属于高端羽绒服充绒量的顶配。

  虽然充绒量达到三百五十克,整件大衣的重量却差不多只有棉袍的一半,保暖性却远超棉袍。

  刘欣雨穿上羽绒服在屋里来回走了两圈,对这件羽绒服十分满意。

  有了第一件,做第二件第三件就容易多了。

  当京城的第一场雪飘飘扬扬撒向大地的时候,刘欣雨也把男式羽绒服也做了出来。

  母庸置疑这件男式羽绒服是按张洪亮的尺寸做的。

  张洪亮身高差不多一米八二,衣服尺寸比较大,所用之绒自然更多,足足用了四百克。

  当张洪亮穿着这件羽绒服出去走了一圈回来,大冷的天居然头上冒汗了,其保暖性十分喜人。

  现在刘欣雨手上还有一丈黑色的面料,刘欣雨打算给刘厚兴做一件羽绒服。

  最近刘欣雨正在想办法搞津市的布票,等有了布票刘欣雨打算再去趟津市,多买点这种布料,最好是给家里老老少少都做上一件。

  “对了,差点忘记,给你。”张洪亮把羽绒服从身上脱下来叠好放在一旁,从双肩包里拿出一个小纸包递给刘欣雨。

  刘欣雨接过小纸包打开一看,顿时眉开眼笑,里面是几张面额不等的津市布票,加起来有六丈七尺,可真是不少了,足够给家里老少全都做上一件羽绒服。

  不过很快刘欣雨就压下不断涌上心头的兴奋,问张洪亮道:“你去黑市了?”

  张洪亮连忙摇头,他是党员,又是学生干部,可不敢去黑市。

  这些布票是托来自津市的同学从亲朋好友手上收来的,价格比黑市低同时也安全,当然钱是肯定花了的。

  不过这点钱他还花得起,毕竟现在他不仅仅只是盛华的模特,还给京城某鞋厂拍了宣传照片,虽然都是按拍照的次数算报酬,而且单次的报酬都不算多,但是养活自己绰绰有余。

  刘欣雨却十分坚决地表示这个钱必须自己出,张洪亮当然不肯收,两人扯了半天皮,最终不了了之。

  比起布票,难道不是刘欣雨做的羽绒服更值钱?

  刘欣雨只得把准备给刘张洪亮的五张大团结重新收了起来。

  看重生年代:我成了农家小锦鲤。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