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集 中国攻略 223 海上定策

  第六集中国攻略223海上定策</p>

  “稗史漫传曾羽化,千秋一例不平鸣”,在太平天国诸王中,给叶枫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又是正面的,石达开是其中之一,这位太平天国的翼王,据性情温厚,很得部属爱戴,又深具军略,就连他的敌人,也都给出很高的评价,在后世的许多评价中,虽然也有争议,但是站在那个时代的角度,这绝对是一位有勇有谋的人物。</p>

  历史上,石达开最终的发展方向是四川地区,叶枫虽然不知道细节,但也能估计石达开是打不下浙江或者福建的。</p>

  在知道两省总督王懿德是怎样一副德性以后,叶枫开始还有些奇怪,难道这样的对手石达开都不能取得胜利?不过他很快想到,石达开的敌人早已经不是王懿德这种无能官员手下的兵将,而是各地兴起的团练,在围剿太平军的战场上,主力已经成为以湘军为骨干的团练武装。</p>

  天京事变以后,太平军的形势也曾一度好转,只是因为清廷一贯排挤汉人,任用满洲亲贵统领江南江北大营,罢了曾国藩,自断臂膀而已。等到曾国藩复出,统领四省军务,很快将大伤元气的太平军扑灭,孤军奋战的石达开也不能幸免。</p>

  “徐先生如何看待太平军?”叶枫和徐荣村站在船头,看着越来越远的福州港,低声问道。</p>

  徐荣村沉吟了一会,才道:“不过是汉之黄巾,唐之黄巢而已。乱国有余,治世不足。”</p>

  叶枫笑了笑,太平军战略上最大的问题便是缺少稳固地后方,过早进入南京,导致四面受敌,一直处于作战状态,缺少建设。到了天京事变以后,除了天京附近。其他各部虽然声势浩大,却沦为流寇,他们缺少的就是朱元璋广积粮、缓称王的战略,最终落得和汉末黄巾军一样的结局.</p>

  他也忍不住感慨:“好一个乱国有余,治世不足。那么徐先生以为,接下去便是乱世?是三国呢,还是五代?”</p>

  徐荣村满脸忧色:“时移世易。今时不同往日,如今地方豪绅拥有的力量比诸从前更加强大,兵甲器械也更精良,太平军所过之处,皆遭攻击,内部又起纷乱,自损力量,或有曹操可挽狂澜于即倒。”</p>

  “黄巾军就是这样败了。”叶枫头道。</p>

  “但是如今的地方团练又不同于关东诸侯,曾国藩大人守制丁忧,湘军的军权已归属朝廷,已无分裂地可能,”徐荣村作为商人,当然希望国内的环境能够安定。</p>

  叶枫哈哈大笑:“徐先生不止是个商人。这政治眼光也很敏锐,朝廷就是怕形成地方割据,才夺了曾国藩地权。可在我看来,这个朝廷已经**透,都是王懿德这样的无能官吏,他们用不好兵,湘军始终是曾国藩的,他迟早要复出,只不过清廷统治早已根深蒂固,更加上周围列强环伺。分裂定然不会。割据或许可能。”</p>

  叶枫清楚地知道未来的历史走向,太平军终是败了。曾国藩复出后曾任两江总督,督办四省军务,以他当时的影响力,有湘军在手,加上胡林翼、左宗棠、李鸿章、刘坤一、曾国荃这些人的支持,起码南中国已经在手。在中国的历史上,这样地情况并不少见,是什么原因让这些军权在握的汉臣无动于衷,叶枫很难猜测他们当时的想法,他只是可惜中国可能错失了一次成为近代强国的最好时机。</p>

  叶枫一直在思考自己的中国攻略,除了以技术和投资大力发展工业,一直也没有确定具体的策略,因为他面对的是一个无比保守的老大帝国,他地这种努力很可能会遇到各种料想不到的麻烦。尤其是清廷统治者不可能站在整个国家和民族利益的立场推行新政,骨子里都藏着保守两个字,只有在逼不得已时,才会做出改变,也许只有推翻这个保守的政权才能看到希望。</p>

  但是,要推翻这个保守的政府也不容易,太平天国运动一起,全国各地纷纷举办团练,围追堵截,屡败屡战,始终不曾放弃。固然有太平天国政治举措不当的原因,但是后来洪仁玕推出《资政新篇》也没得到太多支持,这也明中国人地思想还没有转变,还抱着忠君守地那一套,这也许就是曾国藩没有造反的原因。</p>

  那就等他们慢慢改变?叶枫觉得这样也不行,事实证明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推动,革新是很困难的,包括叶枫想要大办工业,也会遇到很多障碍。即便是后来曾国藩、李鸿章发起的洋务运动,起步比日本早,成果却比日本,期待它逐步改良,在世界飞速发展的情况下,显然是不合适的。</p>

  试想,以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的权势,也只能徐徐而前,不是他们认识浅薄,实在是清廷中阻力太大,修电报、开矿山、筑铁路都要与龙脉扯上关系,辛辛苦苦派出留美学童,却因为辫子问题半途而废。等几年以后,清廷平定太平天国,恢复对地方的控制权,叶枫想大办工业也不可能。</p>

  如果叶枫要比曾国藩等人更进一步,搞国中国,以割据的方式来推行自己地工业计划,那就只有向太平军举起屠刀,趁着曾国藩蛰伏地时候,力挽狂澜,依靠军功得到封疆,但是从感情上来,这是他不愿意做地。</p>

  而且也很难到时候清廷对他这样的汉臣就不会动刀子,没有了太平天国,清廷以举国之力来征讨,他或许就是下一个太平天国。</p>

  那就只有用暴力了?叶枫眼中闪过一道精光,战争会带来动乱,也会引起各国地觊觎,但从长远来看,世界殖民时代还有很多年,以后还有两次世界大战,今后的一百年都是中国的发展机会。如果因为害怕动乱而保守的话,可能今后一百年都在动乱,就好像原本那个时空一样,也许迟乱不如早乱,早乱早结束早新政。</p>

  </p>

  日本就是最好的例子,自1854年它们被美国的军舰轰开国门,其后十余年也一直动乱,到了1868年明治天皇登基,取得倒幕战争的胜利,开始实行新政,一旦步入正轨,便飞速发展起来。二十年后即成为近代化强国,三十年后更是毫无悬念地击败了推行洋务运动的清朝。</p>

  就算让中国乱上十年,也好过继续乱一百年,曾经发生的历史已经是最糟糕的了,何不尝试走出一条新路?想通这个问题,叶枫顿时觉得眼前豁然开朗。</p>

  如果在这个动乱中有人趁火打劫,那也无妨,等到国家强大了,自然可以连本带利拿回来,更何况即便是保持稳定,清廷在历史上也失去了黑龙江以北的广阔领土,失去了朝鲜、琉球、安南等藩国,后来还失去了外蒙古,再也无法取回。</p>

  而这一次,虽然同样可能失去一些东西,但是一定能成功收回来。</p>

  十年征伐,十年生聚,二十年后就是新帝国!</p>

  叶枫望着大海,不确定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但总要去试一试,不管如何做,首先要将基础夯实,在台湾建立足够的实力,同时密切关注大陆形势的发展,寻找机会。</p>

  回到台湾以后,叶枫首先前往府城拜访直接上司,台湾知府兼按察使衔分巡台湾兵备道孔昭慈,也就是当前台湾府最高军事、行政长官。</p>

  孔昭慈是曲阜人,孔子后代,为政兴利剔弊,一直在福建做官,颇有些政绩。叶枫便投其所好,表示要在淡水厅兴办教育,打击匪患,两人相谈甚欢。</p>

  离开府城以后,叶枫却再次委托徐荣村花钱捐官,他的目标就是孔昭慈身上兼着的两个头衔,无论是台湾知府也好,兵备道也好,既然是兼着的,那就可以补缺,花多少钱不是问题,何况叶枫现在已经是同知,再捐高一级的府道完全可以,这也是清朝可以认捐的最高品级。</p>

  在淡水厅治所竹堑,叶枫只是露了个面,便以徐润为幕僚,暂代处理日常事务,然后就赶回鸡笼,在那里,他带回来的技术人员已经搜集到很多资料,就等着设计规划,然后开工建设。</p>

  在陈步云的努力下,鸡笼附近的移民村落、本地生番和大家族也都派出了代表,参加陈步云口中由新任同知大人召集的协商业协会议。</p>

  他们对这样的一个新法感到很好奇,同时也看到了这些日子突然出现在鸡笼不同地方的勘察队伍,甚至差发生冲突,但是看到护卫队手里拿着的火枪,腰间别着的火铳面前,还是进行了克制,就等着从同知大人那里得到合理的法。</p>

  更多手打全文字章节请到【——】【-网】阅读,地址:www</p>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