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敲敲警钟
俗话说旧病床前无孝子,初七一早陆政东就不得不离开京城了,好在今年的两会会期比较早,三月初他又可以到京城来。
到了安新,陆政东也就开始忙碌着,节后如何收心开始工作,这之前都有安排,虽然忙碌,但并不乱,只需要按部就班就展开就是。
晚上回到住处的时候,司机小赵嗫嗫了嘴,除了工作时间,书记很少用他的车,甚至在空闲的时候还放他的假让他陪陪老婆孩子,这点令他感激之余又有些不安,
因为随着传呼的兴起,手机的普及,几乎所有领导的小车司机都是二十四小时待命,就算再晚一个电话打过来也得咕噜噜的起身复命。
他倒也和书记表示过,只要用车,他随时候待命。
但书记却是一笑,并不作答。
这让他心里很是不安,书记只在工作时间用司机开车,那说明他这个司机是根本还没进入书记的心里,肯定是很多东西没有做到位,要是再不清楚那里让书记不满意,只怕过些日子就该被撤换了。
在这样的不安驱使下,他也想表表态。
陆政东也看出来了,想了一下说道:
“小赵你很不错,开车技术好,人很踏实本分,我喜欢踏实本分的人。”
小赵一听这才释然,咀嚼着书记的话,若有所得……
对于秘书和司机,陆政东一向都是很注意的,事实上官员有千百种。但归根结底其本质的核心就是权力。从一个角度讲。只要是能够掌握或者变相掌握权力的人也都应该称之为官员,而这些领导的身边人,无疑是距离权力中心最近的人,不管是狐假虎威,还是领导的默许纵容,总之会让别人相信他们,这就是一种权力,而且是一种颇有影响的权力。可以说是不是官员的官员。
正是因为如此,这些人最容易出问题,而一旦出问题,不管他是不是有什么,都会给他造成不良的影响,但这些人你又不能让他一点念想都没,那样他们也会离心离德,甚至产生怨恨情绪。
所以,对这些人如何做事需要考验人的政治艺术的。
陆政东下车上了楼,却见转角的阴影中走出一个人。叫了声:“书记。”
是唐中凯,陆政东就笑。道:
“是中凯市长?进来坐吧。”
唐中凯跟在陆政东身后进屋,换上拖鞋,笑道:
“我可是空着手,就是带张嘴给书记拜个晚年了。”
陆政东笑了笑:
“空着手好,你提些东西来,我又让你提些东西回去,大家都麻烦。”
陆政东从不收钱,但是对于不是很贵重的礼物,该收还是得收,这是一种人之常情,不收反倒是让人心里不踏实,变成孤家寡人了,有时候该和光同尘的还是得和光同尘。
陆政东示意唐中凯坐,亲手给他倒了一杯茶,唐中凯忙站起接过。
在客厅里坐也是有讲究的,唐中凯坐了茶几侧面的沙发,陆政东坐在居中的长条沙发上,点上颗烟,又将烟扔给唐中凯,别看动作随便,却透着亲切,这样的小动作实际上是在表达着一种亲近的味道。
“咋不给我打个电话?等了一会儿了吧?”
陆政东吸了一口烟然后才问道。
唐中凯忙道:
“没有,这刚上班书记肯定要处理一些积压的事务,所以我也就估摸着时间过来的,刚到没一会。”
陆政东点点头:“那就好。”
随即就笑着问:“关于企业急需成熟的技术工人的事情你做过调研研究没有?”
唐中凯一听心就是一安,忙道,
“做过,以前是我太急功近利,看不到书记地长远目光,那天被书记批评后我回去自己沉下去,和社保局同志谈过,也和不少企业的人了解过,这方面的缺口确实会越来越大。真要是不未雨绸缪,到时候可真就抓瞎了。”
陆政东就摆摆手:
“其实一地的发展最终结果落脚到的是企业的发展,而企业的发展始终离不开环境,把环境打造好了,结果就是水到渠成,不然就会走弯路,就会耽搁,重过程才会有好的结果,只要记得这个原则,就算领会我的精神了。”
唐中凯点点头:
“嗯,这就和踢足球一样,只有全场协调好了,临门一脚就不会少,破门成功也就是当然的结果。”
唐中凯在陆政东面前的表现,实在不像市委常委,副市长,倒更像向市委书记汇报工作的处级干部,但没办法,从最初在市政府一点点见识了陆政东的手腕和能力,唐中凯在陆政东面前却是怎么也拿不起同级干部的架子,唐中凯也知道这样的表现未必能被陆政东看重,说不定还会看轻自己几分,但知道是知道,火候却就是拿捏不好,正所谓无欲则刚,他自己也知道他是想法太多了。
唐中凯犹豫了一下,才道:“书记,关于经济部门干部出国考察那块我又有个新想法。”
陆政东笑笑,唐中凯应该是为了完成经济指标,曾经在经济部门的人面前许下了些承诺,是以才会一而再,再而三的向自己下说辞,就笑道:
“关于这个问题,你同罗浮黎市长沟通下,市政府那边没有异议,我当然没意见。”
唐中凯微微点头,心里知道这事多半是黄了。
罗浮黎虽然在会上是表示了同意,但此一时彼一时,现在他把这事提交上去,市长肯定是会拖而不决,而书记看样子是不打算一开始就和罗浮黎弄得太僵,这事也就不会有下文。
但这不是他愿意看到的结果,不过既然书记是这样一个态度。自己如何在书记可接受的范围内架空罗浮黎可就需要仔细思量思量了。
唐中凯想了想又道:“书记。有一项人事任命想同您汇报一下。”
陆政东微微点头。
唐中凯就是一喜。他本以为书记会叫他去同钟柏发沟通呢,却不想书记却是一副洗耳恭听的模样。
唐中凯仔细斟酌了一下说辞,才道:
“政府办的副主任钟福磊,工作一向循规蹈矩,任劳任怨,上个月下去调研时还出了车祸,住了将近一个月的医院,钟福磊现在岁数也大了。眼看到了退休年龄,却一直没解决处级待遇,书记,这是他的材料。”
钟福磊却是有备而来,从公文包里拿出材料递给陆政东。
唐中凯这叫投石问路,他又哪里会关心临退休的干部?只不过这名老同志确实应该解决一下待遇问题,唐中凯想在市政府一些中低层干部的人事任命上拿到话语权,是必须得到陆政东支持的,而涉及的第一项人事任命,必须给陆政东以好感。则再向陆政东汇报人事工作就顺理成章。
陆政东却是摆摆手,说:
“老钱的待遇。早就应该解决,我知道这名老同志,也很清楚他的为人和作风,这事儿你同柏发书记沟通一下,让组织部门尽快落实。”
陆政东当过市长,对市政府的主要工作人员是熟悉的,钟福磊虽然在能力上有所欠缺,但做事认真,是市政府的老黄牛,每次见到他,陆政东心里总会念叨一下该解决解决这名老同志的级别待遇问题,这其实也是给年轻人一个信息,少说多干,领导是记在心上的,但每次一转身却又忘掉,今天被唐中凯提醒,不由得略有些歉意。
唐中凯见来的最主要目的达到了,也就不再罗嗦,就收起材料,笑道:“那书记您休息,我就告辞了。”
陆政东微微点头,送唐中凯到门口,看着唐中凯的背影,陆政东笑笑,唐中凯实际上还是比较实诚的一个人,花花肠子绕的弯弯不多,他的心思陆政东心知肚明。
他想同罗浮黎和安金山斗,陆政东乐见其成,当然,这种斗争是必须在自己控制范围内的,不能影响工作,影响安新的发展大局,而且对于唐中凯他也不能只是一味的压制,他在出国考察的事情否决了唐中凯的提议,就得在这方面给他一些信心,如果一味压制唐中凯,一来会令唐中凯心里觉得五味参杂;二来在市政府安金山是不可靠的人,对于他的命令多半是阳奉阴违,加上一个罗浮黎,现在还很难说清楚是一个什么样的态度,如果不支持唐中凯,那么他的意志未必能在市府得到充分的贯彻执行。
让唐中凯尤金忠等人和罗浮黎安金山保持一种良性的竞争关系,这才是在斗争中秋团结,这样慢慢进行磨合,慢慢接受自己。就是现阶段陆政东对罗浮黎的态度。
过了正月十五,省国土资源局一行到安新考察,会见结束后,陆政东就把分管这块的尤金忠留了下来,进了办公室,尤金忠就先给陆政东递烟,看到尤金忠拿的是芙蓉王,陆政东就赞许的点点头。
现在的烟是越抽越高档,玉溪芙蓉王也就是很多跑业务的人抽了,稍微有点层次的干部软中华就不在话下,还有人抽的是黄鹤楼1916,据说都炒到一百八一包了,还很难搞到,这些烟自然不是自己买的。
陆政东接过尤金忠递上的烟点上,笑呵呵道:“最近和罗市长配合的怎么样?没再欺生给人家制造啥难题吧?”
尤金忠心里就是一宽,陆政东和他的谈话却比前几次随便多了,少了些公事公办的味道。
尤金忠忙道:“哪能呢?书记讲过全市一盘棋。再说,姜是老的辣,和罗市长接触久了,才知道他身上有许多闪光点值得我学习,书记,我在这儿表个态,以后我一定在罗市长的领导下,将政府的工作干到实处。”
尤金忠话里自然是表达的另外一层含义,所谓的全市一盘棋,那操盘的是书记,在这个原则下支持市长的工作才是正道。
陆政东掸了掸烟灰,点头道:
“这态度就正确了嘛,你能自己想通,想透,也不枉我对你地期望。随着安新的发展,会有越来越多的工商企业和房地产企业进入我市,用地这一块,你可要把好关,虽然现在市里实行了招投标制度,但依然要把里面的环节理顺,特别是现在的工业用地和商业用地的价格差是很大的,
尤金忠点了点头,他知道,招拍挂制度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什么,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但出台这么一个法规总比由政府部门操纵地价,暗箱操作好得多,也给他给了一个非常好的挡箭牌。
而书记专门提及工业用地和商业用地的价差问题,肯定也不是无的放矢,肯定是有人在打这样的主意。
尤金忠猜对了一半,还有一半没猜到,陆政东确实担心有人玩偷梁换柱的把戏,把审批的工业用地转换花样进行房地产开发,但更重要的是带有点告诫尤金忠的味道。
江南某省的副市长就出过这样的大问题,就是把工业用地转变用途,这样价格可以上涨十倍甚至二十倍以上。但原则上讲,土地用途不能轻易转变,除非政府特批。而这个特批的权力,就掌握在主管房地产开发的副市长手上,结果就一笔就受贿将近一亿,从而创造了共和国单笔受贿之最,使他跻身于新共和国成立以来“第一贪”的交椅,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而舆论也为之哗然,将焦点聚集于当地,其中原因,倒并非完全是因为这人官当有多大大钱贪得多。
而是就在案发前的几年内,全国各地的纪检监察机关检察机关的同行们纷纷云集于此地,一拨拨前来考察学习当地的廉政建设先进经验。
报道称,那里有一套独特的教育干部的方法,有一种群体性长期性的廉洁奉公的氛围,苏州的干部创造了廉政奇迹,二十多年来,当地市委书记中,没有一人因**问题受到处分;近十年,当地的历任市委书记市长人大常委会主任政协主席,以及下属各区县级市四套班子的近百名“一把手”,在任职期间也无一受到过党纪国法的处分,被冠之为“百官共廉”。
当地政界人士认为,出现“百官共廉”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创设了一套新的廉政制度,其主要着眼点在于三条:一是调整权力结构,削减个人权力,对权力进行制约和分解;二是引进市场机制,让权力使用的过程在公开透明的情况下达到公平;三是运用经济手段,调动广大干部的廉政自觉性。
谁想到,宣传了数年的“百官共廉”经验,居然不攻自破。从此,再也没有哪家媒体,敢再提所谓的“百官共廉”了!
像这样大的案子,不可能是单独作案的。肯定有有多名官员被“找去谈话”或被撤换。城建交通就像两个黑洞,不知多少官员被吸进去,那就是一场地震,这将会给安新的发展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所以制度建设要抓,警钟要敲就必选要经常敲……(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