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ABC谋杀案》

  至于具体内容就更没有问题了,作为一个推理小说迷,唐宁可是正经看过不少推理小说,虽然现在抄袭福尔摩斯是已经来不及了,但自己大可以抄袭阿加莎-克里斯蒂、东野圭吾甚至青山刚昌啊!(吸取上本书的教训,这次不抄福尔摩斯了,也不跟柯南道尔对抗了,相反还要成为好朋友,甚至一起去破案!)

  于是唐宁兴冲冲的对康斯坦丁说道:“康斯坦丁先生,其实我也很喜欢写推理小说,等过一段我写好了,可以向贵刊投稿么?”

  康斯坦地点点头答道:“这个当然没问题,没想到唐宁医生原来也喜欢小说,而且喜欢的也是推理小说,难道你们医生都对这个题材这么感兴趣么?”

  唐宁想了一下,然后答道:“大概是因为医生是除了警察之外接触这个世界黑暗面最多的职业吧!”

  在诊治完毕,送康斯坦丁、奥黛丽和罗伯特离开之后,唐宁便开始迫不及待的拿出纸笔开始了“文抄公”大业!

  这次唐宁选择抄袭的是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代表作《ABC谋杀案》,虽然这个案子没有《尼罗河上的惨案》、《东方快车谋杀案》和《无人生还》那么出名,但案件本身足够精巧,推理小说的新手很难在第一次看的时候就能猜到凶手是谁。

  当然了,另一个考虑就是不能一下子就把最好的东西拿出来,要循序渐进,否则起点太高,读者对你的期待也会特别高,如果之后没有比这更好的作品,读者会很难接受的,所以像《东方快车谋杀案》和《无人生还》、《罗杰疑案》这样的大杀器得留在关键时刻才能使用!

  另外唐宁吸取了后世对于阿加莎克里斯蒂和柯南道尔的评价,那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只知道福尔摩斯而不知道波洛,究其原因就是福尔摩斯的故事更偏向于冒险,所以节奏紧凑、铺垫不多、很容易一下子就抓住读者;而阿婆的作品是实打实的古典推理,而且多了对市井生活的描绘,对人物的刻画也过于细致入微,这就势必会拖慢节奏,导致一部分读者失去阅读的耐心。

  因此唐宁这才借鉴了他之前作为网文写手的快节奏写法(黄金三章、装逼打脸),缩略了除了主角之外的人物刻画和环境描写,硬生生将一本中篇小说压缩成了短篇小说,甚至还在里面给主角开了一个后宫(因为这里的主角就不是波洛这个老头子了,而是一位年轻帅气的小伙子......)

  几天之后,唐宁便借着康斯坦丁陪妻子来做针灸的机会,将《ABC谋杀案》的初稿递给了他。

  最初康斯坦丁还想着礼貌性的看一下就行了,但没想到一看就停不下来了,最后更是连声夸赞道:“非常好!非常好!这才是我们想要的侦探故事!不但剧情曲折离奇、引人入胜,最难得的是篇幅也刚好合适!”

  其实最初柯南道尔犯的就是这种错误,他在将《血字的研究》寄给《康希尔》杂志,被拒稿的理由就是“作为短篇故事太长、作为一本书又太短!”,所以说对于一本杂志来说,小说的篇幅是非常重要的,太长的话会增加印刷成本,而且如果下一期的作品字数相差太多,会让读者产生不划算的心理。因此在柯南道尔专职写作之后,他的作品几乎都是短篇,而且篇幅都差不多!

  “对了、唐宁医生,你这也是打算以这位波洛侦探为主人公写的系列故事么?”康斯坦丁追问道。

  唐宁点点头答道:“没错,而且已经想好了几个创意,如果这篇《ABC谋杀案》能够不被读者讨厌的话,那么我就动笔继续写下去!”

  康斯坦丁安抚道:“这点你不用担心,我觉得这部小说非常的不错。这样吧,今晚我就好好的拜读一下您的作品,然后明天就向主编申请,我相信一定能够通过,而且我相信销售的前景也绝不会太差,所以请您放心大胆的继续创作新的故事吧。”

  两天之后康斯坦丁兴冲冲的跑了过来,开心的对他说道:“托尼,好消息、好消息啊!主编同意刊载你的侦探小说了,而且开出了每篇三十英镑的高价,另外如果你肯签约我们杂志社、成为我们的专栏作家的话,那就专门给你开辟一个板块用来连载波洛的侦探故事,而且价格也提到每篇三十五英镑,怎么样,算是好消息吧?你看,我连签约合同都拿来了。”

  因为柯南道尔的《血字的研究》一共只拿到了二十五英镑的稿费,所以康斯坦丁觉得三十英镑已经是个非常高的价格了,毕竟《ABC谋杀案》的篇幅只有《血字的研究》的一半,但唐宁自然不会这么看,所以在仔细而缓慢的看完了签约合同之后,他摇摇头说道:“额,我还是选择三十英镑每篇好了。”

  康斯坦丁大惑不解的问道:“为什么不选择签约专栏作家呢?那样你以后可就有了一份稳定的收入啊。”

  唐宁心道虽然现在看来三十五英镑是不少,但我的目标可是一百英镑,不过嘴上自然不能这么说,而是谦虚的说道:“额,我写作的速度比较慢,如果成为专栏作家的话,万一当月没写出来新作品,岂不是会害得杂志社版面落空么,所以我还是稳妥一点比较好。”

  听到唐宁这么说,康斯坦丁也就不再勉强了,因为如果成为专栏作家却不能按时交稿,那到时候对杂志社的影响可就太大了,于是也就点点头答应了下来。

  接下来在写完《葬礼之后》和《啤酒杀人案》这两份存稿之后,唐宁便开始备考医学资格考试,所以他并不知道此时的伦敦已经小小的兴起了一阵“波洛热潮”。在地铁和咖啡厅里经常会听到有人在谈论这本书。(1863年伦敦就已经有地铁了......)

  PS:继续拜求收藏和推荐票!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