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出门转左

  一个圆圈!

  准确地说,是来源于四书的圆圈。

  这确实很是刁难人,以一个圆圈写一篇八股文就已经很难,何况还要紧贴四书,这简直就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只是林晧然却不是这样认为,得益于后世的网络时代,这种经典的刁难早就公之于网络上,而他恰恰看过这题的答案。

  林晧然蘸墨挥笔,便开始写了起来。

  “圣人治学之始也,空空如也。”

  ……

  这无疑是最佳的破题,每段开头不是一个圆圈吗?那我就说它是圣人治学的开始!圣人治学之初,空空如也,蕴含着深意与哲理。

  解开这道理的难点,那接下来则是按部就班进行解答,承题、起讲、入题、起股等,一气呵成,当即便洋洋洒洒地写了下去。

  笔行纸间,墨香如梅花般绽放。

  一篇锦绣文章很快作好,让到林晧然微微地松了一口气。面对着这个刻意的刁难,他总算是平安度过,只希望下次仍然能这般幸运。

  他扭头观察左右,发现大多数人还在绞尽脑汁,想着用什么方式来破这个古怪的圆圈,仍然被困在解题的烦恼中。

  其实破这个圆圈倒不算难,比如将它视为日月、天方地圆等。但却面临一个问题,这圆圈是来源于四书五经,你回答的时候乃要贴着圣人之言。

  不然宋提学出的题目没跑出四书五经,而你却去谈了日月星辰,这无疑要被打落的。

  却不知道这些考生是单纯为破解“圆圈”而烦恼,还是他们知道题义却不得解题要领而烦恼。总之,他们的眼睛满是旋转的圆圈,提笔而无从下笔。

  林晧然却是按部就班地进行考试。按着以往的习惯,将全部答题都写在草稿上,然后再誊抄到考卷中,所以接着看下一道题。

  这是一个试诗帖的题目,题目是:“一树百获”。

  单从题面上理解,这无疑是说树结果实,而且是一种产量很多的果树,都会纠结着这会是梨树、桃树还是杏村。

  只是若这样想的话,那无疑就掉进了出题人的陷阱。

  这道题目出于《管子》: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一树一获者,谷也,一树十获者,木也,一树百获者,人也。

  此题题面上说树获,但其实是在说树人,培养人才能够长期受益。所以能寻得出处的考生,会容易答题,而找不到出处的考生,必然会南辕北辙。

  上次县试中的“根穿绿藓纹”,总归还是能够蒙一蒙,当时郑国志虽然蒙到了松树,但不能说差得太离谱,如今靠蒙,绝对没有半点机会。

  似乎有所感,台上的宋提学朝着林晧然望来,脸上带着一丝自信的微笑。

  两道题,出得都极其刁钻。

  到现在为此,有不少人的头发揪掉了一大把,但草稿上都未曾写下一个字,当真是“圣人治学之始也,空空如也”。

  这一个古怪现象,恐怕也是历来院试所罕见。现在时间都已经过去三分之一,结果大多数考生的卷子还是一字没写。

  即使有些人开始动笔做题了,但却都是硬着头皮在写。面对着这个圆圈,他们是一边诅咒,一边捏着鼻子写着马屁文章,打算以此来蒙混过关。

  “树人同树木,百倍得英贤。”

  在按着格式写下“赋得一树百获”后,林晧然便写下了试帖诗的第一句。

  这一句无疑证明,他已经将这道题给吃透了,而且还用极精妙地点了出来。单是这一句,后面就算差点,恐怕能得到满分了。

  当诗作写完,他伸了伸懒腰,稍微活动一下筋骨,并抬头望着高台那边的宋提学望了一眼。这次没有人会怪他无礼,距离着实有些远了。

  两道题,如同两个难关!

  只是林晧然没有被难关给难倒,而是有惊无险地顺利通过,避过了宋提学对他的一次凶狠的狙击,算是取得了一个小小的胜利。

  虽然本次考试的题量很少,但还是给大家提供了午餐。

  不过吃过午餐没多久,便是放排了,允许大家交卷。只是这一次,全场六十多考生,竟然无一人起来提前交卷。

  当然,这不包括林晧然,他已经用漂亮的馆阁体将文章抄在考试上,早就想要交卷了。

  “交卷了?”

  全场绝大多数的考生望着林晧然,都莫不是感到惊讶,特别那些至今还一字未写,这时的心当真是洼凉洼凉的。

  咦?

  宋提学看着林晧然将卷子交了上来,同样感到一阵意外,但旋即却是一声冷笑。这个书生怕是已经认命了,这样倒也是省事,如今当众将他打落,怕他亦无话可说。

  “将试卷呈上来,我要当众批审!”

  宋提学心里得意地想着,对着那收卷的衙差沉声说道。

  陈学正和孙教渝相视一眼,但都没有加予制止。

  卷子很快送了上来,宋提学的嘴角噙着一丝微笑,同时酝酿着怒其不争的情绪,打算对这种交白卷的行为当众进行痛责。

  咦?不是白卷?

  他徐徐摊开试卷,发现试卷上密密麻麻地写着漂亮的字,是一个极讨他喜欢的馆阁体。

  呵!答完题又如何,必然是牛头不对马嘴!

  宋提学心里又是冷冷发笑,同时酝酿着愤怒的情绪,打算对这种狗屎文章进行痛斥,让大家知晓自己对这个府试案首是多么失望。

  咦?这个破题……

  宋提学先是微微一愣,旋即眼睛像钉子般,钉在第一道题的破题上面,眼睛久久不能移开。

  题目由他而出,他尝试过解题,只是得到的答案并不算是太满意。只是看到如今这个答题,当即如同是茅塞顿开。

  这……这才是最正确的答案啊!

  一个陪考的官员一直观察着上官的表情,发现他好像是拉了肚子般,那眉头简直是在跳舞,便是拱手道:“大人,茅房出门转左!”

  “谢谢!”

  宋提学将试卷放下,感谢地望了那个官员一眼,只字不提这份试卷如何,急匆匆地向着门口走去。自然不是真想上茅房,而是他想找个地方静一静。

  泥媒,这份试卷将它打落,真的可以吗?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