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三 道义之争 第四章 停战谈判

  对共和国而言,2042年换届选举的最大成果就是保持了政局稳定。

  站在整个世界的角度,这次换届选举最大的影响是让之前扑朔迷离的中东战争停战谈判变得透明化。

  美国的新闻媒体从来没有像这样高度关注共和国的换届选举。要知道,就在上一次换届选举的时候,美国新闻媒体还嘲讽共和国搞的是伪民主。用众多美国新闻媒体在2037年发表的评论来说,共和国的换届选举是世界上最没有悬念的选举。短短几年之后,美国人就改变了观点。不是说美国新闻媒体对共和国的民主政治制度的观点发生了变化,而是共和国的换届选举将影响到大部分美国人的命运。用cnn的话来说,如果共和国的换届选举出现意外,最受伤的就是美国。特别是在叶致胜公开竞选国家元首之后,美国的新闻媒体更将这一意料之外的变化当成了共和国政局动荡的征兆。用哥伦比亚广播电视台的评论来说,当一个拥有10亿人口、世界上最庞大的经济实力、以及能够将整个人类文明毁灭好几遍的强大武装力量的国家陷入动荡之中,没人任何国家能够从中获益,到时候受到伤害的绝对不仅是美国。

  在美国新闻媒体的大肆炒作下,全世界都开始关注共和国的换届选举。

  对绝大部分普通观众来说,从各种新闻报道中首先联想到的就是正在进行的中东战争停战谈判。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认为共和国的换届选举会对停战谈判造成负面影响。

  早在2042年初,也就是裴承毅悄然回国之后不久,就有一些西方国家的国际关系评论家声称,共和国与美国很快就能在停战谈判上取得重大进步。一些持乐观态度的评论员甚至认为,在1年之内,双方就会签署停战协议。

  虽然实际情况远没有这么理想,但是大部分评论员都认为,换届选举是停战谈判的“利好消息”。随着换届选举开始,对停战谈判的积极影响也就愈发明显了。特别是在叶致胜宣布竞选国家元首之后,大部分西方新闻媒体的评论员就声称,不管共和国的换届选举结果如何,即无论由谁出任共和国国家元首,随着共和国国内政治局势复杂化,下一任国家元首的首要任务不是在中东地区与美国较劲,而是尽快摆平国内的,解决由换届选举产生的问题。

  当然,谈判能否取得进展,还得看美国当局的态度。

  虽然一些态度悲观的阿拉伯新闻媒体认为,随着共和国将重点由国外转向国内,美国当局肯定会趁此机会提高谈判的筹码,向共和国施加压力,迫使共和国在中东问题上做出让步,从而使阿拉伯国家成为真正的受害者。正是如此,2041年12月到2042年3月,10多个阿拉伯国家国家元首或者政府首脑密集轰炸般的访问北京,并且与顾卫民会晤时,都希望共和国不要因为政府更迭而影响到政策的一致性与连贯性。针对阿拉伯国家的担忧,顾卫民也使出了很大的力气,就差没有请王元庆出山了。但是站在客观的立场上,肯定没人能够否认,美国当局需要的不是借此机会敲诈共和国,而是尽快与共和国达成一个让双方都感到满意,而且能够维持下去的停战协议。说直接一点,共和国不是伊朗那样的地区性强国,也不是俄罗斯那种仅有影响力的全球大国,是与美国平起平坐的超级大国,就算美国当局趁机发难,迫使共和国在中东战争停战谈判上做出让步,达成的停战协议也无法持久,甚至不可能给中东地区带来真正的和平,只要共和国解决了国内矛盾,腾出手来,就会毫不迟疑的撕毁停战协议,再次点燃战火。因为当战火再次点燃的时候,美国当局很难掌握主动权,所以这绝不是美国当局愿意见到的结果。

  由此可见,美国当局没有理由趁机发难。

  也正是如此,在2042年上半年,也就在共和国的换届选举还没有开始的时候,美国当局就率先在谈判上做出让步,换来共和国的让步,谈判双方在2个关键问题上取得一致。换个角度看,这不仅仅是停战谈判持续数个月来取得的重大成果,也是谈判双方向对方传达的重要信息。说直接一点,美国主动做出让步,明确无误的告诉共和国当局,美国不会因为共和国的政府更迭而调整谈判政策。共和国紧跟着做出让步,也是向美国保证,共和国不会因为政府更迭而改变基本对外政策。

  取得这个成果之后,谈判开始加速前进。

  虽然谈判依然进行得非常艰难,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内爆发了数场大规模战斗,甚至一度威胁到了停战谈判,但是随着共和国换届选举尘埃落定,以及袁晨皓在2042年底离开南亚战区,由苏劲辉全权负责谈判工作,停战谈判终于走上了正轨。

  不得不说,苏劲辉的运气非常不错。

  与共和国的换届选举相比,同样发生在2042年的美国中期大选的意义也非常重大,如果共和党输掉了这场选举,美国的对外政策就有可能发生变化,导致之前取得的谈判成果化为泡影。事实上,在2042年初,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在中东战争中蒙受重大损失的共和党很有可能输掉中期大选,很有可能成为美国国会的少数党。别的不说,就连兰德斯与洛布林夫人都认为赢得中期大选的希望不大,不然也不会在2042年除撤掉杜奇威,让参联会主席佩德罗斯上将出任联军司令。也正是如此,在2042年上半年的谈判中,美国当局没有在谈判中做出太大的让步,以免过分激怒国内的激进派选民。

  结果是,谁也没有想到,共和党竟然在中期大选中险胜民主党,在参众两院都保住了简单多数席位。用外界的话来说,这简直就是美国选举中的奇迹。按照一些美国新闻媒体的评论,共和党能在2042年的中期大选中笑到最后,无外乎三个主要原因,一是把战败的责任推到了杜奇威的身上,二是及时停止了大规模军事行动,三是在南方战线上取得了足以向选民交代的胜利。第一个因素保住了那些开始动摇的极端右翼政治势力,让他们相信共和党仍然是鹰派政党。第二个因素争取到了之前一直是民主党主要支持着的部分中立选民,让他们相信共和党有能力以战争以外的方式解决国际纷争。第三个因素稳住了共和党的传统支持者,让他们认为共和党有可能率领美国走向胜利。

  当然,共和党仅仅只是小胜。

  因为美国在中东战争中战败,兰德斯过早收手,得罪了不少的军队将领,以及军队将领身后的军火集团,所以共和党内部已经出现裂痕,党派内部纷争开始抬头。用cnn的话来说,只要有3个共和党的众议院议员与2个共和党的参议院议员倒戈,就能让白宫与的所有政策变成废纸。因为共和党的内部分歧非常严重,所以在某些关键政策上,白宫与还得求助民主党议员。

  不管怎么说,共和党在中期大选中涉嫌过关,绝对是件好事。

  也正是如此,谈判在2042年下半年进入快车道,并且在2042年底之后逐步取得各个重大成果。

  毋庸置疑,苏劲辉非常幸运。

  虽然在很多人看来,这不是苏劲辉幸运,而是袁晨皓不幸运,但是没人否认,沉着内向的苏劲辉更适合担任最高谈判代表。当然,也没人否认苏劲辉得到了其堂兄苏兢业的暗中帮助,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苏劲辉并不是外界认识的那种世家派将领。从他在随后几年中的表现就看得出来,他与其他的世家派将领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可以说,苏劲辉这个名字能够被大部分同胞记住,就是因为他选择了一条对得起军人身份道路,一条值得任何人尊重与敬佩的人生道路。

  2043年初,停战谈判的主要问题全部得到了解决,谈判进入实质性阶段。

  准确的说,是由共和国拉拢伊朗、伊拉克与叙利亚,美国拉拢土耳其与以色列,并且由共和国与美国联合邀请沙特阿拉伯、约旦、黎巴嫩与埃及参与停火协议具体内容的谈判与协商工作。

  当然,在正式开始之前,共和国与美国还得解决一个双方均没有主动提起的问题。

  那就是,即将草拟的停火协议是一个一揽子协议,还是按照不同的战线分成两份相对独立的协议。美国当局坚持认为应该签署一个一揽子协议,因为只有绑定中东地区各利益攸关方的停战协议才能给中东地区带来长久的和平稳定。共和国当局则认为应该签署两份针对不同问题的停火协议,因为库尔德人问题与犹太人问题不是两个可以等同的问题,也就不可能用一份停战协议来解决。

  可以说,这个问题是正式停战前的最后一道障碍。

  因为这与双方在中东地区的基本政策息息相关,所以双方均不愿意让步。结果停战谈判在2043年初陷入僵局,随后就爆发了震惊世界的,持续近3个月的“两线决战”。共和队在北方战线上从马拉蒂亚出发,向安卡拉发起突击,数日之内就撕开了美土联军的数道防线,将战线向北推进了大约100千米。与此同时,美以联军在南方战线上向大马士革发动了大举进攻,在一周之内向北突击了大约50千米,其装甲侦察部队一度到达距离大马士革不到30千米的基斯沃。虽然双方的进攻都非常猛烈,但是双方都没有打算通过战争来解决问题,只是希望借助战场上的胜利让对方在谈判桌上做出让步。正是如此,进攻取得突破之后,双方均未大举前进,战线再次陷入僵持状态。直到2043年5月初,因为伤亡实在过于惨重,共和国与美国当局才再次启动停战谈判,并且在谈判开始前,各自将军队撤回到了进攻开始之前的防线上。

  当然,真正让步的不是共和国,而是美国,准确的说,是以色列。

  在这3个月的“两线决战”中,苏劲辉采用了“北攻南守”的策略。虽然在很多人看来,这是一个没有进去心的策略,因为要想取得突破,让美国回到谈判桌上,就得在南方战线上发动进攻,要知道,在此之前,袁晨皓都是这么打的,但是苏劲辉看到了问题的另外一面,即能不能让美国回到谈判桌上,不是看能不能打败美军,而是能不能让美国得不到盟国的支持。所谓打蛇打七寸,因为以色列的伤亡承受能力最差,所以以色列就是美以联军中的七寸。正是如此,在3个月的战斗中,南方战线上的共和队一直盯着以色列国防军,并且重点打击以色列国防军。根据以色列政府在后来公布的数据,在这场战役中,以军总共伤亡17428名军人,而共和国与美国陆军分别伤亡7642人与5339人。因为伤亡过于巨大,所以在2043年4月份,以色列当局就多次威胁美国,如果美军不能承担主要作战任务,又不愿意与共和国重启停战谈判,以色列就将采取单方面停火行动,也就是不再协助美队作战。

  不管怎么说,美国当局不可能忽视以色列的利益要求。

  换个角度看,如果以色列与共和国停火,就算美国继续坚持下去,并且取得结果,也就是与共和国签署一份一揽子停战协议,也不会有多少实际意义。

  美国当局没有其他选择,只能在这个问题上做出让步。

  2043年6月初,解决了最后一个关键问题之后,停战谈判的正式谈判工作在黎巴嫩的贝鲁特分头进行。按照共和国提出的要求,两份分别涉及土耳其与叙利亚的停战协议将在同一天签署。也就是说,这两份停战协议是相辅相成的,不可能单独存在。因为这也正是美国当局的想法,所以谈判工作进展得非常顺利。

  当然,走到这一步,与军人的关系已经不大了。

  作为正式谈判的先决条件,在双方的外交代表到达贝鲁特之前,苏劲辉就与佩德罗斯上将签署了一份为期6个月的临时停火协议,即在此6个月期间,除非某一方宣布退出正式停战谈判,不然双方均不得再次挑起战端。

  签署了这份协议之后,苏劲辉就没有多少事情可做了。

  因为主要的谈判工作由外交人员负责,所以苏劲辉只需要耐心等待,在双方谈妥了所有细节问题之后,以共和队代表的身份参与停战协议的签字仪式。

  对双方来说,这都是一份等待得太久,代价非常巨大的停战协议。

  2043年12月21日,也就是临时停火协议到期前的第3天,共和国、伊朗、伊拉克与叙利亚组成的“中东战争停战谈判东方代表团”,同美国、土耳其、以色列组成的“中东战争停战谈判西方代表团”在沙特、约旦、黎巴嫩与埃及等中立国的监督与协助下,在黎巴嫩首都贝鲁特签署了《叙以停战协议》与《土耳其战争停战协议》。随后,共和国与美国跟土耳其签署了《库尔德人问题一揽子解决方案和平协议》。

  到这个时候,改变了整个世界格局的中东战争终于宣告结束。

  因为谈判持续的时间过于漫长,所以在签署协议的时候,各国代表均不是很积极。与之相比,这三份协议对世界局势产生了非常积极的影响。别的不说,《库尔德协议》{《库尔德人问题一揽子解决方案和平协议》的简称}就对共和国在库尔德斯坦地区、以及美国在土耳其的责任与义务做了说明与约束。按照该协议规定,共和国在2054年底之前不会谋求在库尔德斯坦地区建立一个独立的库尔德人国家,并且不会以强制性手段来改变该地区的民族结果,美国则保证不会在此期间向土耳其提供进攻性武器,并且不得以军事政变等任何方法来影响与改变土耳其的政治局势。

  总而言之,这三份协议既将中东地区变成了共和国与美国两大势力的缓冲区,又将中东地区变成了新的热点地区。

  当时就有人提出,这三份协议存在一个极为严重的漏洞,那就是没有对共和国一直主张的,而美国却一直反对的,建立一个统一的阿拉伯国家的问题做出任何说明,也没有对双方在该问题上的立场做出约束。

  毫无疑问,这个漏洞绝不是偶然出现的,而是双方故意为之。

  因为停战谈判从一开始就不是和平谈判,所以谈判双方都没有指望由一纸停战协议让中东地区保持长久的和平稳定。中东问题归根结底是犹太人与阿拉伯人的问题,只要没有解决好这个问题,中东局势就不会降温。

  可以说,在这个时候就为中东的乱局埋下了祸根。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