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 百年积怨 第一百三十九章 公民意识
抽完烟,王元庆喝了两口茶,仍然在暗自思考。
顾卫民耐着性子,没有主动问出来。
“印度的问题非常复杂,我也没有想到现成的办法。”王元庆放下茶杯,目光在顾卫民身上停留了几秒钟,才说道,“不管是国土面积还是人口数量,印度均远超日本,天生具备成为世界大国的基础。从周边形势来看,印度的处境也要比日本优越得多。受大海阻隔,就算我们把日本打得再惨,只要能够保证日本难民不越海涌入周边国家,就不会对周边国家造成严重影响,也就不会引起周边国家的强烈反对。印度的情况恰恰相反,如果我们像对付日本一样对付印度,肯定会受到与印度接壤的其他国家的反对,没有人愿意为十多亿印度难民擦屁股。不说别的,巴基斯坦一直借助我们的力量削弱印度,保持南亚地区的战略平衡,却从不希望我们彻底打垮印度。还有孟加拉国、缅甸、尼泊尔等国,都不希望我们在南亚地区打一场会产生十多亿战争难民的大规模战争。”
“打印度避免不了大规模地面战争,代价更加高昂,我们也承受不起。”
王元庆点了点头,说道:“因此,我们必须尽量避免与印度爆发全面战争。当然,很多时候不是我们想避开就能避开。藏南问题必须得到解决,也迟早会得到解决。当年纪老没有下令出兵藏南地区,主要顾虑印度手上的核武器。事实已经证明,我们的‘国家战略防御系统’有足够的能力对付中等核国家的战略打击。能够对付日本,肯定能够对付印度。如果谈判解决不了问题,最终仍然得依靠战争解决问题。受美国政策的影响,印度肯定不会在藏南问题上做出实质性让步,战争难以避免,只是迟早的事情。如此一来,我们如何用战争的方式对付印度?”
“哎!”顾卫民叹了口气,说道,“能不打,最好不要打。”
“我也这么想,毕竟战争的负面影响太大,可是很多时候,选择权不在我们手上。”王元庆笑着摇了摇头,说道,“到底该怎么打,我还没有想好。现在我能想到的是,必须通过特殊手段赢得胜利,就像我们在这场战争中首先打击日本的通信网络系统与军事侦察卫星系统一样,新的战术与新的战争方式能够为我们提供最大限度的帮助。除此之外,我们还得做好一件事情。”
“什么事?”顾卫民朝王元庆看了过去。
“搞好国家建设。”王元庆淡淡一笑,说道,“看上去似乎没有多大的关系,实际上却有必然联系。不管在什么时候,自身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历史上,任何一个只注重对外扩张,不关心内部改革的大帝国,最终都因自身矛盾总爆发而彻底崩溃。共和国还没有到足以称雄的地步,更应该注重内部改革。只有国家拥有足够强大的实力,才有能力应付外界威胁。”
顾卫民笑了笑,明白了王元庆的意思。
“改革走到现在,国内问题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许多。”王元庆知道顾卫民是个明白人,也就没有绕弯子,直接说道,“我们都知道,纪老推行的‘产业结构调整’为共和国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使共和国成功度过了最艰难的事情,由只能生产他国产品的‘世界工厂’变成了能够生产各类自主品牌高端产品的‘世界中心’。但是我们更应该认识到,纪老的初衷不仅是推动经济发展,而是为今后的全面改革奠定基础。没有雄厚的基础,没有强大的国家实力,任何改革都是空谈。纪老离任前,推出的数项法律为我们指明了全面改革的主要方向。虽然赵老在任期间,没有在国内改革上下多少功夫,主要是在消化纪老留下的政治任务,但是我们都知道,赵老非常支持纪老的改革方针,只是苦于应付外界威胁,没有能力加强国内改革。”
“今后的国际局势,不见得多么有利。”
“确实如此,但是在几年之内,我们所处的国际环境必然大为改观。”王元庆没有直接反驳顾卫民的观点,说道,“这场战争,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外界威胁。按照我的估计,三到五年之内,不管是美国还是印度,都不会对我们构成真正的威胁,只要我们不主动制造冲突,矛盾就不会激化。更重要的是,随着国家实力提升,我们能够在保证国内稳定的情况下应付小规模局部冲突,不再需要集中力量打大仗。至少在2030年、甚至2035年之前,我们也不会打大仗。”
顾卫民微微点了点头,承认了王元庆的分析。
“我的想法是,战争结束之后、或者说在基本确保赢得战争胜利的情况下,我们应该把重点转移到国内,加快改革进程。”
“元首,你的意思是……”顾卫民是明知故问。
“改革走到现在,仅仅在经济领域做文章,效果已经不明显了。”王元庆拿起香烟,先给顾卫民散了一根,“去年,我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突破了十万元,约和两万美元,已经迈入了发达国家行列。可是经济总量再大、平均产值再高,也无法掩盖现实问题。过大的贫富差距、较低的社会福利、沉重的赋税压力,都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拦路虎。这些问题,不是简单的经济问题,归根结底甚至不是经济问题,而是政治问题。”
顾卫民微微着了下眉头,听出了王元庆这番话的严重性。
“改革之初,订下了‘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与‘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全体致富’的基本改革方针。实际情况真是如此吗,为什么会成为现在这个样子?”王元庆看了顾卫民一眼,说道,“问题就在政治制度上,我们的政治制度已经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甚至不能满足国民日益提高的生活品质需要。”
“政治制度改革,可不是小事。”
“肯定不是小事,搞不好,我们会成为民族罪人!”王元庆的话斩钉截铁,没有丝毫犹豫。“政治改革怎么改,由下至上,还是由上至下?很多人认为,由上至下,只能起到换汤不换药的效果。还有人认为,由下至上,就不是改革而是革命。在我看来,改革的动力不在我们这些决策者的手中,而在广大的国民手中。”
顾卫民朝王元庆看了过去,似乎没有明白王元庆的意思。
“半个世纪前,我们搞改革的目的是什么?是广大老百姓希望过上更好的日子。”王元庆灭掉烟头,说道,“老百姓的需要,就是改革的根本动力。现在老百姓需要什么?不再是简单的物质生活,而是成为国家主人翁的精神需求。换句话说,老百姓需要的是参与国家事务,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拥有更大的发言权。这些需要是什么?毫无疑问,这是老百姓思想观念的根本转变,是由普通的社会劳动者转变为国家公民的根本性变化。谁都知道,蚂蚁是群体性最强的生物,但是人不是蚂蚁,人也不能通过生物激素控制其他人,人更不可能只为了生存与繁衍后代付出一切。人与动物的区别,就是人天生具有追求幸福的权利,拥有主宰自身命运的权利。在广西工作的时候我就认识到,我们不缺乏卓越人才、不缺乏勤奋的劳动者、更不缺乏积极向上的精神,我们缺少的,只是让千千万万国民按照自身的意愿参与社会劳动的基础。这个基础是什么?就是老百姓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基本条件,是老百姓在国家活动中发挥作用的条件!”
“公民意识。”顾卫民用4个字总结了王元庆这番话的意思。
“对,就是公民意识。”王元庆长出口气,喝了两口茶,说道,“十年前,也许绝大部分国民还不具备公民意识,可是现在,几乎所有国民都认识到不但有交纳赋税的义务,还有参与国家活动的权利。不管谁坐在统治者的位置上,只能顺应民意,背离民意的,迟早会被民众推翻。老百姓有了公民意识,我们就要跟上时代步伐,满足老百姓的需求,让更多的人发挥积极贡献。”
“元首,你的意思,通过公民意识推动政治改革?”
王元庆点了点头,说道:“方法我想了很多,但是想来想去,觉得只有一个办法可行。”
“什么办法?”顾卫民立即问了出来。
“由下至上,从根本上改变代表大会制度,让更多的公民参政议政。”王元庆又拿起一根香烟,点上抽了两口,说道,“直到现在,我才明白纪老当初的意图,也万分佩服纪老的长远眼光。与纪老相比,我们的眼界都差了许多。纪老已经为我们打下了基础,让我们能够在适当的时候改变代表大会制度。”
“怎么改?”顾卫民没有王元庆这么乐观。
作为前任总理,顾卫民更擅长处理具体事务,而不是战略谋划。在他看来,改革本身不是问题,推出几项改革方案也不是问题,难的是如何落实改革方案,如何保证改革不在执行的过程中变味。
“这就是我请你留下来的原因。”
顾卫民愣了一下,随即苦笑着摇了摇头。
说了大半天,王元庆才带入主要话题。顾卫民也不得不佩服王元庆的口才,至少在说服别人的能力上,王元庆不比纪佑国差。